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2月22日文章,原題:中資涌入漣漪效應非洲婦女走出國門(上)中國對非洲的大規(guī)模投資和建設,在客觀上促進了非洲不少地區(qū)婦女地位的改善和提高,這一效應輻射到區(qū)域以外。
2011年,二十出頭的貝扎(化名)生活在埃塞俄比亞一個貧瘠村落,在三姐妹中排行老大。一天突然聽說要修路,來了幾十名中國人,建工地,在當地雇工。中國廚師需要人幫助在廚房干活,于是她得到這份工作。工資雖然低,可當時對她這樣僅靠務農、很多人一天只有一頓飯吃的當地家庭來說,帶來生活的希望。從未離家出遠門的貝扎并不知道,她的國家正因中國投資大舉進入,經歷著一場巨變。
埃塞上世紀80年代戰(zhàn)亂、饑荒肆虐。但這個國家近年來經濟連續(xù)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經過不到10年的大幅投資,中國成為埃塞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中埃經濟關系密切,中企在該國隨處可見。這種經濟變化對貝扎這類婦女的生活狀態(tài)及未來也產生重大影響。
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研究員和丹博士說,中國和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一個直接影響就是積極影響到非洲女性的基本生活、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給她們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機會,讓她們有機會走向自主自立的生活態(tài)勢。
英國牛津大學移民問題研究員戴夢涵博士經過長期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中國赴埃塞開展的各種工程項目帶動當地就業(yè),促進當地經濟增長,不少因此就業(yè)、受惠的埃塞婦女獲得更大個人自主權利和發(fā)展空間。埃塞投資委員會2017年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里共有279家中企在埃塞投資,為當地創(chuàng)造2萬多個就業(yè)崗位。戴博士說,這些企業(yè)依靠的是埃塞迅速增長的年輕人口。在中國大幅投資埃塞的時代,貝扎等新一代埃塞年輕人,希望從中尋找生活和發(fā)展機遇。
和丹博士就來自非洲索馬里。她說在(非洲)傳統(tǒng)經濟環(huán)境下,大部分收入來源需要男性來干體力活,女性就業(yè)機會很少。這導致女性經濟上依附男性,影響到其社會地位,很少有受教育機會。隨著中國在埃塞大力投資,(當地)女性就業(yè)率大幅提高。產生了許多適合女性賺錢的機會,除了服務業(yè),在很多工廠里,大部分員工也都是女性。比如華堅鞋廠超過60%員工都是女性。
中國某大型企業(yè)工程師史先生說,隨著中國投資到來,比如在基建施工地區(qū),當地很多村鎮(zhèn)就會新增商店、飯店、路邊擺攤的商販,主要都是婦女經營。中國基建公司多雇用當地男性,女性一般從事辦公室文員、清潔、烹飪等后勤工作。戴夢涵博士說,雖然工資不高,但這些工作讓原本在家務農或從事家務的埃塞俄比亞農村婦女開始接觸社會,并在與中國人的接觸中增長見識,學習對外打交道的經驗,包括與不同文化背景者來往。
近幾年越來越多(當地)女性有了自己的收入可支配在自我發(fā)展上,且越來越多女性受到教育后變得自主自立,有能力自主地決定自己的命運,有了更多自我發(fā)展的機會。
在中國公司的廚房,從幫廚到學習燒中國飯菜,貝扎學到不少東西。但隨著埃塞通貨膨脹,生活壓力不小。她不準備長期做下去,而是有自己的打算,也要像她的雇主一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