李茂中
人小的時候,懵懂無知,往往依靠父母;稍大點,對很多東西一知半解,則依靠老師及其他人。但是,沒有人可以依靠一輩子。你的父母會老去,你的老師會分別,你的朋友會分離。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這世上唯一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曾經(jīng)有一個人所共知的論題:你的母親、老婆、孩子同時掉進了水里,你只有一次機會,救起一個人,你會選擇救誰呢?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人或許會選擇第一個,即自己的母親,百善孝為先嘛;思想稍前衛(wèi)的人,可能會救老婆,畢竟這是要共度一生的人;還有一種人會不假思索地撲向孩子,因為那是他生命和精神的延續(xù)。
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三難”論題。無論你做出何種選擇,都可能是錯的,救了任何一個就傷害了另外兩個。但對問題的另一面稍加深釋,也可能得出全是對的——對于當事人來說,“當下”非常重要,關(guān)鍵是誰能最有把握先活下來。古人云:“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這是上天賦予我們的本性。而且,選擇總比逃避選擇要好吧。這也是關(guān)鍵時刻最好“擔當”的體現(xiàn)。
舉上面的例子,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說明對與錯不過相對而言的道理。所以永遠不要迷信權(quán)威,也永遠不要輕易否定自己?!敖鑱淼幕?,點不亮自己的心”,在思想上把別人當救世主的人,和行尸走肉沒有兩樣;一味地靠別人指引著走,只會讓自己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世上很多事情,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感受過,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諦。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要親口嘗一嘗”。何況我們當代青年呢,在參悟上別人可以點拔你,卻永遠無法替代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