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盈
【摘 要】目的:分析護士主導護理在痔瘡術后排尿排便困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10月間入本院治療的104例痔瘡手術患者為研究主體,均出現排尿排便困難癥狀。分為A組和B組,均是52例。A組給予護士主導護理,B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A組的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B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15%,B組為84.62%,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為痔瘡術后伴有排尿排便困難者行護士主導護理可改善其相關指標,縮短病程,且護理滿意度高。
【關鍵詞】 護士主導護理;痔瘡;手術;排尿排便困難
【中圖分類號】R6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35-02
痔瘡是發(fā)病率較高的肛腸外科疾病,常合并脫肛、疼痛、出血和便秘等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手術是其常見療法,可徹底根除病灶,消除臨床癥狀[1]。但術后可能并發(fā)排尿排便困難等癥狀,需要給予護理干預。研究中以2015年12月-2018年10月間入本院治療的104例痔瘡手術患者為研究主體,旨在探究護士主導護理對于該術后排尿排便困難患者的應用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12月-2018年10月間入本院治療的104例痔瘡手術患者為研究主體,均出現排尿排便困難癥狀。隨機分為A組和B組,均是52例。A組中,男32例,女20例;年齡范圍是22-60歲,平均(43.05±1.51)歲。B組中,男33例,女19例;年齡范圍是23-61歲,平均(43.57±1.48)歲。上述數據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B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心理疏導、環(huán)境護理和行為干預等。A組給予護士主導護理,具體為:
1.2.1 病情評估 護士應與患者和醫(yī)師溝通,咨詢患者的癥狀嚴重度和手術結果,并了解其生活與飲食習慣,個體化制定護士主導護理措施。
1.2.2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與家屬痔瘡術后的常見癥狀,講解治療方法,并指導其進行自我護理,普及排尿排便困難的發(fā)生原因。以多媒體、圖文和宣傳冊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并由護士主導疾病知識的宣教和護理操作工作。
1.2.3 生活護理 告知患者飲食對于病情恢復的影響,并指導其調節(jié)飲食與生活習慣。術后3d內進食高纖維與半流質食物,多進食水果與蔬菜。告知患者多飲水,并可飲用果汁、蜂蜜水或蔬菜汁,加快腸胃蠕動。給予其按摩護理,沿腸道走向每日定時按摩,并給予熱敷護理。若排尿排便困難癥狀的誘發(fā)原因是疼痛,則應進行流水、溫敷與按摩等多種護理干預,也可使用止痛劑或緩瀉劑進行治療。必要時行灌腸治療,使用甘油灌腸劑,加熱到40℃左右,將其插入肛門6-10cm,擠壓藥液后緩慢拔出。指導患者訓練肛提肌、腹肌與盆底肌,行提肛運動,每次鍛煉10次,使肛提肌最大化收縮,保持數秒后放松,逐漸增加訓練次數。指導家屬科學輔助患者進行排尿與排便。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首次排尿與排便時間、排便時長等臨床指標;利用自制評價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包括護理技能、護理態(tài)度和護理方案等,共50分,分為很滿意(40分以上)、滿意(30-40分)、較滿意(29-39分)和不滿意(29分以下)。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加以處理,臨床指標用(x±s)表示,行t檢驗,護理滿意度用(%)表示,行x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臨床指標 A組的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B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對比護理滿意度 A組中,很滿意34例(65.38%),滿意12例(23.08%),較滿意4例(7.69%),不滿意2例(3.85%),護理滿意度為96.15%(50/52);B組中,很滿意30例(57.69%),滿意6例(11.54%),較滿意8例(15.38%),不滿意8例(15.38%),護理滿意度為84.62%(44/52),對比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痔瘡的主要療法是外科手術,而排尿與排便困難是術后高發(fā)并發(fā)癥,其發(fā)生原因可能與疼痛和手術刺激等因素相關[2]。排尿與排便困難會加劇患者的疼痛感,使其發(fā)生脫肛等合并癥。臨床中多通過護理干預緩解以上癥狀,護士主導護理是以護士為主體進行護理干預。護士對于患者的實際病情較為了解,能夠在護理實施時體現出個體化原則,并能提高護理措施的細節(jié)性和全面性[3]。其中,病情評估可以提高護士對于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進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于排尿與排便困難的認知度,使其能夠理性面對該癥狀,并配合護士工作[4]。生活護理可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并能通過科學飲食加速腸胃蠕動,促進排便。通過適度的肛提肌訓練提高其排便反射能力,進而縮短排便時間[5]。結果為:A組的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B組(P<0.05);護理滿意度(96.15%)高于B組(84.62%)(P<0.05)??梢?,護士主導護理能夠縮短該病患者病程,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賈須眉,閆衛(wèi)軍,寧桂蘭, 等.個性化護理對痔瘡患者術后排尿排便困難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85,89.
[2] 畢苗苗,徐惠麗.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痔瘡術后排尿排便困難患者的影響[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8(40):106.
[3] 馬明娟,周靜.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痔瘡術后排尿排便困難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1):1178-1178,1180.
[4] 吳少佩.痔瘡術后排尿排便困難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18):158-159.
[5] 唐婷婷.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痔瘡術后排尿排便困難的 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家庭醫(yī)藥,2018(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