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菡
偶然間在電腦上回看到了尹建平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里的照片,我的眼睛不禁又濕潤了,那艘沿著河水逐漸遠去的紙船又一次在記憶里搖曳著,催生出一種悲傷而又崇敬的情感在瞬間便潤滿了心田;而關(guān)于拍攝以他為主人公的專題片《江河故人》的所有記憶,也宛若潮水一般再次涌來,一幕幕是那么催人淚下又動人心弦,并永難忘卻。
迎刃而解的難題
拍攝之前,我們就已經(jīng)了解了大致情況:含山縣環(huán)峰鎮(zhèn)三龍村黨總支書記尹建平,在抗洪前線奮戰(zhàn)五天五夜,因勞累過度突發(fā)腦溢血,醫(yī)治無效逝世。主人公已經(jīng)辭世,拍攝該如何進行呢?真是引水方知開源不易。一時間,如何去拍攝一個“不能出鏡”的主人公的事跡,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扛著攝像機,我們來到了三龍村,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線索。最先接觸的是尹建平的同事——三龍村村干部們。畢竟他們曾和尹書記朝夕相處,對他有很多感觸。而他們面對鏡頭時,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同樣的感慨:“他是一個話不多、踏實負責(zé)的好書記?!贝甯刹颗嵘茩?quán)的話最有代表性:“尹書記修路、治山、治水,搬走了壓在三龍村群眾身上的三座大山!”同事們對尹建平的惋惜和敬佩,說也說不盡。
村民們對尹建平的回憶,則是飽含淚水。村小學(xué)校校長劉安權(quán)一想起尹建平,眼里就充滿了感動:“當時我在鎮(zhèn)中心小學(xué)任教,尹書記邀請我回村小學(xué),說村里的孩子需要我。我覺得村里條件苦,就推托說回村后吃住不方便。不料半個月后尹書記興沖沖地找到我,說吃住問題都解決了。沒想到我一句托詞,他卻這么認真。有了這份感動,我才回了村……”村民們滿含淚水的回憶,讓我們也為之動情。
家人對尹建平的追思,也是聲淚俱下。他的妻子嚴守英、女兒尹元紅,至今還不能撫平心里的傷痕,說起尹建平的故事,似乎能說三天三夜。種種景象讓我們感動的同時,思路也清晰了:何不利用眾多關(guān)系人的講述來表現(xiàn)尹建平呢?用同事、親人、群眾等不同視角來塑造他,也是一種巧妙構(gòu)思啊。
正當我們決定來拍這部“不一樣”的專題片時,正好得知了一個消息:尹建平的老友張維珍來到了三龍村,準備為他畫像。當我們看到隨著張維珍的筆尖在紙面上劃過,尹建平的臉逐漸清晰起來時,都不禁眼前一亮:此情此景,不就是全片的最好切入點嗎?就這樣,困擾我們許久的難題,終于迎刃而解了。
村里有條“建平路”
我們攝制組去拜謁尹建平的墓碑。他靜靜地躺在三龍村最高的山頂上,依舊守護著村子。從這里望去,便看見一片郁郁蔥蔥的茶園。陪同的村干部告訴我們:“那曾經(jīng)是一座無人問津的荒山,尹書記硬是把荒山建成了茶園?!甭牭竭@句介紹,我們急忙把那片遙遠的綠攝入鏡頭,因為這幅場景不僅美,而且美得很有意義。
為了拍那片茶園的近景,我們下了山。走著走著,我發(fā)現(xiàn)腳下的路很新,平坦得如同都市中的道路??吹轿也粩嗟卮蛄窟@條路,陪同的村茶廠廠長劉桂云感慨地張口了:“這條路是新路,建成沒幾年,還是尹書記弄成的?!痹瓉恚@條路也是很有故事的。
當年尹建平走馬上任后,第一個攔路虎就橫在面前:原有的山路崎嶇坎坷,交通實在是困難。村里的茶農(nóng)種出茶葉后,運不出山里,也就換不成票子。“要想富,先修路”可說是對當時的三龍村最真實的寫照了??尚蘼返腻X從哪來呢?尹建平拖著腦梗后遺癥導(dǎo)致行動不便的身子,不斷奔波著,那條崎嶇山路記載下了他一天天忙碌的身影。終于,他奔波來了云開月明,三龍村的路修好了,村民們擁有一條平坦大道的夢想實現(xiàn)了,茶葉有了銷路,村民們的生活有了著落。那條崎嶇的山路,帶著對尹建平辛苦奔波的記憶,一去不復(fù)返了。如今,村民們每天都要走在新路上,而尹建平的付出也被大家永遠牢記著,于是這條路被命名為“建平路”。這就是建平路的故事。
