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炳強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yī)管理局,山東 諸城 262200)
仔豬是通過母豬的乳汁來獲取母源抗體的,但并不清楚,母源抗體在仔豬的體內是如何被消化、吸收和重新整合后發(fā)揮作用的。因此,我們應該了解母源抗體在仔豬體內發(fā)揮作用的機理,以便更好地利用母乳和提高仔豬成活率。
一般情況下,母豬的乳汁分為常乳和初乳。初乳是指母豬分娩后在雌激素以及孕酮作用下產生的乳汁,富含大量的IgG以及IgA,IgG約占65%~90%。其中也含有一些IgM。當分娩之后,其3d之內稱為初乳,之后3d的母乳稱之為常乳,而常乳中IgG的濃度會逐漸。
正常情況下仔豬的免疫器官發(fā)育完善約一個月時間,期間仔豬需要在母乳當中吸取母源抗體來獲取一定的免疫能力,以抵抗病菌的侵襲。初乳中IgG是抵抗敗血型疾病的主要因素,常乳當中的IgA也同樣重要,因為IgA可以抵抗腸道感染類疾病的發(fā)生,因此,仔豬出生1h后,需要逐漸攝入足夠量的初乳,才能保證獲取足夠的母源抗體,仔豬出生2d后,獲取初乳量的多少可決定其28日齡后是否能康健正常生長。
母源抗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仔豬的體內獲取免疫狀態(tài),與此同時還可以保證疫苗在接種的過程中,能盡快的產生病源抗體,輔助滅活疫苗抗原發(fā)揮作用,主動免疫都有一個“滯后期”存在而滯后期也就是常說的免疫空白期,病源能夠從容的侵入到仔豬體內繁殖,從而導致仔豬產生各種疾病。
新生的仔豬對母源抗體的吸收以及其消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當仔豬吸吮初乳之后,可以通過其腸壁黏膜逐漸吸收IgG分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IgG分子也會被消化,但是,新生仔豬上皮的消化現(xiàn)象還是比較薄弱,有利于IgG分子更好的吸收,并且,其初乳的IgG含量也非常高,因此,在哺乳過程中其仔豬血清IgG水平會在1~2d內會達到最高峰值,會逐漸向成年豬類的水平推移,隨著日齡的增長,仔豬體內的母源抗體逐漸被降解,衰減,與此同時,仔豬的消化系統(tǒng)也發(fā)育完善,粘膜免疫開始發(fā)揮作用。有研究表明5日齡是仔豬獲取IgG的最佳時間,28日齡后仔豬從腸道獲取IgG的機制關閉,將無法獲取IgG。
這個時期,仔豬的淋巴組織還沒有完全發(fā)育,可以讓病原微生物無法對仔豬產生侵害,比方說母豬在產仔的前一個月,對豬傳染性胃腸炎以及豬輪狀病毒和豬流行性腹瀉等滅活疫苗進行交巢穴注射,而母豬分娩后乳汁中會存在此種抗體,而新生的仔豬可以依靠吸允母乳來獲取抗病原體,從而讓仔豬健康生長,而對口蹄疫,豬瘟等多種疾病都可以依照這種方式對母豬進行疫苗免疫,從而仔豬獲取相應的母源抗體保護。
對疫苗免疫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母源抗體的干擾問題。在其中,除了需要對疫苗進行免疫之外,還需要運用大量的免疫劑量以及乳前免疫措施。如果不能完全的對母源抗體的干擾進行評估,則需要在仔豬第一次免疫過,加大免疫劑量,這樣可以讓疫苗的抗原在仔豬的體內逐漸被中和,從而讓疫苗效果大大增加,但需要注意使用的劑量,防治劑量寺大,會導致仔豬對產生免疫麻痹作用,乳前免疫可以讓弱毒疫苗當中的細菌以及病毒有足夠的時間被母源抗體中和,從而盡早讓仔豬獲得免疫。
當乳豬出生之后,沒有吸允母乳時,需要為其注射豬瘟兔化弱毒凍干苗2頭份,當注射后1.5h左后,才可以讓仔豬吸允母乳,而在50日齡之時,還需要進行二次免疫,這樣可以讓豬瘟母源抗體問題得到完善解決,除此之外,還需要與時代相聯(lián)系,因為基因工程的不斷發(fā)展,分子生物學的不斷進步,讓眾多的抗母源干擾疫苗也逐漸被大范圍使用,比方說抗原-抗體復合物疫苗、DNA疫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