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浩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甘南草原,即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國10個藏族自治之一,甘肅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甘南草原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甘南高原,地理坐標為100°45′45′~104°45′30″E,33°06′30″—35°34′00″N之間。東與甘肅省定西市、隴南市毗鄰,南與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交界,西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
“3S”技術,即狹義的地理信息技術,廣義的地理信息技術核心?!?S”技術是英文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 RS),遙感技術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地理信息系統(tǒng)(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是信息的“大管家”;全球定位系統(tǒ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是對遙感圖像(像片)及從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定位,賦予坐標,使其能和“電子地圖”進行套合?!?S”技術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互補性, 用“3S”技術方法,對甘南草原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的空間分析,為甘南草原生態(tài)分析提供一個可行性的技術支撐。
甘南土地總面積45 000 km2,占甘肅省總面積的10%,土地面積廣大。甘南草原總面積272.44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0.28%。甘南草原面積遼闊,是甘肅省最大的草原,是我國第五大草原。
甘南草原氣溫年較差一般在20-22℃之間,是甘肅省年較差最小的地區(qū)。年氣溫1℃-13℃,平均氣溫4.8℃,降雨118-123 d之間,年降水量400~800 mm,平均降水量548 mm。由于降水豐沛,草原上河流縱橫,湖泊閃爍。白龍江、黃河、大夏河、洮河滾滾奔流,匯成一江三河,分別屬于長江和黃河兩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20條分支河流,是水草豐茂的茫茫大草原。
甘南草原土壤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共分13個土類、27個亞類、40個土屬。主要草場土壤為:高山草甸土類,在4 000~4 500 m高山地帶,面積559 641 hm2占14.44%;亞高山草甸土類在3 000~4 000 m高山地帶,面積1 376 303.8 hm2占35.52%;亞高山草原土類在2 700~3 600 m高山地帶,面積91348.3 hm2,占2.36%;黑鈣土類在2 800~3 800 m山坡地帶,面積103 252.13 hm2,占2.66%;栗鈣土土類在2 100~2 800 m高山地帶,面積38 071.47 hm2,占0.98%;草甸土類在<3 600 m沖積扇地帶,面積29.77 hm2占7.66%;沼澤土類在<3 400~3 600 m沉積地帶,面積29.77 hm2占6.28%。甘南草原土壤比較肥沃,由于海拔高,不適宜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但宜于畜牧業(yè)的發(fā)展。
甘南草原草地資源類型多樣,共分7個草地類,17個草地組,29個草地型。
分布在境內(nèi)積石山、西傾山、岷山、迭山、達里加山、太子山、白石山等較大山體海拔在4 000 m以上的高山地帶,總面積13.43萬hm2。
分布垂直高度帶幅在2 700~4 000 m之間,是天然草地的主體,是分布面積最大,利用價值最高的草地類,總面積132.8萬hm2。
分布在林線以上的山地陰坡及河谷兩岸環(huán)境潮濕的地段,總面積84.053萬hm2。
分布在局部森林采伐或火燒后跡地上產(chǎn)生的次生植被形成,主要分布在迭部、舟曲、卓尼、夏河等縣的林區(qū),總面積2.8萬hm2。
分布在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發(fā)育的以耐鹽高大禾草為主的草地,多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下的河谷灘涂地上,總面積0.37萬hm2。
分布在土壤過濕條件下發(fā)育形成的,呈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瑪曲縣黃河沿岸和高山夷平面地帶,總面積13.84萬hm2。
分布在白龍江、洮河、大夏河及其支流的河谷陽坡下部與低山丘陵陽坡,海拔多在1 500~2 700 m之間,總面積3.231萬hm2。
