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晗
(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我們通常把哲學分為五個部分: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宗教哲學、西歐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和現(xiàn)當代哲學,其中以德國古典哲學的成就最高。黑格爾作為集大成者以哲學的整體性為其特點,并明確地表明他的體系具有全面性與綜合性,這點更是表現(xiàn)了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性。恩格斯既看到了德國古典哲學積極的一面,也看到了它的全部問題,并在批判這一哲學的基礎上揚棄地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使之成為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和指導方針。馬克主義理論并不是完全獨立于德國古典哲學之外的哲學體系,它以另一種新的理論形式和視角去探索人類思維與人性的問題。
首先要闡明的是“哲學”本身的問題以及對待哲學所應有的態(tài)度,這樣方能理清每個階段哲學所具有的歷史價值?!罢軐W(Philosophy)”原譯為“愛智慧”,那么如何愛智慧?人的智慧究竟什么?智慧對人類有何意義?就成了一個問題。“愛”即是一個動詞,愛智慧就是一個動作過程而非教條化的理論原理。黑格爾曾經這樣的定義哲學——“哲學就是哲學史”,那么必須把它當作活物,再把它放在歷史背景里,用發(fā)展的眼光去論證,這樣才有恩格斯所說的,哲學是政治崩潰的前導的理論。從哲學的歷史背景來看德國古典哲學并未使德國像同時代的法國英國那樣革命,而是以"深沉的哲學家"的角色扮演。隨后,它卻對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史無前有的“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也驗證了哲學是政治崩潰的前導,只是這崩潰是背道而馳的。黑格爾在《精神現(xiàn)象學》里陳訴了哲學家的任務“促使哲學接近與科學的形式?!庇纱丝芍聡诺湔軐W中的“科學”并不是實用主義的具體科學而是一種“純思辨的理性”。德國古典哲學彰顯了在哲學史中的重要地位。
康德用三大批判把我們從神的主觀世界解救出來,讓人的認識回歸到人本身再去探索彼岸世界,在認識論上展開了一個嶄新的領域。隨后黑格爾提出了著名的“凡是現(xiàn)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xiàn)實”的論斷。這里的“現(xiàn)實”可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方面,這兩個“現(xiàn)實”都是指抽象事物本身,而不是現(xiàn)存之物。另一方面,第一個“現(xiàn)實”指可以實現(xiàn)的,而能實現(xiàn)的必然是合乎理性的,因此一切可能的東西就都是合理的。恩格斯贊同這點,盡管當時的普魯士政府視黑格爾哲學為顯學,但恩格斯說“不論哪一個命題都沒有像黑格爾的一個著名命題那樣引起近視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樣近視的自由派的憤怒。”黑格爾的認識過程,是由低級到高級的螺旋式上升,它對馬克思思想的形成產生了影響。雖然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當中,恩格斯系統(tǒng)地闡述了整個德國古典哲學也就是黑格爾的體系,這樣比較籠統(tǒng)和缺乏歷史承接性思想,但也不能否認在這些言語背后隱藏著革命性。如果說黑格爾是唯心主義者的終結者,那費爾巴哈則是唯物主義的“推動者”,即使他只是半個唯物主義者,但不能否定他在人本學里肯定自然第一性,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這就消除了何為第一性的問題,為之后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直接思想來源。因此,馬克思主義被稱為新的唯物主義,是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辯證地總結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繼承了人類的優(yōu)秀遺產。
縱觀康德到黑格爾的整個德國古典哲學歷程,他們都回答了認識論問題,費爾巴哈既想回答認識論的問題也想回答價值論的問題,只是他的另一只腳跨不進真正唯物論的殿堂,最后只能退回神的世界。康德用三大批判回答了形而上學何以可能的問題,確定了理性是人類獲得知識的可靠保證。黑格爾把形而上學確立為科學之科學,絕對精神產生了一切事物。恩格斯對黑格爾精神哲學沒有完全否認,并指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才是一切哲學的基本問題,并根據這個問題論述了神的產生,即當時老年黑格爾派認為思維與存在不是身體的活動,而是獨立于肉體的靈魂活動,因此,他們認為靈魂是不朽的,最后又回到了宗教神學。其次,恩格斯找到了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最后,他從思維能否認識存在的問題上闡述了認識論上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康德和休謨徹底否認了人的認識能力即不可知論;另一種是肯定了思維的能動性的可知論。黑格爾認為,絕對觀念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不依賴于現(xiàn)實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繼承這一思想,進一步的解釋了如何解決認識論的問題——實踐。在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上,恩格斯也看到了費爾巴哈的局限性:第一,把唯物主義同膚淺的庸俗進化論混為一談;第二,費爾巴哈在人本學中雖然承認自然的第一性,但他認為自然界不是發(fā)展的。恩格斯通過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對這一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理解的對比,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合理性。
