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言模因學的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審視

2018-02-20 14:35周樂樂
關鍵詞:建設性

周樂樂

摘 要:興起于20世紀70、80年代的模因學,把文化復制因子作為“模因”,對文化的復制和傳播的研究提出了類似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其本身也屬于文化的組成部分,是語言模因。“是語言的,必然關涉哲學理論”,對語言模因學的研究也是哲學探索的重要領域。語言模因學具有后現(xiàn)代主義的人本性、解構性和建構性。在后現(xiàn)代主義視域下的研究,將有助于為語言模因學的研究打開新的思路,對充實和深化模因學理論框架和各方面的研究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語言模因學;人本性;解構性;建設性

中圖分類號:H0;B0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8)12-0096-03

“任何一個事物,只要它通過模仿而得到傳遞,那么它就是一個模因”[1]43。模因可以是一句話、一種現(xiàn)象、一個事物、一種思想,它所涉及的范圍很廣。語言也是重要的模因,被稱之為語言模因。對“模仿”和“傳遞”的強調是理解模因的關鍵,任何事物或信息只有通過廣義上的“模仿”、被復制并且傳播出去,它才可以成為模因。其中“人”作為模因的宿主,在模仿和傳遞過程中發(fā)揮著主體作用,可以使模因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形成各種模因復合體。模仿和傳遞是依靠人來實現(xiàn)的,“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坝行┠R蛘怯捎谌狈θ诵灾黧w的能動參與和人類思維的認知構建,它們得不到復制與傳播,逐漸走向消亡”[2]。從這種意義上說,模因學體現(xiàn)了其“以人為本”的體驗哲學理念。其復制傳播理論更是與哲學所倡導的某些觀點一致,即一切事物的衍生都是在對原有事物的繼承、復制基礎上傳播的結果,繼承和復制體現(xiàn)了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語言模因學作為哲學研究的一個對象體現(xiàn)了人本性、主體解構性和建設性等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的基本思想。

“后現(xiàn)代”不是“時代化”意義上的一個歷史時期,而是指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態(tài)度,一種認為人類可以而且必須超越現(xiàn)代的情緒[3]。學者們發(fā)現(xiàn),后現(xiàn)代主義派別林立、觀點繁多,其內部很多觀點都不統(tǒng)一,甚至有矛盾和對立。但總體來說,后現(xiàn)代主義是對現(xiàn)代化主義中剝奪人的主體性以及對整體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維方式的批判與解構。后現(xiàn)代主義在三個時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為“人本性、批判性”“解構性、破壞性”“建設性、體驗性”[4]。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轉向對語言學研究是以人本精神研究語言,表明語言具有體驗認知性,語言沒有統(tǒng)一的本質[5]。

語言模因學強調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過程中人的主觀能動性、語言模因的客觀情境性和他者思維、語言模因復合體的建設性,是后現(xiàn)代哲學理念中的人本性、解構性和建構性的集中體現(xiàn)。

一、語言模因的人本性

“人本性”中的“人本”二字即為人的主觀認知性,亦即人的本能、情感、思維、理解、推理和解釋等,而非科學理性的存在,因而模因學主張回歸生活世界,從人之本真立場出發(fā)來認識世界[4]。

語言模因的“人本主義”體現(xiàn)在:一方面模因是以不同的方式儲存于人類大腦之中(即人是模因的宿主)的信息指令,通過人的模仿復制并經由人的活動傳播出去。語言是一種重要的模因,是以語言符號的形式“寄生”在人的大腦之中,通過模仿復制獲得發(fā)展和進化。人的大腦是語言產生的物質器官,語言模因離不開“人”和“人的主體性”的參與,這就從客觀上決定了語言模因的“人本性”。另一方面,模因的復制傳播過程有賴于模因宿主——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澳R虻倪M化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選擇壓力”[1]65。在數(shù)量極大的潛在模因中,哪些能夠引起模因宿主——人的注意,并被選擇、復制、模仿和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認知、理解和情感等。語言模因的宿主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使用語言是要契合特定的語言和社會語境的,并在語言交際中實現(xiàn)語言模因宿主的信息傳播意圖和交際意圖。此外,復制傳播過程中的語言模因的意義離不開模因宿主——“人”的認知和解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并非是百分百的“克隆”,而取決于模因本身的核心意義及模因宿主對這些語言模因的解讀和理解。模因宿主先前的認知經驗必然會影響對語言模因意義的解讀。張世英認為,對語言意義理論問題的研究應當同人生價值、人生態(tài)度和文化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6]??梢?,“人”作為語言模因的宿主承載著賦予語言模因意義的重要作用,離開人來談語言模因的意義是不現(xiàn)實的,離開了“人”這個模因宿主,語言模因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模因,只能稱其為“潛在模因”。

