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飛
一個關于收藏的精彩故事。你不妨將自己進行角色代入:價值連城的寶物就在那里,看看你為了得到它們,能夠多大程度上犧牲尊嚴和道德底線。或許你會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于收藏的故事。
越野車喘息著,蝸牛般盤旋在山路上,蕭子良眉頭緊皺,眼神迷離,面無表情地望著車窗外的景物。眼前的溝壑丘陵,熟悉而又陌生,讓他恍惚間有一種隔世之感。
子良是從省城回家鄉(xiāng)看望老父親的。也許是近鄉(xiāng)情更怯,他的臉上,看不到有絲毫的激動和喜悅。
子良老家在東陽山里,越往山里走,路上越是坑坑洼洼的,司機小周說,一個月前這里下了一場暴雨,給路面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被雨水沖毀的路面還沒有修復,盡管越野車動力強勁,卻時常陷入舉步維艱的境況。到日頭西斜時,越野車下了公路,進入土路,路面更難行駛了,用了半個小時,才走了十多里泥路。轉過第三個坳口后,終于到了東陽山北坡下。子良家所在的莊子就在坡后的山窩里,水把路沖毀了,橫著一條一米多寬、半米深的溝,子良只好下車步行。
小周打開后備廂,取出旅行箱,恭敬地對子良說:“蕭教授,我送你回家吧?”
子良說:“不用辛苦你了,幾步路就到家了。”小周說:“那我就回了,您要用車就給我打手機?!弊恿茧p手作揖:“謝謝,謝謝!回去代問陸局長好?!毙≈苜r著笑,說:“蕭教授再見。”上車,關門,搖下車窗,鳴了聲喇叭,這才掉轉車頭走了。
子良提著旅行箱,往莊子走去。
盡管省城離家鄉(xiāng)只有一千多里路,子良卻已十幾年未回家了。在他的印象中,莊子的面貌已變得模糊了,有時,他甚至把莊名都忘了。
其實,子良家的莊子有個高貴響亮的名字——二賢莊。全村近二百口人,沒有一戶外姓,都姓蕭。據(jù)老輩人說,早先莊子里有趙、吳、蕭三姓人家,光緒登基那年,趙、吳兩姓人家互相仇殺,后來這兩姓的人家都先后遷走了。
拐過坡口,莊子就到了。莊子的格局并非像它的名字那樣高貴,也沒有矗立在高山上,而是臥在一處被丘陵似的土石山包圍的凹坳里,房屋大多低矮灰暗,顯得落魄而貧窮。子良不明白,這么一處閉塞卑微的小村莊,怎能有這么個有底蘊的名字呢?
子良最近一次回家,還是十三年前。那時,莊子還算齊整,最早的萬元戶蕭國棟還在莊頭新墊了宅基,蓋了四間瓦房,給他的兩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兒子娶了兩位貌美如花的女子,一時傳為美談。前些年,父親去省城時給他說,你國棟叔頭腦活泛,在縣城買了房子,全家都搬到城里了。眼前,國棟叔家的五間瓦房,和莊子一樣變得破敗不堪了。房頂?shù)那嗤叱善袈?,墻頭上長滿了衰草,沒了往昔的光亮。莊子里更是冷清清的,好些人家都走空了,偶爾響起大牲口的叫喚聲,在莊子上空漾成一串串空洞的回響。
過了七八戶人家,前頭的路上來了個半駝的老漢,子良感到眼熟,遲疑著欲打招呼時,老漢先開了口:“子良,你回來了?”
子良欣喜地叫了聲:“大!”老漢正是子良的父親老根。
真是兒子回來了,老根又喜又驚,一時間不知所措。
原來,自子良到省城工作,老根只去過兩回,上次去子良家還是六年前,子良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老根喜氣洋洋去城里看孫子。走時,老根說他要去兒子家住上一些時日,也許一年半載都不回來,把幾間房子都托付給了堂侄三喜照料。誰知不到一個月老根就從城里回來了,鄉(xiāng)親們問他怎這么快就回了,是子良不孝順還是兒媳嫌棄了?老根撣了撣時新的夾克衫說:“兒子媳婦都孝順,就是我沒那個享福命,整天窩在高樓里,聞不著土腥味兒,心里悶得慌?!鼻f里的人看著他身上鮮亮的衣服,很贊同老根的話,都說城里人生地不熟的,住樓房又上下不方便,像關籠子里似的,還不把人憋壞了?回來也是對的,過上年把,想孫子了再去看看,兩頭跑著過,那才舒心。老根連連點著頭說:“是的是的,我就是這么想的呢。 ”
可是,自那以后,老根再也沒去過子良家,子良也沒回來過。只聽說他在省城做很有學問的事,錢也掙大發(fā)了,每年過年時,都給老根寄上一千塊錢。子良在縣里鄉(xiāng)里的同學偶爾也來看看老根,老根喜得臉上的菊花一次比一次開得茂盛。只是每當來人走后,老根都會發(fā)上半天愣,臉色苦得能擰出水來。
現(xiàn)在,十幾年都沒回家的兒子,冷不丁回來了,老根怎能不驚呢?
“你怎回來了,怎就這么回來了?”老根急切地問。
子良笑道:“大,我回來看你呢,你要我怎樣回來???”
原來,老根雖說想兒子,卻沒打算讓子良回來。在老根心里,兒子不應這樣回來,應該是開著大車、小車,在縣、鄉(xiāng)干部陪同下熱熱鬧鬧地回來。可是,兒子卻提著個屁股大小的箱子,形單影只,悄無聲息地回來了。老漢的臉上堆滿了遺憾,瞅了瞅那個小箱子想,這么著回來,怕是父老鄉(xiāng)親都不待見了。
老根這么想,有他的理由。子良是個名人,報上有名,電視里有形有聲。當年,是全地區(qū)高考文科狀元,在省城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在國外和國內專業(yè)領域核心期刊公開發(fā)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并主持完成省政府相關部門下達的兩項縱向科研課題,獲得過省部級成果獎。北京、上海好幾個大學來省城挖人,學校為了挽留他,破格晉升他為教授,三十多歲就當了校文史系主任。后來,學校的校長被雙規(guī),有傳言說子良給校長送了禮,查了一段時間,也沒查出什么。事后子良突然辭職,下海經商,經營古玩字畫,也是他眼光獨到,經營的大都是有升值潛力的書畫作品,清末民初的瓷器,以及有年頭的冷門小物件,因此狠賺了一筆。這期間,還在《中國收藏》《考古》等雜志上發(fā)表了幾篇古器鑒別的論文,被省內外幾家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一躍成為享有盛名的文物鑒賞專家。前年,族里碩果僅存的老三爺說,子良是家族最有學問的人,要老根給子良寫信打電話,讓子良回來商討修建宗祠,撰修族里的宗譜。子良說三爺此舉是封建意識作祟,一口回絕了。老根不敢給三爺說實話,只說是子良太忙,一時半時回來不了,讓三爺另請他人籌劃。三爺很是不悅,說:“楓橋鎮(zhèn)的柳長安掙了錢,為鄉(xiāng)里架了一座橋;后山鄉(xiāng)的王定國,為村里修了一條水泥路,柳家和王家的人在全縣都受人抬舉。我一不叫他架橋,二不叫他修路,就是叫他回來給建祠修譜出個主意,參謀參謀。這功德無量的事,怎還推三阻四呢?再說,他媽走得早,他是吃族里百家飯長大的,難道不應該給家族回報一二嗎?”endprint
老三爺生氣,非同小可,一莊子的人都不悅了。于是,就有了對老根那次短暫的省城之行的各種猜測,說子良是如何不孝,媳婦是如何忤逆,言辭惡劣,把子良說成是狼心狗肺之人。
現(xiàn)在,子良就在這么個對他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只身回來了,老根心里怎能不藏個負擔呢?