甘南草原草地利用資源率高,可利用草場面積達257萬hm2,占草場面積的94.22%。 高山草甸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積為13.31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5.61%;亞高山草甸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積127.45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53.71%;亞高山灌叢草甸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積79.22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33.39%;林間草甸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積0.75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0.32%;鹽生草甸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積0.35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0.15%;沼澤草甸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積為13.31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5.61%;山地草原草地類可利用草地面積為2.86萬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1.21%。
甘南草原產(chǎn)草量高、牧草品質好、營養(yǎng)成分高。高山草甸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11 kg/hm2,1.18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亞高山草甸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24.98 kg/hm2,0.12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亞高山灌叢草甸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19.40 kg/hm2,0.67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林間草甸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15.75 kg/hm2,0.82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鹽生草甸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31.98 kg/hm2,0.41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沼澤草甸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30.30 kg/hm2,0.43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山地草原草地平均產(chǎn)可食鮮草10.72 kg/hm2,1.21 hm2草地可載養(yǎng)1個羊單位。
甘南草原組成草地植被的植物有94科、369屬、947種,其中可食飼用植物890種,占總種數(shù)的94%。在適口性強、營養(yǎng)豐富、飼牧價值較高的植物中,禾本科有:垂穗披堿草(Erymus nutuans)、老芒麥(Elymus sibircus Nevsk)、大針茅(Stipa grandis P.smirn)等109種;豆科有: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inn)、窄葉野豌豆(Vicia angustifolia Linn)、多枝黃芪(A stragalus polycladus Bur.et Franch)等35種;莎草科有:華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 Tang et Wang)、蒿草(Kobresia bellarii degl)、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等21種;菊科有:瑞岑草(Saussurea nigrescens Maxim)、草地鳳毛菊(Saussurea amara DC)、艾蒿(Artemisia argyi)等17科49種。
甘南草原,草原廣闊,牧草豐茂,天然草地牧草茂密,植被覆蓋度在60%以上。據(jù)《甘南藏族自治州農(nóng)業(yè)區(qū)劃資料》統(tǒng)計:甘南草原草地總面積為甘南草原總面積272.44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0.28%。甘南草原40 hm2以上連片的天然草地總面積為250.55萬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積237.27萬hm2,占草地總面積的95%。甘南遼闊的草原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的物質基礎和優(yōu)勢資源。
河曲馬,俗稱“南番馬”、“洮州馬”、“吐谷渾馬”、“喬科馬”等,以其身軀高大、體格雄健著稱,古有“河曲之馬天下聞”的美譽,是全國優(yōu)良馬種之一。河曲馬性情溫順,氣質穩(wěn)靜,挽力強,速度快,持久力長,疲勞恢復快。海拔4 000 m以上的高山乘騎行走自如,特別具有善走沼澤草地的能力。最大挽力可達370 kg,騎乘速度最快每分鐘可達800 m左右。
甘南牦牛品種好,體質結實。甘南牦牛是甘南牧區(qū)主要的役畜,可用來馱運和騎乘。特別在每年的輪牧季節(jié),牦牛是牧場轉移時必不可少的馱畜和乘騎。成年閹牦牛在馱重80~100 kg時,日行20~30 km可連續(xù)馱載4~5 d。在農(nóng)牧兼營地區(qū),牦??筛睾屠嚒8誓详笈J窃诟吆鷳B(tài)環(huán)境中將野牦牛長期飼養(yǎng)馴化而選育成的特有牛種,牦牛對甘南高原寒冷的氣候和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是牧民群眾最主要的生產(chǎn)生活資料,享有“高原之舟”的美稱。