語言問題是哲學研究的重要對象,語言的意義則是語言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而研究語言意義就不能不研究“人”。自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對人本性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認知語言學是這一哲學轉向的產物。從人的認知特點來看,普遍人性的存在使得人與人之間交流和理解成為可能,這也是語言模因得以傳播的前提。另一方面,由于環(huán)境不同和人類經驗的差異,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認知方式出現(xiàn)很大差異,語言模因的不同表達方式和所對應的現(xiàn)實世界的意義也會出現(xiàn)差異。換句話說,語言模因的意義離不開人的經驗認識,語言模因的研究離不開對人的研究。何自然等也認為,語言模因和文化進化的界面研究最終還得落實到研究模因宿主——人類的種種相關方面[7]。

二、語言模因主體性的解構

“解構性”是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轉向第二個時期的主要特征,它主張破壞、解構、去中心、反理性等,甚至提出“人已死亡”的觀點。簡言之,“解構”就是一種批判和顛覆的思維方式。語言模因學也體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哲學思想中的“解構性”。一方面,語言模因的復制傳播過程離不開人的參與,人具有主體性、能動性。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是語言模因的主宰,語言模因的意義或其潛勢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認知體驗的影響。但是,語言模因一旦被傳播出來,在被其他的模因宿主模仿和復制之前,它就暴露于由語言符號、客觀世界與他者思維所構成的獨立于主體的“人”的大腦和思維的環(huán)境之中,存在諸多意義解讀的可能,即有多種語言模因復合體形成的可能。另一方面,語言模因本身的核心思想,即語言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是客觀不變的,這是由語言內容的客觀性決定的,是語言模因符號對客觀世界的反映。變化的是不同的“人”對它的解讀,就像“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哈姆雷特始終是哈姆雷特”。語言模因的核心內容也是相對獨立于“人”的,這一點與語言的符號的客觀性和任意性相關。語言模因的形成,拋開“人”的主觀能動的選擇、復制和模仿之外,語言模因本身的內部條件,即語言的形式也決定了某些模因更容易復制和傳播。何自然指出:“這類語言模因載體在其形式特征、語義特征、語用或修辭特征等方面具有非模因語言載體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7]那些簡短易學、形象實用、偏具時尚型且能產性高的模因更有可能成為強勢模因。簡言之,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對語言意義的解讀也需要剝離主體“人”的影響,看到核心和本質,這有助于確定語言模因的意義,從而確保其信息的保真度。

模因學研究者Distin指出,模因與大腦思維是相互分離的。大腦的思維具有某種與生俱來的潛能,它是思維與它的物質和文化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8]。這種與“人本主義”看似矛盾的說法,體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中的主體解構性,主體解構后才會有多元主體的存在。后現(xiàn)代主義人本觀主張多元人本性,就像羅蘭·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文本在擺脫作者中心后才能實現(xiàn)多元主體的無限解讀自由。也就是“作者之死”實現(xiàn)了意義空間的自由,作者被從主體的地位上剝離出來,為建構多元主體預留空間。語言模因符號的能指獨立于人的思維也為多元語言模因復合體的形成預留了空間。

三、語言模因的建設性

“建設性”是針對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第二個時期的“解構和破壞”提出的,“認為不僅要破壞一個舊世界,還要建設一個新世界,這也充分說明哲學發(fā)展本身也充滿著辯證法”[4]。

語言模因多種意義(模因復合體)的形成體現(xiàn)了語言模因的建構性。在經歷模因主體性的解構之后,對新模因以及模因復合體形成的理解就變得更加容易了。處于獨立傳播空間和他者思維下,模因在傳播過程中有著無限解讀的可能性,這也意味著模因的意義可以被多元構建。

