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時期,曾有大量著名的文人旅居桂林,他們在桂林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抗戰(zhàn)文化,使桂林成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并獲得了文化城的美譽。桂林是一座山城,千峰環(huán)野立,觸目皆青山??箲?zhàn)時期旅居桂林的文人都對桂林的山留下了深刻印象,桂林獨具特色的山也對這些文人的生活、工作和寫作產(chǎn)生深遠(yuǎn)的影響。旅居桂林的文人都能感受到桂林的山數(shù)量之多。
/壹/
1942年,詩人鷗外鷗在詩歌《被開墾的處女地——(桂林的裸體畫)》中寫下了他初到桂林時對山的印象:
山山山
東面望一望
東面一帶
山山山
西面望一望
西面一帶
山山山
南面望一望
北面望一望
都是山
又是山
山呵山呵山呵
屋前屋后都是山
窗外門外都是山
街頭巷尾又是山
四周圍都站著突兀的山
駱駝的背的山
重重疊疊
包圍住了四十萬人的桂林
這首詩最初在《詩》上刊載時用了不斷變換的大小不同的字號,更增加了各種山隨時都會迎面撲來的動態(tài)感覺。鷗外鷗在詩歌中描寫的東南西北、屋前屋后、窗外門外、街頭巷尾都是山的環(huán)境就是當(dāng)時文人們能直觀感受到的山城風(fēng)貌。他們住所附近是山,工作地附近是山,行走在桂林就幾乎是在山峰中穿行。田漢曾住在月牙山下、七星巖附近,經(jīng)常是天一亮,田漢就跑到七星巖,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寫文章、編劇本。巴金的住處也臨近七星巖,他在《桂林的受難》中寫了七星巖給自己的“家”帶來的安全感:
在桂林我住在漓江的東岸,我常常打開后門走出去,跨進菜園,只看見一片綠色,七星巖屏障似的立在前面。七星巖是最好的防空洞,最安全的避難所。每次要聽見了緊急警報,我們才從后門走出菜園向七星巖走去。
艾蕪住在觀音山下一間簡易的竹樓里,他親自在山下墾荒、種菜、養(yǎng)豬。艾蕪的住處還能清晰地看見獨秀峰,他寫作的時候要不斷抬頭看對面獨秀峰上掛著燈籠的標(biāo)桿,如果標(biāo)桿上只有一只燈籠,就表示沒有敵機的跡象,他可以安心寫作;如果有兩只燈籠,就表示警報即將拉響,他要趕快收拾文稿,帶著家人到旁邊的山洞里躲起來。穆木天的居所離艾蕪不遠(yuǎn),他住在觀音山附近光明中學(xué)的宿舍內(nèi),因為他是高度近視,平時走路戴著一千多度的近視鏡,還需要夫人彭慧扶著,選擇住在觀音山旁,是為了避免躲警報時趕路的困難。很多青年學(xué)生躲警報后喜歡到穆木天的住處暢談中外文學(xué)。不少文化機構(gòu)也將地址選在山的附近,文化供應(yīng)社就在巖洞旁,文化供應(yīng)社的印刷廠建在百雁山。葉圣陶曾在日記中寫了他參觀文化供應(yīng)社印刷廠的場景:
此廠有大小印機六七架,已算大廠。廠之門外,開明自建之棧房在焉。其地曰百雁山,有巖洞若干個。入一洞名“麗獅”洞者,寬廣可容三千人。
桂林版《大公報》籌建時,《大公報》桂林辦事處主任王文斌租了七星巖附近的30多畝荒地作為館址。報館職工在七星巖后側(cè)的星子巖內(nèi)建房,星子巖所在的山就是今天的吊蘿山。印刷機和各類器材安裝在巖洞內(nèi),排字房建在洞口,編輯部和職工宿舍建在山洞旁??偨?jīng)理胡政之則在可以俯視整個報館的山麓一角建了一座二層洋房,作為自己的家。因為有山洞的庇護,桂林版《大公報》才得以順利出版發(fā)行??箲?zhàn)時期旅居桂林的文人可以說是依山而居,依山而寫,山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元素嵌入了他們生活的深處。
/貳/
抗戰(zhàn)時期的桂林并非世外桃源,旅居桂林的文人也要忍受敵機的頻繁轟炸,不過讓他們感到安心的是桂林的山就是天然的防空洞,警報響起隨時可以就近躲藏。豐子愷在《桂林初面》中寫了他剛到桂林時感到山洞給桂林市民躲避空襲帶來的便利:
桂林的空防已經(jīng)辦得很周到,為任何別的都市所不及。他們城外四周是奇形的石山,山下有廣大的洞——天然防空壕。桂林當(dāng)局辦得很周密。他們估計各山洞的容量,調(diào)查各街巷住民人口數(shù),依照路程遠(yuǎn)近,指定空襲時某街巷的住民避入某山洞。畫了地圖,到處張貼,使住民各自認(rèn)明自己所屬的山洞,空襲時可有藏身之地。假使人人遵行的話,敵機飛來時,桂林的全體市民都安居在山洞中。無論他們丟幾百個重磅炸彈,也只能破壞我們幾間舊房子,不得毀傷中國人的一根毫毛。我所住的地方,指定的避難所為老人洞。我來桂林已經(jīng)六天,天氣炎熱,人事繁忙,敵機不來,還沒有游玩山洞的機會。下次敵機來時,我可到老人洞去游玩一下。
山洞多帶來的便利讓豐子愷覺得桂林的空襲并不可怕,甚至頑皮地覺得空襲還能獲得游山洞的機會。住在觀音山下的艾蕪在《桂林遭炸記》中也感嘆到處都是山洞的桂林可謂“防空洞甲天下”:
出屋外不遠(yuǎn),就是城里人來躲敵機的山洞。洞大,光線好,空氣也還充足,至少可以容納千把人,但我們還是嫌它太擁擠一點,便另走一個較小的只容幾十個人的地方。桂林山巒的好處,便是巖洞到處都是。前人稱桂林山水甲天下,現(xiàn)在應(yīng)該贊為防空洞甲天下了。
因為經(jīng)常在山洞中躲警報,這就使旅居桂林的文人與山有更親密的接觸。很多人在日記或各類文學(xué)作品中描述了進山洞躲警報的經(jīng)歷。巴金在《桂林的受難》中寫道:
我們躲警報,有時去月牙山,有時去七星巖。站在那兩個地方的洞口,我們看得更清楚,而且覺得更安全。
相比較而言,巴金更愿意選擇去月牙山,因為七星巖人太多。但后來月牙山做了省政府辦公的地方,禁止閑人出入了。葉圣陶旅居桂林的時間不到三個月,日記中就多次提到躲警報。他在1942年6月11日的日記中寫道:
晨五時許醒,而警報已鳴。獨至文供社,訪彬然,洗面。旋傳緊急,偕至社址后面之巖洞旁。晤仲華、云彬、歐陽予倩諸君。向予倩請教桂劇大概。謂桂劇本系湘劇,其唱句為二二三、三三四兩種,與平劇同,惟調(diào)子不同。音樂有牌子,而歌唱無牌子云。繼知敵機已到,群皆入洞,余亦入焉。其洞亦寬廣,而石縫漏水,地面潮濕。endprint
從葉圣陶的日記可以看出,他躲警報時巧遇歐陽予倩、宋云彬等人,還順便請教了桂劇的相關(guān)知識。顯然,當(dāng)時文人們躲警報并不是百無聊賴、洞中枯坐。相反,因為躲警報,他們經(jīng)常會不期而遇,相談甚歡。正如豐子愷在《望江南》中所寫:“逃難也,逃到桂江西,獨秀峰前談藝術(shù),七星巖下躲飛機?!币驗槎憔瘓蟮倪^程伴隨著會面交談,所以不少巖洞附帶喝茶的功能。葉圣陶在1942年6月13日的日記中描述了七星巖頗為舒暢的喝茶環(huán)境:
七星前巖,洞口闊大,政府機關(guān)在此建一巨屋,為庋藏檔卷之所。洞有柵門,加鎖。其中木凳滿布,空襲時開放,可容三萬人,為桂林最大之洞。亦可納費入內(nèi)游覽,余則無此興致,在巖前空地上吃茶。茶座幾滿,皆預(yù)備避警報者。四望山容野景,頗為暢適。
文人在七星巖喝茶的場景被田漢寫進了話劇《秋聲賦》。劇中男主角徐子羽在躲警報時對朋友說:“我是把七星巖當(dāng)會客廳的?!绷硪晃晃娜送鯄酊Q同意徐子羽的看法,而且強調(diào)要感謝警報:“那真是個再好沒有的會客廳,什么人都可以碰得到。不過都得感謝警報。這些日子要不是警報把咱們趕到這兒聚一聚,好像都懶得出門似的?!?/p>
/叁/
當(dāng)然,在當(dāng)時文人的眼中,桂林的山絕不是僅僅具有實用價值的躲避空襲之地,它更是審美的對象。他們注意到,與北方山峰的高大巍峨、連綿起伏不同,桂林的山是秀美奇異的??箲?zhàn)時期在桂林生活工作過的文人都對桂林秀美奇異的山難以忘懷??姵缛赫J(rèn)為桂林山水就是一幅畫,他在桂林生活的一年就像是行走在畫卷之上。他離開桂林后在《希望者——寄漓水邊的友人們》一文中留戀地寫道:
在桂林的一年,與其說我瀏覽著甲天下的山水,還不如說我就是這幅畫貼里一個能都移動的人物;時而在城,時而在郊野,時而登山,時而涉水,我能道出老人山的面目朝著那個方向,象鼻山的鼻子垂得有多么長,穿山山腰中間掛的那個月牙有多么高,碧綠的漓水有多少回折。
熊佛西也對桂林的山念念不忘,早在1935年,熊佛西第一次到桂林的時候,獨秀峰、月牙山、象鼻山、碧蓮峰的美景都已經(jīng)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1941年,熊佛西第二次到桂林,重游陽朔寫下了《桂林風(fēng)景甲天下》,他在文中特別強調(diào)奇峰與碧水環(huán)抱是桂林獨特的美景:
千百禿拔的奇峰環(huán)抱著碧綠的灘水,遠(yuǎn)遠(yuǎn)地看去,煙云彌漫,群峰忽隱忽現(xiàn),近處是清澈透底的灘水,三五漁筏,漂流蕩漾,漁翁披著蓑衣撒網(wǎng),鷺鷥鵠立筏首,任何杰作的圖畫也無法與這天然的圖畫比擬!碧蓮峰臨江聳立,眾山環(huán)抱,好似一朵蓮花。
熊佛西的描寫很貼切,桂林的山與水往往互相映襯,水給山帶來了靈氣,山增加了水的風(fēng)姿,山水相依,水繞山環(huán),的確形成了桂林獨特的美。郭沫若也贊賞碧水在山峰中紆回,山峰在煙靄中靜立的桂林美景。他在抗戰(zhàn)回憶錄《洪波曲》中回顧了這種美:“漓水很清潔,水流很緩,平穩(wěn)地在兩岸山峰中紆回。有點微雨,更增加了情調(diào)??諝馐瞧嗬淅涞模h(yuǎn)峰每半藏在煙靄之中,時有水鳥成群而游。整個的情景好像是在夢里。”“在那奇山異水中,漂泊了一天一夜,即使不是蘇東坡,也盡可寫一篇《陽朔賦》了?!惫粽J(rèn)為桂林的山水能催發(fā)人的詩興與文采,他雖然沒寫《陽朔賦》,卻寫了舊體詩,其中有這樣四句:“盈盈漓水碧羅紈,百轉(zhuǎn)千回盡異觀。峰上青螺雕不就,崖頭白馬畫應(yīng)難?!痹娭忻鑼懙木褪抢旖匕堵菸嚿?、九馬畫山兩處秀麗迷人的景色。
與上述文人強調(diào)桂林山的秀美相比,豐子愷更強調(diào)桂林山的奇特。豐子愷到桂林后,覺得桂林的山都拔地而起,好像石筍,他在《桂林的山》中寫下了自己的體會:
由于逃警報,我對桂林的山愈加親近了。桂林的山的性格,我愈加認(rèn)識清楚了。我漸漸覺得這些不是山,而是大石筍。因為不但拔地而起,與地面成九十度角,而且都是青灰色的童山,毫無一點樹木或花草。久而久之,我覺得桂林竟是一片平原,并無有山,只是四圍種著許多大石筍,比西湖的莊子里的更大更多而已。
我有時遙望群峰,想象它們是一只大動物的牙齒,有時望見一帶尖峰,又想起小時候在寺廟里的十殿閻王的壁畫中所見的尖刀山。
樸拙的文字、奇幻的想象顯示了豐子愷兒童般新奇、天真的眼光,他認(rèn)為桂林的山最突出的特點是奇:
模范的山,是近于三角形的,不是石筍形的;可知桂林的山,不是模范的山,只是山之一種——奇特的山。
因此他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若改為“桂林山水天下奇”就更貼切了。豐子愷關(guān)注的是山的外形之奇,茅盾關(guān)注的則是山洞內(nèi)的佳境之奇。與其他文人不同的是,茅盾旅居桂林時期從不躲警報,他要利用警報期間難得的清凈抓緊寫作,所以他并不像其他文人那樣經(jīng)常與山洞近距離接觸。茅盾也曾經(jīng)與友人相約游陽朔,但因故未成行。不過,茅盾因患眼疾,晚上在油燈之下只能讀大字號線裝書《廣西通志》打發(fā)時間,《廣西通志》中關(guān)于廣西山水特別是桂林山水的記錄引發(fā)了他的興趣與聯(lián)想。因此,茅盾讀《廣西通志》的過程就是對桂林山水做精神漫游的過程。他在《雨天雜寫之四》中引用了一段關(guān)于陽朔的山的描寫:
陽朔諸峰,如筍出地,各不相倚。三峰九嶷,折成天柱者數(shù)十里,如樓通天,如闕刺霄,如修竿,如高旗,如人怒,如馬嚙,如陣將合,如戰(zhàn)將潰,漓江荔水,捆織其下,蛇龜猿鶴,焯耀萬態(tài)。