藏綿羊是分布在甘南草原的國內(nèi)古老的粗毛羊種之一。藏綿羊尾小呈扁錐形,體質結實,四肢端正,體軀呈長方形。成年公羊平均體高71.14 cm,體長75.36 cm,體重58.67kg;成年母羊平均體高69.45 cm,體長70.92 cm,體重46.91 kg。甘南草地型藏綿羊占綿羊總數(shù)的85.56%。甘加型主要分布在夏河縣甘加鄉(xiāng)周圍,體格較小緊湊,偏毛用型;歐拉型主要分布在瑪曲縣歐拉鄉(xiāng)周圍,以體格高大粗獷為顯著特征;喬科型主要分布在瑪曲喬科、碌曲郎木寺等地,體格較大,外形緊湊,屬毛肉兼用型。
蕨麻豬,又稱山豬、高原藏豬。甘南草原上的蕨麻豬體形矮小,機警靈敏,合群性強,具較強的放牧采食性能,尤喜食蕨麻,耐粗放管理。蕨麻豬肉質細嫩、皮薄、膘厚適度、瘦肉多,微粘不膩,多作臘肉,味道鮮美。
甘南草原主導畜產(chǎn)品,年總產(chǎn)量2.6萬t,占肉類總產(chǎn)量的75%。甘南藏牦牛、藏羊生長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環(huán)境,牧草營養(yǎng)價值高,牧草中有蟲草、貝母、磨菇等高原特有的多種藥用植物,喝天然礦泉水,因而其肉質鮮美,熱能量大,營養(yǎng)豐富,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抗癌、抗衰老及恢復體力等保健價值,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曾被北京奧運會等大型賽事選用。
甘南草原重要的畜產(chǎn)品,年產(chǎn)牛奶61 229 t,牛奶乳脂率6%,酥油率8.47%,折合生產(chǎn)酥油5 186 t/a,所產(chǎn)酥油口感好、營養(yǎng)高、純天然、無污染,深受甘、青、川、藏等地群眾喜愛。
甘南草原鮮奶提取酥油后的副產(chǎn)品。甘南的干酪素率達3.0%~3.5%。干酪素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食品、醫(yī)藥等行業(yè),是甘南草原出口創(chuàng)匯的主要產(chǎn)品之一。
甘南草原年產(chǎn)牛羊皮20萬張。牛羊皮是得天獨厚的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甘南皮革質地細密,皮板厚而結實,是生產(chǎn)革制品的上乘原料。
甘南草原年存欄牦牛75萬頭,每頭均產(chǎn)絨0.3 kg,年牛絨產(chǎn)量225 t。牛絨以黑色為主,保暖性能好,是上等的紡織用料。
甘南草原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市場廣闊。甘南草原馬牛羊,牛羊肉、鮮奶、酥油、毛絨、皮張等主要商品產(chǎn)量可觀,其中肉類年產(chǎn)量達3.34萬t,居全國30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州的第19位,干酪素等產(chǎn)品出口東南亞,是我國畜產(chǎn)品的主要生產(chǎn)區(qū)和集散之地。
甘南草原是一片未受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及生活污染的一方綠色凈土,天藍地綠,空氣潔凈,水質優(yōu)良,牧草柔軟,產(chǎn)草量高,品質極高,營養(yǎng)豐富,水草豐美,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病原菌極少,生態(tài)資源優(yōu)勢突出,是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被譽為亞洲最好的優(yōu)質天然牧場。
參考文獻:
[1] [3][4]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甘南藏族自治州志[M].民族出版社,2000(8):1595-200.
[2] 馬江.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志[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3(8):297-300.
[3] 王文浩.甘南黃河主要水源補給生態(tài)功能區(qū)草原植被的修復思路[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9(6):29-32.
[4] 董艷嬌,馬永生.甘南牦牛源大腸桿菌的耐藥性分析[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7(2):4-7.
[5] 郝恩茂.甘南州高原奶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策略分析[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2(1):90-91.
[6] 王文浩.甘南黃河水源補給生態(tài)功能區(qū)牧民定居及其對策[J]. 畜牧獸醫(yī)雜志,2011(2):44-46.
[7] 石少英.提高甘南牦牛藏羊出欄率的主要措施[J]. 畜牧獸醫(yī)雜志,2012(5):81-82.
[8] 王文浩.甘南黃河水源補給生態(tài)功能區(qū)牧民定居及其對策[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1(2):44-46.
[9] 王文浩.甘南黃河主要水源補給生態(tài)功能區(qū)草原植被的修復思路[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9 (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