但不管怎么說,兒子畢竟是兒子,何況又多年未回家了。老根還是歡喜地從子良手里奪過箱子,抱在懷里,喜滋滋地往家走,剛才那佝僂的腰也陡然間直了許多。
路上,老根不住口地打問孫子和兒媳的情況,子良笑著一一作了回答。又問:“大,你剛才去哪兒,有事?”
老根說:“沒事,就是想到路上望望?!?/p>
“路上望望?路上有什么望的?”子良笑了起來。
父子倆的說話聲驚動了留守的鄉(xiāng)親們,紛紛走出家門大聲小語地和子良打招呼,有的還一路跟著往子良家走。子良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忙不迭地打著招呼,又是彎腰又是點頭,感動得眼角都濕潤了。這時人們才發(fā)現(xiàn),面前的游子并不面目可憎,而是一位身材修長,眉清目秀,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鄉(xiāng)音未改的文弱書生。想到以往的閑言惡語,許多人都紅了臉。
子良家的院門大敞著,正房門上掛著一把長方形的掛鎖。這種鎖子子良小時候常見,如今在農村很少見到了,他感到十分親切。老根走到門前,伸手在門框上摸出一把長條鑰匙來,在鎖眼里一捅,“噠”一聲,鎖簧開了,子良眼前出現(xiàn)了那些陪伴他度過十八年歲月的木桌木凳,心里泛起一種別樣的滋味來。
有幾個人跟進了房,或站或坐地和子良說話。子良從行李箱里拿出香煙、糖果,請大伙品嘗,也問了莊里的一些情況,聽說許多長輩都去世了,不免唏噓。這時,外面響起洪亮的說話聲:“子良回來了?他還知道有這個家呀!”話音沒落,進來一位白發(fā)蒼蒼,紅光滿面的老者。
子良忙迎上去,恭敬地叫了聲:“三爺?!崩险哙凉值溃骸肮怨?,你還記著我呀?!?/p>
來者正是蕭家的長輩老三爺。
子良賠著笑臉說:“看您老說的,哪能忘了您老呀。子良有今天,還不是您老教誨?您快請坐?!?/p>
三爺邊落座邊擺手說:“快莫提什么教誨了,我教你那幾句《三字經》《千字文》什么的,早就過時了?!?/p>
子良遞過一支香煙,點了火,說:“看您說的,我終身受益無窮呢?!?/p>
三爺自得地對老根說:“你聽聽,到底是大教授,多會說話!”
老根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子良說得沒錯,還是您老從小教育得好。”
三爺呵呵地笑了起來:“那幾句《三字經》,你也還記著呀?”
說了一會兒話,堂叔家的二哥對老根說:“大伯,晚飯莫做了,你和子良就到我那里去吃吧。”老根剛要推辭,三爺拍板說:“行!子良今晚就到你二哥家去吃。過天把,再到我那里去吃頓山芋稀飯,給我講講大學堂里的事情?!庇謱Χ缢麄冋f:“我們都走吧,讓你大伯和子良說說話?!?/p>
二哥他們聽了,便都起身告辭。
二哥他們走后,老根心疼地說:“你比那年瘦多了?!弊恿驾p聲說:“大,你也老多了,我們對不起你。你……你還生氣嗎?”老根說:“還提那些事干嗎?只要你們過得好,大就高興,就放心了?!庇謫枺骸澳銈冊诔抢镯槷攩幔磕阒耙矝]說要回來,怎就突然回來了?”子良說:“我們都好著呢。這次回來沒什么事,就是來看看你?!?/p>
老根放了心,說:“你們日子過好了,你媽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了。俗話說樹活活在皮上,人活活在面上。你在家鄉(xiāng)名聲大,都說你事業(yè)有成,這次回來,多少得給莊子里辦點事情?!?/p>
子良說:“現(xiàn)在都是單干戶,莊上能有什么事情要辦?”
老根說:“上個月,后山劉莊的劉文漢從外面回來,給莊里鋪了幾里長的石子路,聽說還要把莊里的老人拉到北京去看毛主席紀念堂,方圓幾十里的人都夸他仁義呢。大不想叫你鋪路,后宅你大娘是五保戶,你大伯和我還在五服之內,也是一家人,她住的房頂都爛了,你花幾個錢給修補一下。還有你三爺前些年想建個宗祠,把咱蕭家理得清的祖先靈位都供上,逢年過節(jié)也好祭拜。平時莊里有個吵嘴磨牙的,也有個勸和的去處。這要花不少的錢,他心里苦惱得很。這些年莊上的人也沒少照顧我,那幾畝地,都是人家?guī)头N的。你捐點錢,就算是幫大還了這份人情了。 ”
子良本來就為錢的事鬧心,聽了這番話,不由得生氣地說:“三爺也真是的,他多大年紀啦,八十多了吧,還操這些閑心?,F(xiàn)在啥年代了,搞什么宗祠,純粹的封建思想。再說現(xiàn)在的人一個個心眼兒比鬼都多,既不是人民公社那年代的社員,更不是他私塾里的學生,吵嘴磨牙他管得了嗎?至于那個劉文漢鋪路的事,我也聽說過,他這幾年在基礎建設上偷工減料掙了幾千萬,名聲臭得很,就拿錢來買名聲。這些沽名釣譽的事,我從來不干。宗祠的事我不管,管了影響也不好……至于給大娘修房子,過段時間再說吧?!?/p>
老根聽了,默默地看了子良一眼,低下頭,吭哧了好一會兒才說:“那你先到床上歇會兒,等會兒去你二哥家吃飯。”
子良見父親不高興,無話找話說:“怎么不見永生、大國他們呢?”