首先,模因類似基因,它是文化傳播的復制因子,也具有選擇、變異和遺傳(保持)特征。如同基因,模因存在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不斷地復制傳播自己,延續(xù)自己的生命力,它的建構能力毋庸置疑。新的模因可以通過變異產生,也可以通過與其他模因結合形成新的模因復合體。前面提到模因的復制和傳播并非百分之百的“克隆”,而往往是原始模因與客觀環(huán)境、語言模因的特定語境與模因宿主的體驗認知的重組,即形成新的語言模因復合體?!安还苁亲儺愡^程還是結合過程,都既可以發(fā)生于人的思維中,也可以發(fā)生于模因的傳播過程之中”[1]14,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

其次,客觀世界和多元的他者思維有助于語言模因的具體意義的建構。獨立于主體的“人”的大腦和思維之外的語言模因如果沒有被“他人”關注、選擇、記憶、復制和傳播,那么也將無法繼續(xù)存在。語言模因的意義建構還需回歸到人本性,“人本性”不僅體現(xiàn)在主體思維中,也體現(xiàn)在多元的他者思維方面。王寅將后現(xiàn)代主義中的“人已死亡”修補為“人活在主客世界中”[4]。我們的思想認識和語言表達既離不開客觀世界,也離不開主觀認知。這個過程中的主觀認知即包括“作者認知”也包括“他者認知”,即解構也建構,其“建設性”正是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觀念的體現(xiàn)。

綜上所述,哲學關照下語言模因的意義或潛勢模因在很大程度上受模因宿主主體思維的影響,甚至受限于宿主思維,但它同時又可以相對獨立,意義的解讀取決于主觀思維、客觀世界和語言符號三者的統(tǒng)一體,這與后現(xiàn)代哲學“以人為本”的、既尊重主體又批判和解構主體的多元主體的理念一致。

后現(xiàn)代哲學為語言模因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要以人為本,也要解構主體,重建多元主體,以消除形而上學之痼疾。哲學的辯證理念也決定了語言模因的后現(xiàn)代哲學屬性并非是各自獨立和分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和彼此促進的。哲學視角下的語言模因學研究夯實了語言模因學的理論框架,為語言模因學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和方向指引。同時,語言模因學的研究也拓展了哲學研究的思路,朱義華就指出:“模因論語言意義觀也因其自身的建構性、歷史性與人本主義關照為重新審視傳統(tǒng)語言哲學的意義觀提供了方法論的指導?!盵2]總而言之,“是哲學的,定能為語言研究所用;是語言的,必然牽涉哲學理論”[5],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朱義華.模因論觀照下的語言哲學意義觀[J].外語學刊,2011,(04).

〔3〕姜孟.二語習得研究的后現(xiàn)代哲學審視[J].外語學刊,2017,(02).

〔4〕王寅.哲學的第四轉向-后現(xiàn)代主義[J].外國語文,2012,(02).

〔5〕王寅.哲學與語言學互為搖籃[J].外語學刊,2017,(02).

〔6〕張世英.語言意義的意義[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01).

〔7〕何自然.語言模因理論與應用[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

〔8〕Distin,K. The Selfish Meme: A Critical Reassessmen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責任編輯 王文江)

猜你喜歡
建設性
“建設性”法律現(xiàn)實主義——對盧埃林法律現(xiàn)實主義的另一種解讀
沖突與和諧:建設性沖突視角下的組織活力激發(fā)與和諧文化建設
古特雷斯聯(lián)合國改革議程與中國的建設性角色*
輿論監(jiān)督報道要注重“建設性”
建設性輿論監(jiān)督:讓公共治理的“大樹”免遭“蟲蛀”
推進社會治理:建設性輿論監(jiān)督新探索
社會轉型時期新疆高校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建設性構想
俄羅斯政府抵御危機的建設性和破壞性政策措施
卓尼县| 永州市| 丹棱县| 班玛县| 扎囊县| 天台县| 遵义县| 磴口县| 湘潭县| 阜新| 大悟县| 宁陕县| 金山区| 北海市| 华坪县| 涿鹿县| 农安县| 静安区| 双辽市| 彰化市| 麻阳| 凯里市| 宜都市| 图们市| 托克逊县| 宜宾市| 葫芦岛市| 额尔古纳市| 延庆县| 札达县| 洛阳市| 沙河市| 深圳市| 同心县| 密山市| 东安县| 黄陵县| 清水河县| 稷山县| 霍邱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