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燕
【導語】
《靈犬萊西》是英國作家艾瑞克·莫布里·奈特的一部以狗為主線的小說,又名《萊西回家》。1938年發(fā)表后,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兒童讀本。《靈犬萊西》被翻譯成二十五種語言,贏得了全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并且多年來一直是波蘭學校的必讀書。1943年,小說被改編成電影。2005年再次被改編。今天要推薦小朋友們觀看的,就是2005年版的電影《靈犬萊西》。
【推薦理由】
對于人類來說,萊西不僅是條忠誠的狗,它還代表著一種用金錢也無法奪走的尊嚴。
在歸途中,它的腳上傷痕累累。在翻滾的河流中,它不小心撞到了巖石上,撞斷了一根肋骨,肌肉和右腳關節(jié)嚴重挫傷。它暫時不能趕路了,躲在荊豆下的隱蔽所里。動物不同于人,人在生病時,總要“張揚”,以此博得別人的同情。動物則不然,它們不尋求同情,在動物眼里,任何形式的“示弱”都是可恥的,它們只會鉆進某個隱蔽所,在那里獨自等待結果——康復或者死亡。
在歸途的最后,它癱軟在了地上,白茫茫的雪溫柔地蓋在了它的身上,它疲憊地躺在溫暖的白毯下。它來到了小主人的學校門口——曾經(jīng)每天下午四點鐘等待男孩的地方。疲憊已經(jīng)讓它連頭也無法抬起來,它受傷的尾巴上掛滿了荊棘和蒼耳。
它到了,它遵守了自小與喬的約定——每天下午放學的時候,來接他回家。
看到這里,不禁讓我們潸然淚下,萊西為了回家和主人團圓,竟然從蘇格蘭跑到了約克夏郡,走了大約400英里,在回來的路上,它遇見了很多困難:有湍流的大渡河,有狂風暴雨的折磨,還有疾病對它的困擾……可萊西都一一戰(zhàn)勝了,它憑的是什么呢?是它回家的信念。這個信念幫助它戰(zhàn)勝困難,平安到家。如果換成是我們?nèi)祟?,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p>
與其說故事講述的是一只狗的堅定與誠實,倒不如說是作者在贊揚一種高貴的品質(zhì)——在人生征途中堅持在心靈深處的那點信念,哪怕歷盡千辛萬苦,也要不忘初心,信守承諾。
【電影簡介】
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前夕的英格蘭約克夏郡:山姆一家一直過著貧窮卻幸福的生活,受動蕩時局的影響,山姆失去了唯一的工作,為了維持生計,山姆不得不將兒子喬的愛犬萊西賣給魯?shù)铝止?。思念小主人的萊西,幾次從公爵家偷跑出去,但忠厚的山姆一家每次都忍痛將它歸還。后來,公爵和孫女搬到遙遠的蘇格蘭,萊西再次逃了出來,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主人身邊。公爵被萊西的勇氣和毅力打動,將它送還給喬,萊西終于和主人團聚。
【臺詞一】
喬(對萊西):“忘了我吧!好好待在這里吧!萊西!別再跑回來了!你是條壞狗,我們不再愛你了!所以留在這兒,別再找來我們了!你明白嗎?壞狗!”
【賞析】
這段臺詞,體現(xiàn)出喬的無奈。他多么愛他的好伙伴萊西,多么希望每天放學時能在校門口看到萊西的身影。可是他也明白,父親失業(yè)了,家里沒有經(jīng)濟來源,人都吃不飽,又怎么能養(yǎng)得起狗呢?于是,為了讓萊西幸福,他只好說它是條“壞狗”,說他不再愛它了……其實,說這些話的時候,喬的心里在流血,但是又不得不這么說,因為父親為了家里有些經(jīng)濟收入,將萊西賣給了公爵。既然賣給了別人,就要信守承諾,這是約克郡人的做人原則。這段臺詞不僅生動地體現(xiàn)了喬內(nèi)心的矛盾及無奈,也反映了他們一家人人窮志不窮、信守承諾的品質(zhì)。
【臺詞二】
普西拉:“你只是想要回家對吧?我們同病相憐,我也想回家?!?/p>
【賞析】
這段臺詞巧妙地揭示了普西拉幫助萊西逃跑的真正原因。普西拉跟著祖父生活在一起,遠離父母和家鄉(xiāng),她內(nèi)心肯定無比想念自己的家。她和萊西同病相憐,這句臺詞為后面她機智地幫助萊西“逃跑”的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
【臺詞三】
普西拉:“它待在這里不開心??!這是它逃脫的原因?!?/p>
海恩斯: “它逃脫是因為他們訓練的,然后他們才可以把它再賣給別人!混蛋的約克夏人,他們都是一幫小偷土匪!”
普西拉:“如果他們要偷它,為何又要把它帶回來?”
海恩斯:“那是因為他們又在使別的壞心眼了,對吧?但我們可比他們聰明多了!”
【賞析】
這段臺詞,體現(xiàn)出普西拉的善良,身為富人階層的代表,她選擇相信喬一家人的人品。而 地位低下的養(yǎng)狗人海恩斯,卻認為萊西的逃脫是喬一家人故意而為之。這段臺詞從側面諷刺了海恩斯,他人窮志短,對喬一家人不信任,甚至惡意揣測他們的人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