老根嘆了口氣說:“都打工去了,你上大學那陣子,莊子里快二百口人,這些年好些人家掙了錢,在城里買房子,不回來了。眼下滿打滿算只有四十來口了,還老的老,小的小,年輕力壯的沒幾個。你三爺家二叔也讓他去縣城里住,他說幾輩子都住在這里,舍不得離開,這才要修個宗祠?!?/p>
子良聽父親又說到了宗祠,苦笑道:“大,你剛才說的事情我心里有數(shù),等條件允許了,我一定幫三爺了了這個心愿?!?h3>4
二哥的晚飯很豐盛,雞魚肉蛋都有,還有子良十幾年沒有吃到的酸菜粉條。酒也好,是安徽名酒“古井貢”。二哥請了三爺和幾個叔叔輩的,還有兩個年紀大的兄長,滿滿當當坐了一桌。飯桌上氣氛很熱烈,先是二哥提議為子良還鄉(xiāng)共同喝了兩杯。接著子良反客為主,給三爺和父親,幾位叔叔、兄長各敬了兩杯。幾位叔叔都很驚奇,說,子良你這么單薄的身子,又是做學問的,還這么能喝酒呢?三爺說:“你們知道子良的地位有多高嗎?他現(xiàn)在是教授,和市里領導一個級別的?!弊恿济[手說:“三爺,這不能比,我那是專業(yè)職稱?!倍缯f:“怎么不能比呢,縣里領導來看大伯,稱你是教授。三表叔的女婿是副教授,三表叔說他享受縣級待遇。你是教授,不就是市長級別嗎?來來,二哥也給你敬兩杯。”子良聽了,不置可否地笑,端起酒杯喝了。其他的人見了,也都一個個和子良碰起杯來,然后又一個個給三爺和老根敬酒。老根推辭不過,喝了幾杯,醉了,便提前離席回家睡了。三爺雖說已是杖朝之年,酒量卻是不弱,一連喝了十幾杯,仍是腦清目爽,思維敏捷,舉止得體,處處表現(xiàn)出長者風度。子良心中暗暗稱奇,由衷地贊佩了三爺許多言辭。三爺心里很受用,又把子良的才學夸獎了一番,說著就給子良提及撰修宗譜的事,說:“咱們蕭姓自古來就人才輩出,在家族史上地位顯赫,除了大漢名相蕭何外,還出了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等十一位皇帝。唐代更有蕭瑀、蕭至忠等十位宰相,開國將軍蕭勁光、蕭華也是咱同宗族人。我們這一支,也出了不少名人,你天祖是從五品守御所千總,高祖是正八品縣丞,曾祖是縣教諭,還有你二爺爺十五歲跟著蕭華的挺進縱隊打日本,十九歲就當了營長,要不是死得早,解放后至少也是軍長、師長。眼下,你二叔在縣政府里公干,你宜昌叔家五弟在南面鄉(xiāng)里當副鄉(xiāng)長,你宜文三叔前年才從村委會里退下來,他家老二在武警都掛了中校軍銜了。有幾個在外地工作的,也都干得不錯,你更是為咱蕭家長了臉,爭了光。咱蕭家人丁興旺,人才濟濟,這宗譜一定得撰修,而且非得你這樣的大手筆才能勝任!”endprint
子良想,這修宗譜的事起碼要追尋家族百年歷史,是一項內容繁雜的工程,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怕是完不成,這種枯燥無趣,費心勞神,沒啥意義的事自己可不能做。再說,這次回來是為躲煩惱的,哪有心思弄什么宗譜呢。本想一口拒絕,又怕三爺不悅,冷了酒桌上祥和的氣氛,只好含糊道:“三爺您是百里有名的私塾先生,撰修宗譜這么莊重的事,有您老在,我豈敢輕狂?!比隣斅犃?,以為子良已經答應了他的要求,高興地端起杯子和子良對碰起來。
這頓飯一直吃到晚上十一點,喝得子良頭暈目眩,腦子里亂哄哄的,連坐都坐不住了。二哥扶著子良回家休息,剛到子良家門前,老根就急急迎了出來,二哥驚訝地說:“大伯,你不是醉了嗎?”
子良頭腦還清醒,知道是父親怕他喝醉,找了托詞離席,好照顧自己。心想,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腦子一亂,更迷糊了。
子良醒來時,房里已是陽光斑駁,老根在外房咳嗽一聲,說:“你醒了,快洗洗吃早飯吧?!?/p>
子良一看表,都九點半了,忙起床,洗漱完畢,去了伙房。飯桌上擺了一碗魚、一碗雞肉,還有一碗梅菜扣肉。子良說:“早飯隨便吃點就是了,還做魚、肉干嗎? ”
老根說:“梅菜扣肉是東頭你桂枝大嫂送來的,說你上大學那年,她去城里看病,你跑前跑后給她掛號取藥,她心里一直記掛著呢?!弊恿颊f:“有這事?我都不記得了?!崩细f著,把一只雞腿夾到子良碗里,說:“自家養(yǎng)的小公雞,你多吃些?!弊恿颊f:“大,我在城里天天都吃,你吃了吧?!卑央u腿夾到父親碗里。
老根想,兒子終歸是兒子,心里還是裝著大呢。便沒推辭,拿起雞腿就啃了起來,沒想一下噎住了,臉紅脖子粗地低著頭直咳嗽。子良急忙起身,輕輕給父親捋著后背。望著父親蒼蒼白發(fā),心里一時百感交集。父親老來得子,母親去世又早,他既當?shù)之攱專寥憧喟炎约豪洞?。這幾十年的艱辛變成了霜雪,堆積在父親頭上,壓得他頭也低了腰也彎了,已無力承受生活的重量了。而那些如同摻著沙子,拌著糠殼的堅硬日子,把父親的牙齒硌得沒剩下幾顆了,現(xiàn)在上飯桌,如同上戰(zhàn)場,再好的飯菜,他也只能囫圇吞下了。按理說,他才六十七歲,城里人這般年紀都還健步如飛的,可是父親卻已經老態(tài)龍鐘了。
子良心里難過,他感到對不起父親。父親這輩子沒有什么奢求,就是希望兒子能有出息,自己能活得有臉面,可是自己忽視了父親的愿望。媳婦張倩太強勢,她的家人對父親也太不尊重,那次父親去省城看孫子,就因為幾次忘了換鞋,忘了沖廁所,被張倩和她母親數(shù)落得無地自容。作為兒子,自己沒有為父親撐腰,實在也太不應該了。農村的草房維修,無非是換幾捆麥草,抹抹墻皮,也就是千把塊錢的事,這次就滿足父親的要求吧。想到這兒,子良說:“大,你說的給大娘修房子的事,等會兒你帶我去看看吧?!?/p>
老根聽了高興,伸著脖子,用勁咽下嗓子里的雞肉,說:“那吃過飯我就帶你去!”