細(xì)讀《廣西通志》,使茅盾領(lǐng)悟了廣西山水之美:“不在外而在內(nèi),凡名山必有佳洞,山上無可留戀,洞中則幽奇可戀。石筍似的奇峰,怪石嶙峋,雜生羊齒植物,攀登正復(fù)不易,即登臨了,恐除仰天長嘯而外,其他亦無足留戀。不過‘石筍之中有了洞,洞深廣曲折,鐘乳奇形怪狀,厥生神話,丹灶藥爐,乃葛洪之故居,金童玉女,實老聃之外宅,類此種種,不一而足,于是山洞不但可游,且予人以縹緲之感了;何況洞中復(fù)有泉、有澗、乃至有通海之潭?”(《雨天雜寫之四》)茅盾這段分析廣西山之特點的文字,用于概括桂林的山也是很恰切的。endprint
/肆/
抗戰(zhàn)時期旅居桂林的文人雖然獲得了暫時的喘息并創(chuàng)造了文化的繁盛,但遠(yuǎn)離家園、漂泊異地的艱辛給他們帶來精神的傷痛;國家的存亡、民族的苦難又讓他們憂患滿懷。他們不僅描繪了桂林的山的秀美奇異,也借助桂林的山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懷。在田漢的《秋聲賦》中,主人公在國家苦難和個人情感糾葛中體驗到的難以排解的痛苦讓“久雨新晴,朝霞映著丹楓”的七星巖在唯美中帶上了憂郁的色彩。鳳子在散文《山城》中借桂林的山回顧自己旅居山城的心情,山峰的寂寞如同“我”的寂寞,山峰的哀愁連接著“我”的哀愁:
清晨或黃昏,我不會忘了向那些奇麗的山峰作友誼的拜訪,山峰沒有言語,我也沒有言語,沉默裹住了大地,也裹住了我和山峰的哀愁。山峰是寂寞的,雖說半山腰也有廟宇,也有人在廟宇左右落了家。廟宇里也不曾少了一天的香火,沙彌們還整日忙著迎送游山的客人。可是香火并沒有點畫出廟宇的圣潔,游客來了又去了,互相漠然無所關(guān)心。
陪伴山峰的有百年前的古樹,有永恒不變的天地日月風(fēng)和雨。古樹一天天蒼老,身上披著的百衲衣似的樹皮,似在夸耀它的經(jīng)歷。
顯然是鳳子內(nèi)心的情感讓桂林的山帶上了感傷的色彩。但當(dāng)時的文人在借助桂林的山書寫憂郁、感傷的同時也借助桂林的山尋找抗?fàn)幒蛫^斗的力量。在歐陽予倩的獨幕劇《可愛的桂林》中,獨秀峰就是力量的象征。劇中的人物甲給人物丙看獨秀峰的畫作:“你看這個山,它從平地長出來,撐空獨立,名叫獨秀峰。你一到桂林就會注意到這個山。它象征著廣西人獨立自強堅韌不屈的精神。你看,他不是像一個偉丈夫,挺著胸脯直瞪著當(dāng)前的敵人嗎?”丙問:“可是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不像一個獨裁者嗎?”甲回答道:“不然,因為桂林的山都是這樣的格局,奇峰突起,從表面看,好像是各不相謀,可是一群山峰互相照映自成一個團體,而在土地下面卻是脈絡(luò)相通,這代表著廣西人的性格和思想。獨秀峰上有四個大字:‘南天一柱。有人說,這根柱子撐持了西南半壁,是廣西人夸大之詞。我說,‘南天一柱是撐持西南半壁許多柱子當(dāng)中的一根最有力的柱子,正是廣西人負(fù)責(zé)任的話?!比宋锛子瑟毿惴瀹a(chǎn)生的自豪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久居桂林的歐陽予倩對桂林的認(rèn)同感。桂林的山雖然不高大巍峨,但渴望走出黑暗的文人們還是在峭拔直立的山峰中找到了繼續(xù)抗?fàn)?、努力向前的力量。也可以說,是文人們不屈的精神意志使陰柔秀美的桂林山水顯示出了陽剛與力量。
對于抗戰(zhàn)時期旅居桂林的文人來說,桂林的山是生命的庇護,是審美的對象,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力量的來源。他們在桂林度過的歲月也是與山相伴歲月,有了山的相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籠上了一層獨特的韻味;有了山的相伴,他們的文字中也增添了一道特異的風(fēng)景。
(作者簡介:劉鐵群,廣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抗戰(zhàn)時期桂林文化城文藝期刊研究”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