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曄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
——杜荀鶴《送人游吳》
江南,是多少遷客騷人所輾轉(zhuǎn)留戀的地方,它承載著多少人年少時的夢想,而我又何其有幸,從小生長在這么一個夢開始的地方。
“把我在風(fēng)中埋葬,愿從此客死他鄉(xiāng)?!苯希闶且粋€自古以來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甘愿客死他鄉(xiāng)的地方。他們用這世上最動人的語言勾勒著江南的姿態(tài),用自己畢生的愛戀將它當(dāng)成第二個故鄉(xiāng)。
于我而言,從小便深知水墨江南四字的含義。江南便是一個這樣的地方,不是用艷麗的顏料調(diào)和出來的濃妝淡抹,只是一滴清墨滴落在宣紙上,暈開了整個江南。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我的江南,并不是我所生活的蘇州,而是那個我離開了六年的一個千年古鎮(zhèn)——震澤。那一方水土孕育了我,也始終是我心中最美的江南。
從初中開始,我便離開了它。曾單純的以為,故鄉(xiāng)便是一輩子呆的地方,未曾想過就這樣輕易離開,轉(zhuǎn)身,便是陌路,從此極少回過頭來看看這歲月斑駁的舊地。也曾單純的以為故鄉(xiāng)的影子便會這么從我的生命中剪下,未曾想過夢中縈繞的依舊是那夕陽西下,粉墻黛瓦的剪影。
即便在英國的那一段時光,我見識了歐洲的風(fēng)情,歐洲的夕陽西下,歐洲的歲月斑駁,卻始終沒有心中那個小小的我所守護的地方所帶給我的溫暖與安心。曾多少次望著夕陽,思念家人、朋友、家鄉(xiāng)的心情油然而生,它像是時光的使者,帶給我一縷故土的味道。
那是我的家,我把它埋在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有多久沒有回去了?我也不知道。人生的忙碌讓我無暇理會紛擾的鄉(xiāng)愁。
記憶中的它,是淡雅的。家鄉(xiāng)雨水多,雨總是從青瓦上滑落,一滴又一滴,連續(xù)不斷,潤濕了心頭。石板上總一個又一個淺淺的凹凼,那是雨來過的痕跡。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那磨人的雨點似乎是伴著我長大的,連綿了我的整個童年。那粉墻黛瓦也被雨水輕柔的擦拭,褪去了舊時的亮麗,卻從暗淡中透出時光的味道,好似歲月的留聲機吱呀呀地放著一首老歌,又猶如故人歸來,總有似曾相識的味道,卻并不令人熟識。似近似遠(yuǎn),若即若離,一切景物融在煙雨朦朧中,遠(yuǎn)離了描金繡鳳的浮世,只有細(xì)細(xì)的江南與你訴說舊日的故事……
便是那一種似曾相識,傾倒了滿樹桃花。
我的那個小小、小小的動人的古鎮(zhèn),它與烏鎮(zhèn)、周莊比起來實在是不足為奇,沒有它們的繁華而絢麗,但它卻是我心中的江南。
記得古鎮(zhèn)有一座禹跡橋,登橋遠(yuǎn)眺,隱約能現(xiàn)舊時古鎮(zhèn)的亭臺水榭,車水馬龍。禹跡橋下坐落著慈云禪寺,相依而伴,相互照應(yīng)。記得那時候逢年過節(jié)便要去寺里祈福,哪怕是年幼無知的我,也總覺得心誠則靈,無關(guān)乎信仰。那里總是煙霧繚繞,一陣陣青煙彌漫著,總像是時刻都會有扮成凡人的仙人出現(xiàn)一般,處處充滿了幻想。寺里有一個很高很高的塔叫慈云塔(又名望夫塔),相傳是東吳孫尚香記掛丈夫劉備而建。塔是木頭做的,踩在一級一級的臺階上總是發(fā)出吱呀呀的聲音。一縷縷淡淡的木香伴著檀香,沁人心脾。直至今日我依稀能在夢中聞到那縷縷木香,仿佛往昔重現(xiàn)。
我最摯愛的故鄉(xiāng)啊,你還是那樣嗎?那樣美麗,那樣淡雅。我說你面若桃花,你卻說你不喜桃花,我說你人淡如菊,你卻說要做一朵與世無爭的芙蕖,有桃花之美艷,卻又有菊花的清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你的小橋,你的流水,你的人家。
我的童年,我的回憶,我的故鄉(xiāng)。
你依舊在那兒,衣衫裊裊,亭亭玉立。
我輾轉(zhuǎn)在遠(yuǎn)方,看你如詩如畫。
今日,我依舊枕河而眠,只是少了那份情。
暮色四合,我依舊墮入了那個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夢。哪里沒有華燈初上,沒有燈紅酒綠,只有水聲潺潺。我不是莊周,我夢不到化蝶,可我是故人,我夢到了故土:遠(yuǎn)處,似有歌聲飄來,不知唱的是誰的家,嘆的是誰的傷。我依舊漫步在留戀的地方,觸摸著歲月,詢問著時光。雨打芭蕉,撣落過往。長木走廊上人影憧憧,天上白云流離,青鳥飛翔。我凝視著故鄉(xiāng),仿佛歲月依舊,往昔重現(xiàn)。果然,在這里,時光都仿佛可以倒流,如此歲月靜好,如此現(xiàn)世安穩(wěn)。
是時候回去一趟了,世界偌大,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這一瓢獨飲。
是不是也如陌上花開,我亦可緩緩歸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