大娘住在莊子后面的老宅,這里緊傍山腳,有二十幾間老房子,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蓋的,那時子良還沒出生。墻基大都是用石塊壘的,還算結實。房頂苫蓋的是麥草,爛得快,兩三年就得修補一次。后來,山上雨水沖壞了幾處房子,因怕塌方,這里的住戶就陸續(xù)搬到現(xiàn)在的地基上建了新房。那些老房子沒人住,缺少了生氣,破敗得就快,二十多間房子已垮塌了七八間。尚存的十幾間房子,有的被主人用來堆放雜物,有的修了羊圈、豬圈。奇的是傍山的那棵大椿樹上,由當年的一個喜鵲窩增加到了六七個喜鵲窩??磥?,喜鵲比人類還要眷顧先輩的家園。
大娘家是一排五間草房,門前還有一個不大的場院。西頭兩間房頂都塌陷了,東頭兩間還勉力支撐著,子良依稀記得這是早先的生產隊隊部。分田到戶那年,大娘自家房子后墻垮了,她老伴走得早,兒子病死了,閨女嫁到外地,一個人孤苦伶仃的,莊里就讓大娘住了生產隊部。村委會要她去鄉(xiāng)福利院,她也不去,說能走能動,還是在莊子里舒心。其實,她是為了陪伴老伴和兒子,為了逢年過節(jié)燒紙錢方便,父子倆就埋在西面半坡上,她出門就能望見。
大娘不在家,房門半敞著,從房里跑出幾只雞來,“咯咯”地拍翅亂叫,一時塵土飛揚,雞屎遍地。子良皺眉道:“這雞咋亂放,多不衛(wèi)生呀?!闭f了又覺得好笑,農村的雞鴨大都是散放的,哪有什么衛(wèi)生不衛(wèi)生之說。
這五間房,被兩面山墻隔開,兩頭是單間,用作伙房和臥室,中間的房里擺著一張飯桌、幾只板凳,還有幾口袋糧食和一些雜物。墻壁都剝落了,貼著報紙和從水泥袋上剪下的牛皮紙,還釘著兩張蛇皮袋。窗欞是木制的,也糊著厚厚的一層報紙,許多地方破了,紙條在風中“嘩嘩”作響,房頂上的檁條黑黝黝的,看來都朽了。子良想,這房頂根本上不去人,說倒就倒了,要是跌傷了人,那可是大事,看來只有扒了重蓋。這里拉運磚瓦材料不方便,人工更貴,這幾間房子沒有七八萬塊錢根本建不起來。子良看了父親一眼,心里抱怨他操閑心,錢花到這么個山窩窩里,有啥價值!正想著,手機響了,是張倩打來的。子良“喂”了一聲,張倩就著急地說:“丁行長要我把你新手機號給他,他有急事給你說?!弊恿蓟鹆耍f:“你怎能把這個新號告訴他?我不是給你說了,要是有人問,就說我到北京籌款去了?!睆堎晃卣f:“人家要封賬號,拍賣抵押物,還要起訴、拘留你,你躲也不是個辦法,得趕緊想法子把事解決了?!?/p>
子良聽了,頭上瞬間冒出一層冷汗來。
當時,子良認識的一個大老板要拿省城一塊三百多畝的土地項目,規(guī)劃建設四十五萬平米的商住區(qū),總價值估算近四十億元。他委托子良購一幅大師級別的國畫送禮,子良花了一千五百萬元外加兩件上檔次的古玩,從朋友那里購了李可染的一幅八平尺大畫,給他報價兩千兩百萬。說實話,這幅畫屬于草就之作,瑕疵頗多,如是精品,價值將過億。大老板對畫的品質并不在意,要的只是傳承有序,來路清楚,他對價位很滿意。這畫如順利出手,子良就能大賺一筆,沒想到大老板正要付款取畫時,行賭的對象被雙規(guī)了,大老板也跑加拿大避風頭去了,這幅畫就壓了下來。當時,子良是用三套房子抵押,從銀行貸了三個月的款,到期本息共計一千五百二十二萬,上個月底到期,子良還不了貸,銀行便查封了抵押物。那個姓杜的副行長要爭丁行長的位子,要法院拘留子良,把事情鬧大。丁行長知道子良不是存心賴賬,從中轉圜,讓他趕快設法籌款還貸。子良只好以一千六百萬元的價格,托人在北京處理這幅畫,那邊有人樂意接手,正在籌款。子良怕法院找他麻煩,這才回到老家暫避。endprint
果真,剛掛了張倩的電話,丁行長的電話就來了,子良不出聲地罵了句臟話,接了線。丁行長開口就說:“人行的信貸處長來行里檢查,聽了杜副行長匯報,不但給你上了黑名單,還要行里立即申請法院拘留你,你這兩天無論如何得設法把貸款還了。年初你拍的鼓樓東街那套營業(yè)房,天瑞公司的馬總有意收購,你出個合適的價,轉給他算了。今后行里有合適的抵押房產拍賣,你再拍就是了,千萬不要讓我為難了。”
子良懇切地說:“老兄,我公司的實力你是知道的,只是資金一時周轉困難,北京那里正在籌款,你再暫緩幾天吧。那套房子我正籌劃做展銷會所呢,北京那里的錢不來,你就把那幾套抵押的房子拍了吧?!?/p>
一旁的老根聽出子良遇到麻煩事了,待子良收了線,慌忙問道:“子良,你遇到難處了?”子良寬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最近公司資金周轉有點緊張,過段時間就寬松了。”
老根稍稍放了心,說:“掙錢就是留著花的,該花的地方得花,寧可錢受罪,莫要人受罪。你這些年寄來的錢我也沒用處,你拿去用吧?!?/p>
聽了父親的話,子良心里不由得發(fā)澀,說:“那點錢你還省著干什么?今后你該吃就吃,該花就花,不要再省了?,F(xiàn)在我們日子好過了,三五十萬在我眼里不算什么。”
三五十萬塊錢在老根心里,那可是不敢想的數(shù)字,他驚訝地兩眼盯著子良,像不認識自己兒子似的。好一會兒,他苦笑了笑,低頭揉著眼睛說:“修房的事先放放,等你手頭寬松了再說吧?!?/p>
子良說:“大,這房子都爛成這樣了,我看神仙都沒法修?!边呎f邊用手戳了一下隔墻,只聽“撲哧”一聲,隔墻被戳了個洞。子良一愣,而后從墻上撕下一張發(fā)黃的報紙,竟然是一九五八年出版的《人民日報》,豎排版的,有套紅大標題“鼓足干勁,力……”字樣。子良笑著說:“這報紙有年頭了?!?/p>
老根說:“這幾間房有年頭了,我還記得呢?!?/p>
子良說:“城里那么好的樓房,二三十年就拆了,這土房子半個多世紀了還在,也算是個奇跡了?!?/p>
老根說:“這房子幾天工夫就蓋好了。公社要上縣里報喜,為了趕日子,把孝廉大院那些木頭木板都拆來了。”
孝廉大院子良聽說過,總以為是傳說,沒想?yún)s是真的。他說:“那大院拆了太可惜,要是保存下來,做旅游景點,莊子里人家開農家樂,開家庭旅館,比種地強多了?!?/p>
說話時子良的手還是不停地在隔擋上撕扯著,隔板上露出雞蛋大一塊帶有雕刻的木頭來。子良的心莫名地動了一下,又用力撕掉一塊,隔板上出現(xiàn)了半邊眉眼帶笑的臉頰來,從紋路上看像是黃楊木。子良心思大動,問:“大,孝廉大院是哪朝哪代建的?什么人住在里面呀?”
老根說:“這我哪知道。聽你爺爺講,日本人占中國時,那里住了一個大漢奸,后來又被國民黨軍隊的一個團長占了,解放后住了工作隊。五八年那陣扒了,宅基就在東山半坡那塊上百畝的大田下面?!?/p>
老根的話讓子良心里越發(fā)緊張,又快步走到窗戶跟前,指著一截黑黑的窗框問:“大,這窗欞是蓋房時做的,還是從孝廉家拆來的?”
