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功
六道木(Abelia bif ora Turcz.)又稱二花六道木,百姓俗稱“降龍木”,為忍冬科、六道木屬灌木,當?shù)匾巴獬R娚L于山坡、林下及溝邊的灌叢中,高1~2 m,干莖表面光滑,有明顯均勻的六道紋路,呈白色微黃,上下分布,灌木生長緩慢,木質堅韌,早春5月開花,8月至9月結果,葉、花可入藥。六道木喜光,耐旱,適應性強,抗寒性強,萌蘗力強,耐修剪等特性,樹姿婆娑,干型奇特,在疏松、肥沃土壤生長更好,是優(yōu)良的園林樹種。
2.1 選地、整地 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勞力充足,土壤較肥沃的沙壤土、輕黏壤土或壤土,且交通運輸便捷的地塊。通常在育苗前1 a秋后或育苗播種當年早春旋耕整地,旋耕前每667 m2均勻撒入1 500 kg農(nóng)家肥,通過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結構,減少育苗田間管理中的大面積草荒,旋耕深度一般為25~30 cm,為灌溉管理方便,可進行圃地區(qū)劃,修出水渠,視具體地塊,育苗壟作長度一般15 m。
2.2 種子處理及播種繁殖 六道木種子具有休眠特性,需進行催芽處理,才能保證出苗率。催芽處理種子時間一般進行冬季冷藏,處理種子按照育苗面積,播種量4 kg/667 m2,在每年的1月中旬,將種子在室溫下浸泡種子24 h,瀝干水分,與三倍濕沙混合拌勻后,堆放室外背陰坑內,坑寬1 m、深0.4 m,長度視種子處理數(shù)量而定,先在坑底鋪4 cm厚的細沙,然后將混拌均勻的種子與濕沙堆放在坑內,與地表基本持平,上面蓋4~5 cm厚濕沙,蒙一層塑料薄膜,再蓋8~15 cm厚土。春季4月中旬取出,堆放室內,保持濕潤,外面覆蓋塑料,每天翻動1~2次,有小部分種子發(fā)芽露白即可播種。春播時間一般在4月中旬以后,播種前3 d澆一次透水,為開溝、播種、覆土及覆蓋塑料薄膜方便,一般進行壟播,行距40 cm,開溝深度2.5 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及時覆土,厚度1 cm,輕輕鎮(zhèn)壓,當天或次日覆膜,將薄膜四周用土壓實,避免風刮開,過早土壤干旱,播后7 d小苗開始出土,10~15 d苗木出齊。幼苗長到3 cm以上時,及時在幼苗生長的部位割開,避免幼苗燙傷,保證幼苗正常生長。
2.3 后期田間管理 幼苗出齊后,視自然降雨狀況,要適時澆灌、鋤草,特別是在5月至7月,幼苗根系一般不超過地表10 cm,應經(jīng)常檢查,保證每天早上太陽直接照射前,苗圃地表層土壤2~5 cm深,要保持手攥能成團,手松開,輕輕抖動,土團不散,土壤濕潤合理,否則,應及時澆灌。6月至7月間結合除草,需適當間苗,保留苗株距5 cm。6月以后,圃地要及時除草,做到除小、除盡,避免在雨季造成草荒,費工費時。同時,保持土壤疏松,避免幼苗傷根,影響苗木生長。為促進苗木生長,在7月下旬,澆水前每667 m2追施尿素5~10 kg,一般當年苗高35 cm,如培育大苗,第2 a春季可移栽,株行距以1.5 m為宜。
3.1 園林應用 六道木是本地的鄉(xiāng)土樹種,具有耐修剪,萌蘗力強,耐旱,適應性強等多種優(yōu)勢,枝葉婉垂,樹姿婆娑,花美麗,萼裂片宿存時間長,干型奇特,成為本地優(yōu)良的園林樹種,是學校、醫(yī)院、居民區(qū)等的良好綠化樹種,也可孤植、叢植于大多園林境地,還可以作為綠籬,或者作為喬木的配置灌叢,都可形成獨特的園林美景。
3.2 荒山綠化 利用六道木耐旱、適應性強等特性,可在本地或生態(tài)條件相似地區(qū),作為荒山綠化、水土保持樹種,在適宜地塊整地栽植,也可以種子經(jīng)催芽處理后,荒山直播造林,進而產(chǎn)生較好的綠化效果。特別是在山地的中下腹,土層等立地條件相對較好,新植或直播六道木后,在最初苗木的幼苗階段,保證土壤在5月至9月的生長季節(jié)不過分干燥,采取保水措施或適時補水,原有天然植被避免大面積破壞,新植樹種逐漸發(fā)揮生態(tài)作用,不僅降低了造林成本,還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喬灌草群落的水源涵養(yǎng)、水土保持等的整體生態(tài)效益最大化。
3.3 苗木等綜合產(chǎn)業(yè)開發(fā) 凌源青龍河流域生產(chǎn)方式落后,大量的耕地資源主要以種植玉米等傳統(tǒng)農(nóng)作物為主,可利用六道木良好地適應性和園林作用,結合一些周期長的經(jīng)濟林或退耕還林工程,培育園林苗木,還可在適當時機,采集花、葉入藥,發(fā)揮多種功效,因干型奇異,享有“降龍木”美譽,干莖可作煙袋桿、拐杖、串珠等工藝品,產(chǎn)生多種經(jīng)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