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媒傳染病為例,溫度升高有利于媒介昆蟲的孳生繁殖。傳播疾病的蚊子由卵到成蟲一般需2 周,水溫高則只需1 周;氣溫低于16 ℃時,蚊子基本不叮咬吸血,20 ℃才活動,25 ℃以上活動顯著增多。另外,氣候變暖也有利于攜帶病原體的老鼠等動物的繁衍與活動。不僅如此,氣候變暖還會使利于病原體活動增強致病力增高。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熱病毒在蚊體內(nèi)繁殖復制的適宜溫度在20 ℃以上,26~31℃時病毒復制增加,傳染力增強;低于16℃不繁殖。間日瘧原蟲孢子增殖時間,在14.5 ℃時為105 天,而在27.5 ℃只需8.5 天,可見氣溫升高對蚊蟲傳播疾病的影響。霍亂弧菌及大多數(shù)細菌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6~42 ℃,16 ℃以下則不易繁殖。因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將會使原本在夏秋季流行的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延長,也會使原本局限在熱帶和亞熱帶流行的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寄生蟲病逐漸向溫帶、甚至寒冷地區(qū)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