老根肯定地說:“拆來的。那年我十五歲,還去扛過兩根木頭呢。大院后面還有一個破廟,還有半截青磚砌的寶塔,早先人家蓋房,都去那里挖磚頭石塊,西頭你二大爺家還有只從廟里拾來的大銅碗呢,說是做油燈用的?!?/p>
“廟也扒了?無知、愚昧!簡直是犯罪!”子良憤懣起來。他無心再和父親說話,也不想再聽父親訴說,抑制住沖動,小心地撕開窗戶上的一塊牛皮紙,露出木質雕刻的顏色黝黑的窗欞。他的眼睛滴溜溜轉,鷹隼般照射在窗欞上,仿佛要穿透那黝黑而又臟兮兮的表層,去探索塵封的千古之謎似的。那精力高度集中的表情,把五官都繃得走形了。好一會兒,子良才恢復了常態(tài),細心地把窗戶撕開的地方又用牛皮紙蓋好,對老根說:“大,這修房的事我有個想法,咱們回家說吧?!?/p>
老根本來對修房的事已經失望了,子良的話又讓他高興起來,說:“中,那就回家說。”
父子倆離開了后宅,剛進了家門,子良就掏出手機,撥通了陸明的電話,說:“你現(xiàn)在就讓小周來接我。再給縣志辦說一下,我下午要去查個資料?!?/p>
老根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問:“你要走?。俊?/p>
“我去縣城辦件事,你剛才給我說的孝廉大院的話不要給別人講?!?/p>
“現(xiàn)在哪還有人聽那些老話。你大娘那房子……”
“大娘幾間房子是修不成了,我看看能不能幫她建個新房。這話先不要說出去,等我從縣城回來再定?!?/p>
“快到晌午了,吃了飯再走吧。”
“不吃了,我到縣里吃。”
“那讓你二哥送你到山下吧,他有摩托車?!?/p>
“二里路,不要送了。三爺他們要是問起,就說我去看朋友了?!弊恿颊f著就出了門。
到了莊下的路口,子良沒有停步,繼續(xù)往前走。五月,烈日炎炎,子良也不覺得熱,他心底的火比日頭還要旺。彎彎的山路上氤氳著一層白氣,沒有一個行人,只有子良孤獨的身影疾行。
盤旋了幾道山梁,穿過幾個山口,累得子良汗流浹背,終于到了那條縣級公路路口,路上車流多了起來,子良這才住了腳,抹了把汗,焦急地望路上看。終于,小周那輛越野車出現(xiàn)在視線里,子良迫不及待地抬腳飛奔過去。
縣志辦主任親自等候在樓門口,將子良接進會客室,說:“陸局長給我安排了,不知蕭教授要查什么資料?”
子良說:“我想看一看縣志,方便嗎?”
“方便,方便。您要看哪一年的?”
“都拿來吧,我想都翻翻?!?/p>
“那好,您稍等?!敝魅纬隽藭褪?,一會兒和一位女士抱來一大摞縣志以及相關補錄、野史等等。主任說:“教授您先看,還需要什么資料,就喊我一聲?!?/p>
子良說:“謝了。我隨便翻翻,你去忙吧。”
主任退了出去。子良將補錄、野史挪到一旁,迫不及待地把縣志一一攤開,共七本,最早的撰修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其他幾本分別為雍正、道光年間、民國年間及新中國建國后撰修,最新的版本是一九八七年撰修。打開清道光十五年編纂的縣志,該縣志計三十編,分為四表、十略、十二傳和四錄。在器錄第四篇“事錄”之十三中,一段文字躍進子良眼簾:endprint
……雍正帝三年(一七二五年)槐月,奉旨于東陽山修建趙孝廉府,歷時兩載。
子良抑制住心頭激動,繼續(xù)在縣志中查找,在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纂修的縣志第二十八編“風俗 、宗教、人物”二十九章“孝友傳”中,看到了下列記載:
雍正二年,雍正帝南巡,趙宜昌癱瘓在床,聽說雍正帝路過東陽山南柳林鎮(zhèn),欲一睹皇威天儀,趙義安為遂父親之愿,背父前往,怎耐其先天跛足,山路崎嶇,所帶干糧較少,途中,趙宜昌心疼兒子,禁食,趙義安跪在地上哀求父親進食,自己以野菜涼水充饑。走了一天一夜之后,方到了雍正帝路過的那條官道,坐在轎子里的雍正帝看到蓬頭垢面,衣不蔽體,跪在路邊的父子倆,感到奇怪,派太監(jiān)查問,得之實情后,雍正帝深為感動,將趙家父子抬至縣城,欽賜七品頂戴并賜孝廉方正匾額一塊……后知縣余子澤為其所在山村取名“二賢莊”。
隨后,在三十二編“名勝、古跡”中,又看到這樣的記載:
……趙孝廉府為兩進式堂屋建筑,分前堂、后堂,面闊九丈,進深一丈,合瓦屋面,人字形山墻,磚木結構。前堂頭門為拱形凸斗門,懸掛陽雕“孝廉方正”牌匾。門前設青石門枕,雕靈獸圖案。后堂為前廊式,設屏門,檐柱、柱礎與屏門的下檻、柱礎等均為青石鑿制。
在一九八七年縣志第三十三編“文物勝跡”中,老根的說法也得到了印證:
……東陽廟、孝廉府于一九五八年大煉鋼鐵時,被拆毀……
孝廉大院被確定了,“二賢莊”名稱的來歷也找到了出處,探究的大事塵埃落定,子良的心情激動如滾滾春潮,翻卷著飛騰的浪花,脈搏脫兔般亢急起來,全身的熱血一股一股地往上涌。
此時已是下午六點半了,子良打開會客室門,卻見陸明和主任站在走廊里說話。子良說:“老陸你來得正好,我想請德文、秉義吃頓便飯,你幫我約一下?!?/p>
德文、秉義是縣里領導,和子良素有交往。
陸明說:“你請客也不早說,這都幾點了,領導怕是早都入局了?!?/p>
子良說:“那我不管,你就說我從田老那里來,反正你得給我約一個來?!?/p>
田老是省人大主持工作的第一副主任,原來是省里大學的黨委書記,子良的領導。一次來縣里考察時曾說子良是縣里為省里貢獻的人才,對他很賞識。陸明笑道:“把田主任都搬出來了,你是有事吧?能否先給我說說?”
一旁,主任也說:“蕭教授,你這老同學可是人事局局長,給他說和給領導說一樣?!?/p>
子良無奈地說:“那好。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想給家鄉(xiāng)做點事,但又財力有限,只能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就是盡個心意吧。想把莊子里五保戶和幾家貧困戶的房子修一修,長輩們還想修個宗祠,我準備把宗祠建成綜合的活動室,既遂了長輩們的心愿,也豐富一下鄉(xiāng)親們的文化生活。只是一旦動工,車來人往的,難免引起相關部門關注。這么點小事,我想還是低調些為好,扶貧單位不要去協(xié)助,宣傳部門也不要去采訪,更不要宣傳。讓我專心致志、順順當當?shù)匕咽虑檗k完,這也算是我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為莊里長輩們盡點孝心吧。如沽名釣譽,大肆宣揚,反而不美。田老知道了,也會批評我。”
陸明說:“這事你還用得著書記縣長?我給他們打個招呼就是了。你放一萬個心,絕對沒有人去打攪你!”