聽完了這段故事,我們久久不能出聲,唯一能做的,就是俯下身子,把攝像機對準這條意味深長的路,來了一組特寫:建平路兩旁開滿了燦爛的格?;ǎ裆;ㄔ⒁饷篮茫⒂涗浿ㄆ叫闹忻利惖膲粝搿冀K堅信,通暢的大路一定會給村子帶來新的希望。
流不完的淚
想報道尹建平,就不可能不采訪他的家人,這是繞不過的一道關(guān)。于是攝制組和張維珍一起來到了他的家,迎接我們的是他的妻子嚴守英。
一說起尹建平,嚴守英就有流不完的淚,而她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提到最多的,無疑是一年前那個驚心動魄的場景: 2016年7月1日凌晨2點,暴雨下了整整一天,心急如焚的三龍村黨總支書記尹建平?jīng)_出了家門。在他和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奮戰(zhàn)了五天五夜后,小荒圩經(jīng)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最終化險為夷。在大家的勸說下,尹建平答應(yīng)回家休息會兒,一進家門便疲憊不堪地倒在床上沉沉睡去,從此再也沒能醒來?!埃ㄈナ溃┠翘煸缟舷曼c小雨,鄉(xiāng)親們說老天都在哭他。好人有好報。”
女兒尹元紅對爸爸也有著深深的哀思:“我看到他們(給我)拍的醫(yī)院里的視頻,當時整個人都蒙掉了。然后我看到有記者在采訪我媽,我媽就在哭,然后我也一直在哭。然后下午三點多(重癥監(jiān)護室是有時間限制探視的),我進去了,父親帶著呼吸塞。她們跟我說你喊喊爸爸吧,他可能聽得見……”特寫鏡頭下的尹元紅眼里充滿了淚水,我們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場令人動容的回憶。后期處理時,我們將這個鏡頭進行了慢放,同時“記憶連線”切入了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的尹書記以及村民們自發(fā)為他送行的場景。鏡頭里,尹書記再也聽不到女兒的呼喚了,也無法親眼目睹這樣一幕:他用生命保衛(wèi)過的人們,自發(fā)地聚集在一起送他遠行;鏡頭外,我們的眼眶也濕潤了,尹建平的形象更加醒目而挺拔。
遠去的紙船
《江河故人》殺青了,帶著對尹建平的敬佩,我們也要告別發(fā)展起來的三龍村這片土地,但是他那張常牽掛著群眾的臉龐,始終在記憶里浮現(xiàn),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在身邊還有這樣一位黨員,拼盡全力在為群眾實現(xiàn)著他當初許下的承諾,如燈塔,似蠟炬,在這個世界上釋放出無私的大愛與溫暖。
當觀眾隨著老友的話和回憶走近并真正了解了那個逝去的故人時,一個疏于關(guān)心自己、關(guān)心家人的粗心人,一個忙于村里工作、忙于幫助群眾的熱心人的形象,生動地顯現(xiàn)了;張維珍的畫也同時完成了,這就是三龍村群眾永遠惦記著的尹建平。
這一天風(fēng)和日麗,張維珍鄭重地取下畫,帶著對老友的哀思,將這幅畫像折成了一只紙船,輕輕放入河水中。航拍的鏡頭從這只不起眼的紙船開始,升上天空,看見浩蕩的江河,更看見了尹建平用生命守護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再不會被水患侵襲,他們終于過上了夢想過千萬次的生活。運糧河寧靜安詳,繪有尹建平畫像的小紙船順流而下,兩岸沃野。村民們即將完成一天的勞作,與白鷺一同踏上歸途。不遠處裊裊的炊煙與寧靜的生活正在陪伴著他們。紙船啊,萬水千山,請載著他的愛歸去。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黨員電教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