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平
(吉林省四平市郭家店鎮(zhèn)高級中學)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和改變,新課改在各個方面對教師素質和學生學習的思維品質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在作文教學方面更是如此。
高中語文新課改“課程目標”中的“交流與表達”部分強調了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并重的課程原則。基于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中“寫作”與“口語交際”內容的基礎上,在提法和要求上有了一些更高的要求。作為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自然要體現(xiàn)與義務教育課程的銜接,更重要的是結合高中生的特點,引領高中作文教學在差異中實現(xiàn)質的提升。
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高中生基本形成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思維角度多方面,有自己獨到見解,所以寫出的文章獨具特色。
觀察得更細致、分析得更深刻,文章才能寫得更具體生動。觀察有廣度,分析有深度,作文水平才能提高。
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走向自然,親近自然。如:一年四季風景各異。每個季節(jié)都要到不同風景區(qū)去游覽,去社會調查,到工廠參觀,到教育基地參加活動……為學生作文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說:“有了源頭,才會不息地傾注出真實的水來……”真實的生活喚起學生的真實感受和無限的遐想……引導學生在學會觀察的同時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對觀察到的素材進行不斷的思考提煉、加工整理,善于從中挖掘和捕捉生活的瞬間,才能使筆下的生活充實,人物活靈活現(xiàn),真實感人。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求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苯處熞貏e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求真理,說實話,寫實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字,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yǎng)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進行交流與評價寫作成果。
“文字不厭百回改”。葉老說:“文字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了改的本領,才能把作文寫好?!庇终f:“養(yǎng)成了改的能力,將終生受用。”這就道出了培養(yǎng)學生修改文章能力的重要性。作文的檢查與修改是寫作練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多一次檢查與修改就多一次認識和提高。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上下過很多功夫。據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寫《泊船瓜洲》一詩時,他對其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里的“綠”字,是幾經圈改的,開頭時是“到”字,后來改為“過”字,又改為“入”字,后又改為“滿”字,等等,最后才定為“綠”字。一個“綠”字就把春風吹拂,草木發(fā)芽,遍地新綠,萬物向榮的意境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梢?,檢查與修改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寫作水平。
1.中心不夠明確。其原因是在寫作之前對文字運用和要求認識得不清楚和不深刻造成的。
2.條理不夠清楚。是缺乏對文章的整體的思考和安排,是布局課篇能力弱的反應。
3.內容不夠具體。造成原因是多面的,有選材剪裁的技巧問題,也有對生活觀察不仔細,平時積累素材貧乏的問題。
4.語句欠通順。
5.錯別字較多。語句的問題,錯別字的問題,是與語言基本功不扎實有著很大的關系的。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是改正毛病寫好作文的重要措施之一。
修改的方法大致可以概括為“補、刪、調、換”四個字。補,指的是用補充,增加必要的內容的辦法來進行修改。補上文字所缺的必要的東西。刪,就是把文章中與中心意思無關的,繁瑣重復的東西去掉,去掉多余的字詞、語句、內容等。調,指的是調理文章中的字詞、語句、段落層次的前后順序,使文章更符合情理和人們的語氣習慣。換,就是該換不恰當?shù)淖衷~,標點符號和不合理的語句或不適宜的事例等。
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教師費時多,學生收效少。為此,在作文教學中,應提倡教師批改學生作文時,采取學生自改的辦法,從而在批改中不斷提高,學生修改文字的能力,和寫作文水平,一般來說不可采用:1.擇優(yōu)集體批改,這就要求教師選擇幾篇寫得好的又有代表性的文字在課堂上學生集體批改。指出其優(yōu)缺點,對于缺點提出修改意見,這樣所有同學都能積極發(fā)言,參與討論過程中,學習優(yōu)點改掉缺點,同時對作文好的同學也是一種鼓勵。
2.自我修改。這是一種最根本的改法。它可能以培養(yǎng)學生自檢能力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3.同學互評互改,這一方式可以讓學生按能力,同一要求下不同取材,不同構思,不同語言,特點的作文,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拓寬思路,相互取長補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修改作文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又能養(yǎng)成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打下修改作文的基本功,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在修改之前,教師應該告訴學生修改什么?修改作文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內容上的修改包括思想是不是健康,中心是否集中,明確,材料是否合適等,形式上修改包括結構是否完整。條理是否清楚,是否得當。過度是否自然,語言是否通順,同詞是否恰當。有無錯別字及標點用得是否恰當?shù)取?/p>
總之,習作評改是習作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學生的習作評改習慣的養(yǎng)成,習作評改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只要每一位教師堅持每一篇文章指導學生修改,交流修改的方法,優(yōu)化習作評改的過程,學生的習作修改習慣自然就養(yǎng)成了并能自己修改,習作教學將會結出累累碩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實現(xiàn)質的飛躍。
文章是表達人腦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種文字記錄,寫文章過程便是把大腦對事物的印象通過適當?shù)男问?,用文章表現(xiàn)出來的過程。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作文教學的基礎。古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大量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知曉古今中外的名人實事及歷史演變過程,閱讀大量文章,能開拓思維,還可以學習借鑒別人的寫作手法和技巧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廣泛深入的閱讀,是學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條件。
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作文素材積累的過程?!伴喿x要有選擇”,“讀一本好書,就像與許多高尚的網友在談話。”人類幾千年文明,其智慧、經驗、真知灼見,都濃縮于書中。閱讀后要動筆,應該做好讀書筆記,積累材料,以備寫作之用。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分析課文時,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脈絡,來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通過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表達自己思維情感的方式方法;通過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點和寫作技巧;通過字詞教學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通過語法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通過修辭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使自己的語言形象、生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總之,教師要注重開辟學生習作的渠道,堅持習作源于生活,從閱讀中學習習作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