子良說:“有你大局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咱們去吃飯,我請客?!?/p>
陸明也不推辭,對主任說:“那就讓大教授破費一次吧?!?/p>
三個人出了縣志辦,奔了街上飯館。經過一家燈火輝煌的酒店時,子良說:“老陸,就這里吧?!标懨髡f:“可不敢在這里吃。要是讓人拍了照發(fā)到網上,還以為是用公款消費呢。前面有家小飯館,飯菜味道不錯,也挺衛(wèi)生,咱們去那里吃?!?/p>
子良笑道:“小心不為過,聽你的?!?/p>
一會兒,到了陸明說的這家小飯館,門臉不起眼,里面空間不小,干凈衛(wèi)生。子良讓陸明點菜,陸明也不客氣,點了四個菜,要了一瓶紅酒。
飯后,子良結了賬,已是八點半了。陸明說:“老蕭,你請我吃飯,我請你泡個澡吧?”
子良說:“你前程似錦,陪我泡澡不要泡出閑話來,我不能害你。來時給父親說晚上要回去的,要是不回他怕是一夜都合不了眼。我在這里也睡不踏實,還得趕回去?!?/p>
陸明見他執(zhí)意要回,也沒再挽留。給小周打了電話,又在飯店里買了兩瓶古井貢,兩條黃山牌香煙,讓子良帶給老人。小周是有心人,怕子良用車,車子就停在政府院里,一會兒就把車開來了。子良說:“周師傅,不好意思,老人在家里等我呢?!毙≈苷f:“這么晚了,教授您還趕回去陪老人家,我轉轉方向盤算啥事嘛!”
子良說:“那就辛苦你了?!苯o陸明主任打了個招呼,上車走了。
主任敬佩地說:“什么叫孝心?這就是孝心!我老家離縣城不到二十里,可一年也難得回去幾次,蕭教授的行為讓我慚愧哪!”
陸明也感嘆道:“老蕭這人滿腹學問,廣有人脈,為人做事卻一貫低調,實在難得!”
子良到家時,已是夜里十一點鐘了,莊子里漆黑一片,只有自家門前還一閃一閃地亮著燈火,子良知道,自己沒說回不回來,父親還在等他。他進門說:“大,你還沒睡?”
老根熄了煙,說:“還沒吃飯吧?我給你盛飯?!?/p>
子良說:“不吃了,在縣里吃過了。”
老根說:“鍋里飯還都熱著,你二伯還送來一碗昂針魚?!弊恿歼@才想到父親也還沒吃晚飯,就說:“有昂針魚,那我再吃點?!毕戳耸?,進了伙房,老根把飯菜都擺上了桌,除了昂針魚外,還有豆腐、雞蛋。子良開了一瓶古井貢,說:“大,這酒是陸明送給你喝的,你嘗嘗。”
老根心里甚是自豪,人家陸明是縣里局長,也是父母官呢,他高興地說:“你這同學重情分,好人。去年到鄉(xiāng)上檢查工作,晚上還專門跑來看我。”說完端起酒杯,干了一杯。子良又給父親斟了一杯,給自己也斟了一杯,陪父親喝了,說:“大,你要我?guī)颓f里做點事,我細細想了想,你說得對,我好歹是從莊上出去到省城做事的,多少也掙了點錢,這么多年回來一趟,是該有所表示。不過,只給大娘修房子怕是不好。我想把大娘住的房子拆了,蓋一套三合院,拉個門樓,正房族里做宗祠,廂房一邊住大娘,一邊做村民活動室,再把莊里的老房子都修修,你說這能行嗎?”endprint
子良的話讓老根既高興又吃驚,張著嘴不知說什么好。
子良急了:“大,你說話呀,我這想法行不行?”
老根使勁地搖了下頭,又疑惑地端詳了兒子一眼,才疑惑地說:“你這想法好。不過,眼下你手頭緊,能行嗎?”
子良說:“再緊,這事也得辦。”又指著昂針魚說:“鄉(xiāng)親們對我這么好,送吃請喝的,我思來想去,得給莊里辦件實事,有意義的事?!?/p>
老根說:“那要花多少錢?。俊弊恿颊f:“也就三四十萬吧,錢沒問題?!?/p>
老根好像不認識兒子似的又打量了子良一眼,低下頭說:“人家不是要和你打官司嗎?這幾十萬塊錢還是把欠人家的賬還了吧?!弊恿夹Φ溃骸澳惴判模屈c貸款難不倒我。這蓋房拆房的事要找誰?村主任還是支書?”
老根說:“支書住在前山那塊,一年也難得見他幾回。村主任到城里包活了,在自家老房宅上蓋房不用報告。你二哥是咱這組組長,要給他說一聲。但咱莊上是你三爺拿事,他是老長輩,幾個兒孫都在村上、鄉(xiāng)上做事,你二叔還在縣里工作,他答允就能辦了。正好他有修祠的心思,你跟他說準行。”
子良心里有了底,說:“那好,那我明早就去找三爺?!?/p>
吃了飯,已是零點了,老根覺得兒子給他長臉了,又喝了幾杯酒,心情大好,這一夜呼嚕打得格外酣暢。子良卻毫無睡意,靠在床頭,閉目研究著下午看到的那一段段文字,腦子里勾勒出一個個精彩的畫面,興奮得一夜沒睡。
早上,老根早早起了床,做好了早飯,子良吃了,拿了一條煙,用袋子裝了去找老三爺說建宗祠的事。
三爺家在莊子中間,是一處三合小院,建了個仿古的小門樓。院子中間栽有一棵桃樹,擺了一張矮腳的小四方桌,三爺戴著花鏡,坐在方桌邊悠然吸著旱煙,桌上,擺著一本紙張發(fā)黃的書。
子良敬佩地說:“三爺,您老這么大年紀了,治學精神真令人起敬。”
三爺擺手說:“治學那是你的事,我這是在看閑書——《東周列國志》,和治學沾不上邊呢。”又沖一旁的板凳點了點頭說:“你坐?!贝恿甲拢隣斢盅b了一鍋煙,遞給子良,子良忙擺手說:“三爺,我不會?!?/p>
三爺說:“不吸煙好,都說吸煙傷身體呢??晌乙惶觳晃碜泳蛽尾蛔??!闭f著,點了火自個兒吸。
在外面多少年了,子良都沒見過有人吸旱煙。子良知道,旱煙是好東西,能消遣疲勞,還能交流情感。三爺?shù)臒煷L約二十厘米,紫紅玉桿、赤玉煙嘴、黃銅煙鍋,記得早年還吊著一只真絲繡花荷包,如今換成了一只棕色軟皮煙包,顯得很古雅。子良認出這桿煙袋質地是黃山玉,應是清中晚期老物件,一般煙桿都用木質、銅質制作,用玉制作,十分罕見,在近十厘米長的煙桿鉆孔,是極困難的工藝。這桿煙袋很值幾個錢,不知是不是孝廉家遺物,他問:“三爺,您老這煙袋有年頭了,看了就讓人喜歡?!?/p>
“是啊。前些日子我去城里你二叔家,在街上碰到一個人,出五百塊錢要買走。我說你就是給五千塊錢,我都不賣。我看見這煙袋就渾身舒坦,它是我的魂,魂沒了,要錢干什么?”三爺說著,笑了起來。
子良說:“您老說的是,這桿煙袋受您身體影響,已和您身心合一,有靈氣了,是無價之寶?!闭f著從袋子拿出香煙:“這煙是縣里陸局長送的,兩條,一條給了我大,這條給您老抽。”
三爺高興地說:“乖乖,縣里局長送的,怎給我了?快拿回給你大吸?!?/p>
子良真誠地說:“三爺,我出外多年,既未報答您老早年教導之恩,又未能在父親身邊盡孝,實在是慚愧。我這次回來,聽人說您這么大年紀還在為鄉(xiāng)親操心,為家族操勞,與您相比,我很是汗顏。聽父親說,您想建個宗祠,這可是件追遠睦族、造福子孫的大事?。≈灰l(fā)話,孫兒我責無旁貸,一定傾力參與。”
子良這番話,讓三爺驚訝得像是看到了外星人。前兩年,他讓老根給子良傳話,讓子良回來商討宗祠和宗譜的事,被子良推辭了,他對子良早已不抱什么希望了。沒想今日子良竟然說出了這番話來,讓他都有點不敢相信了。
子良讓三爺盯得心跳如鼓,頭上沁出一層密匝匝的汗珠來,只好臉上堆著笑,一雙眼睛熱切期盼地看著三爺。好一會兒,三爺才合上書本,揚起眉毛問:“子良,你說的是真話?”