費爾巴哈在自然觀上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然而倫理學和宗教上又變?yōu)槲ㄐ闹髁x者。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是單一的,除了宗教人們無法維系這種聯(lián)系,沒有看到事物聯(lián)系的多樣性。在倫理學方面,他沒有看到道德上的惡在歷史上的作用,在這里他是帶有局限性的,他簡單地認為,“道德就必須能夠正確地估量我們行為的后果,另一方面還必須承認他人相應的欲望的平等權利?!辟M爾巴哈的倫理學只適用于資本主義世界。恩格斯說,他是為那個時代、民族、情況設計出來的,所以,在其他任何時間和地方都不適用。這一理論具有歷史局限性,造成這一局限的原因終究還是費爾巴哈并未把人的本質放在實踐中理解,他還是把活生生的人放在抽象的理念領域去探討,從而抽象化為愛的宗教。
黑格爾用精神哲學概括了所有哲學的問題,并指出解決一些哲學難題的方法,這也是黑格爾哲學的價值所在。但人類史上還沒有一種可以解決所有人類問題的“鑰匙,”即使黑格爾哲學也不例外。一個可以解決所有哲學史所有問題的思想,自身會以只注重外在而忽視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事物的復雜性也是本身所固有的屬性,是每個哲學家為之努力使哲學更接近科學所應努力克服的,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哲學思想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站在這些偉大的哲學家肩上不斷的去完善這座宏偉的“大廈”。從歷史來考察,馬克思早年從屬于青年黑格爾派,并受啟蒙運動、康德黑格爾的影響,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與德國古典哲學無法分離的。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費爾巴哈唯心主義的根本原因。于是,馬克思辯證地吸收了黑格爾革命方面的概念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又批判地賦予“概念”一種新的解釋,即“概念”反映了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并不是把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等同于概念。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又擁有著自身嶄新的一面,那就是探討“意義”問題,即“價值論”,這是他所說的黑格爾哲學的外在形式所缺乏的。
在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上,恩格斯對黑格爾的形而上學予以否定,并通過對近代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xiàn)的分析,發(fā)現(xiàn)了既適用于自然界,同時又適用人類的關系,即“實踐”。在物質關系中,人們不僅能夠根據自身需求的目的,從而改變客觀事物使之符合于人類自身需要,即客體主體化,同時客觀事物也在反作用于人類,使每一個在社會中生存的人都適應客觀環(huán)境,即主體客體化,這一發(fā)現(xiàn)得利于達爾文環(huán)境進化論的啟發(fā)。在精神方面,主體在認識客體的同時,也在觀念中改造客體賦予客體新的概念,即改變成為主體思維的形式和內容。在實踐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三大決定: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3、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唯物史觀就是由這三大決定所構成的。這樣就回答了主客觀體是什么?主體怎么去認識客觀世界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解釋了主體認識客觀世界的意義所在,即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揚棄”,他們用‘實踐’回答了我們之所以認識世界和‘自己’以及為什么我們要整理我們擁有的知識的原因,就在于我們一直在這個星球尋找著我們存在的意義,這標志了二十世紀文化研究的一個新轉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并且使哲學史上產生了一種新的哲學體系,克服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晦澀抽象與費爾巴哈歷史觀的唯心主義,又批判性的保留了黑格爾的具有革命性的概念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人本唯物主義,傳承了哲學史的前后繼承性,做到了思想的平等對話,從而將德國古典哲學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人類的思維和人性上獲得了價值論領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