子良著急地說:“三爺,在您面前,我哪敢說假話。前兩年,大就給我說了您的想法,只是我事情太多,身體也不好,沒顧得上回來和您老商討。這次我把手里事情都推開了,專門回來辦這件大事,就等您發(fā)話了?!?/p>
三爺聽了,一時激動得胡須亂顫,說:“子良,你剛才可說到三爺心坎上了。你是見過大世面的,又是文史教授,這建宗祠的事你有什么想法,先說給我聽聽?!?/p>
子良說:“我有個想法,后宅大娘是五保戶,住的那幾間房子是危房,說倒就倒了。但那里背靠青山,前迎翠嶺,溪水半繞,山環(huán)水抱,是一處風水寶地。我想把那幾間房子拆了,在原地建一個三合院,正房做宗祠用,除了安頓先輩牌位外,把有關家訓、族規(guī)的內容撰寫裝裱懸掛于堂內,通過宗祠文化內涵,教育后人不忘祖根和祖德。正房兩邊,各蓋幾間廂房,一邊給大娘住,另一邊放置電視、棋牌等文娛用品,供鄉(xiāng)親們休閑。前面再建個琉璃瓦的拱形門樓,您老書法功底深,再給題個匾額,這樣布局,也算推陳出新了,別人也不好說什么封建迷信之類的閑話了。您說,我這想法能行嗎?”
三爺拍著大腿連聲道:“好,好!你這想法好!你可知我這土埋到脖頸的人,為何要建宗祠修宗譜嗎?是為了把根留下來哪!這些年里,莊里好多人去了小縣城就不想回了,有的甚至逢年過節(jié)連紙也不給去世的老人燒,照此下去,那蕭家老輩們一個個不成了孤魂野鬼了?我痛心呢!你的設想說到我心坎里了,只是這得花費多少錢呀?一年半載也籌不齊,我這把老骨頭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要建宗祠也是你們后輩的事了?!比隣攤械刂睋u頭,臉色一下就灰了。
子良急了,拍著胸脯說:“三爺,您老這話不是罵我嗎?建宗祠是件莊重的大事,沒您主持,那是名不正言不順,別人誰也沒有這個資格!至于資金的事,您不用操心,由我一人承擔?!眅ndprint
隨著子良的話音落下,老三爺竟然一下從凳子上蹦了起來,將臉探到子良面前,急切地探詢道:“子良,你不會誆你三爺開心吧?”
子良也從凳子上站了起來,擲地有聲地答道:“三爺,這么神圣的事情,孫兒哪敢騙您?只要您老認為孫兒的計劃可行,我立馬安排動工。”
老三爺信了,顫巍巍地說:“子良,難得你對家族有這份情義,真是難得??! ”
“三爺,您這話見外了,古人有二十四孝,蕭家祖上行孝,這家風不能丟。老一輩都過世了,您是旗幟,是精神支柱,得靠您傳承下去。您老要是駕鶴仙去,咱這一族人心也就散了,就是再建座宗祠,也沒啥意義了?!?/p>
“只是,這新建宗祠工程不小,要花費許多錢,宗族的事怎能叫你一人承擔呢?我看由你帶個頭,拿出幾萬塊錢來,剩下的,我再讓大伙湊湊,免得你一人負擔太重了?!?/p>
子良含著淚水說:“三爺,《增廣賢文》中說‘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斤,《千字文》也說‘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我母親去世早,是族里長輩們哺育我長大,為此,我心常常自責不安。如今家族要修宗祠,正是我盡孝盡義之絕好機會,古人能恣蚊飽血,臥冰求鯉,我出點錢算什么呢?您老就給我這個回報宗族的機會吧?!?/p>
三爺被子良這番入情入理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動了,動情地拍著子良的肩說:“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啊!不過,那次我給你二叔說過這事,他說政府不提倡,你是有身份的人,能單獨出面辦這事嗎?”
子良說:“建祠堂是件好事、善事,您老放心好了,政府絕不會干涉,我倒是擔心莊子里的人不熱心,會有閑話。”
三爺激動地說:“子良,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剛才你所說的恣蚊飽血,臥冰求鯉,那是二十四孝故事,只是對家人而言。你的所為是對一族、一個莊子,比之恣蚊飽血,臥冰求鯉,更為大義。是大孝,大孝?。≈劣谇f子里的事,有我在呢,哪個敢齜牙,看我不砸了他家鍋底!”
子良聽了,雙手緊緊地握著三爺?shù)氖?,連聲說:“謝謝三爺,謝謝您老給了我一個盡孝的機會!”他在眼眶里打轉的淚水,此刻終于流了出來。
離開老三爺時,子良給張倩打了電話,斬釘截鐵地說:“北京那邊錢款還沒有消息,不等了。把那筆存款取出來,付利息,剩下的錢打我卡上。丁行長想讓我把東街那套營業(yè)房轉給馬總,我不便談價,你告訴他,一千五百萬,房款用于還貸,把欠銀行的貸款清了。”
張倩驚訝地說:“東街那套營業(yè)房可是黃金地段,賣了就不好買了。再說,年初拍來才九百萬,丁行長一清二楚,馬總能愿意嗎?”
子良說:“有舍才有得,今后咱們還可到北京、上海去買房子。至于價格的事,你不用擔心,老丁為了清貸,會說動馬總的。要不是怕這筆貸影響我的大事,兩千萬我都不轉手?!?/p>
張倩還要說什么,子良煩了,說:“按我說的辦,不要多說。還有,讓張濤馬上組織一個三十人的工程隊、三輛卡車,準備到山里來蓋房子?!?/p>
張濤是子良小舅子,張倩二弟,是個包工頭。
路上,子良的手機又響了,子良掃了眼來電號碼,正是丁行長的。子良嘴角浮出意味深長的笑意,身上披著明亮的霞光,心情如同八月錢塘江潮那般興奮,他邊走邊滔滔不絕地說著,聽得那頭丁行長也開心大笑起來。
三天后,子良的善事就開工了,開工前,張濤提著兩瓶茅臺、兩條中華,由子良領著來見老三爺。子良介紹說,這是省城建筑公司的張經理,特地來看望您老人家。
老三爺何時見過別人給他送茅臺、中華,受寵若驚地說:“張經理,不敢當,實在不敢當!”
張濤半真半假地說:“三爺,我是蕭教授小老弟,您老是蕭教授老長輩,敢當,敢當!”
子良笑道:“三爺,張經理給您送酒,他是有事要求您呢?!?/p>
“有事求我?不會吧,我能辦什么事?”
“他喜歡上了年頭的柴柴棒棒,想把拆下來的那些爛木棍、破磚頭拉些回去顯擺。就連場院上那半扇石磨,還有廢棄的豬槽子,他說城里見不著,都想拉回去玩呢。”
三爺呵呵地笑道:“這算什么大事嗎?你要不嫌棄、不怕麻煩,你就都拉走。再說,這建房修房的錢是子良出的,你說了就算,還問我老頭子干啥!對了,老年頭的物什莊子里有呢,你要覺得有用場,我給你找找,你都拿走。”
子良說:“有您老人家在,哪能輪得上我作主?!?/p>
三爺想:“這是子良抬舉我呢,不然人家張總能給我送茅臺、中華?乖乖,這兩瓶酒兩條煙怕是好幾畝地的收成呢?!?/p>
隨后,子良又領著張濤拜訪了二哥,還給幾位叔叔輩和大娘送了煙酒、禮物,待一切妥帖后,就開始拆那幾間隊部了。為了安全,張濤拉了繩子,設了安全線,不讓閑人靠近。子良親自帶人小心翼翼地拆了兩面隔墻、窗欞,又親自指揮工人將隔墻擋板、窗欞送到他家堂屋里。搬運隔墻、窗欞的工人走后,子良關了院門,端來一盆溫水,取了一塊隔墻的擋板,放在地上。擋板上糊了硬硬的一層報紙,不能硬揭,得用水慢慢洇開。子良將溫水均勻地灑在擋板上方的報紙上,點了支香煙,在房子里來回踱著步,陀螺似的轉著圈子。每隔五分鐘,再往報紙上灑一些溫水,直到半個多小時后,報紙才洇濕透了。子良屏住呼吸,輕輕揭下一層,這一層是八十年代初的省報,上面大多是有關解放思想的內容;下面一層是七十年代初的,“批林批孔”的標題格外醒目。再下一層是六十年代的,有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內容,最下面的便是五十年代末的報紙了。這時,子良緊張得快要喘不過氣了,這一層報紙揭開,究竟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擋板是什么物什,雕刻什么內容,出于哪個年代,以及是否損壞等等,他都毫不知情,他的行動就是一場賭博,賭注下出去了,牌也揭到手里了,但牌面是什么,令他難以想象。他滿臉通紅,額上冒汗,渾身的血管緊張得要爆炸似的,在肌肉里亂跳,心弦也在瞬間繃緊了。頭上的汗水涔涔而下,轉眼間胸前就浸濕了一大塊。已被撩起的薄紙似乎重似千斤。正在這時,院子里突然響起一聲雞鳴,驚得子良雙手一抖,呼地扯下半張濕透的報紙,子良的雙眼錐子般刺向裸露的這片擋板,映入眼簾的是一行陰刻楷書,字為“雍正三年歲乙巳秋月旦……”下面是一幅圖,這幅圖雖然不是全部,但對子良來說是那么的熟悉,他望著那四塊臟兮兮的擋板,頓時腦海浮現(xiàn)出一幅幅千古傳頌的畫面來:歷山下,大舜在架犁耕田;病榻前,文帝嘗藥奉母;清澈的泉水里,金色的鯉魚在跳躍;他還看到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扼虎救父、哭竹生筍……跟著,這些畫面便化作一片紛紛揚揚的金色迷離,子良情難自禁地“撲通”跪了下去,將臉龐緊緊貼在擋板上,眼里涌出滂沱的淚水……endprint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宗祠建好了,坐北面南,呈三合院式建筑,房頂屋脊飛檐斗角,帶一仿古門樓,地鋪青磚。正房為堂屋式,四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房前帶一長廊,連接兩邊廂房,結構大氣,風格古樸,很莊嚴。院內栽了兩棵翠柏。門樓上方掛著“東陽山蕭氏宗祠”牌匾,兩邊是一副用上好松木陰刻的對聯(lián):一脈源流先世澤,滿堂流光百世昌。皆出自三爺之手,功力深厚,法度精到。
子良還把后宅其余的七八間舊房也修了,該補的補,該換的換,倒塌的宅基也進行平整,統(tǒng)一栽上了果樹。還給莊上二十幾戶人家翻修了房屋,把莊里的路也修整了,莊前坡下那處被沖斷的土路,他也讓張濤挖開,鋪了一排水泥管,共花了四十多萬元。張濤心疼地說,給他們蓋房屋就夠意思了,還鋪路干啥?子良說:“做事要善始善終,人家才能心悅誠服。你只知占便宜,不愿付出,所以你只能做個包工頭?!睆垵凰f得直翻白眼,像是不認識他這個姐夫了。
莊里的人無不為子良的善舉感動,三爺捋著胡須自得地說:“那年他才七八歲吧,在他二叔家樹上偷了個杏,看到我了,卻要給我吃,我就知道孺子可教也?!?/p>
莊子里換下的一些木條、木棒、瓦當、石墩,連同那隔擋、窗欞、門框什么的,都被張濤公司卡車拉走了。有人笑話說,這幫城里人把這些破玩意兒當寶貝,是吃飽了閑得蛋疼!
完工前,子良來到那塊覆蓋了孝廉府邸和東陽廟的大田里,對著滿地的莊稼沉思,揣測泥土下面可能掩藏的秘密。他甚至認為,孝廉府也許有暗窖,那個倒塌的寶塔下面也許暗藏著地宮,只是,他再也找不出掘地的理由了。
完工當晚,子良宴請了全莊四十多位鄉(xiāng)親,說一是為感謝當年鄉(xiāng)親們的百家飯,二是為父親補過六十六歲大壽,給每戶人家都送了一盒蛋糕。人們都為子良的仁義、孝順感動,許多人都流了熱淚。子良勸父親過段時間去城里住些日子,老根不愿去,倒不是和兒媳、親家母結了仇,而是兒子這回事情辦得漂亮,不但莊子里的抬舉他,前后三莊的人見了,也都恭維他,他心里十分滋潤舒暢,和老三爺一樣,舍不得離開莊子了。
子良臨行前,三爺提及撰修宗譜的事,子良歉疚地說,他對宗族的事不了解,這事只有在三爺指導下能動筆,而他實在事務繁忙,一時脫不開身。他讓三爺安排莊里的人寫出初稿,由他潤色文字,待三爺審訂后,他出資在省城印刷成書,給宗族人手一冊,永世流傳。三爺含笑點頭認可,子良又拿出一張卡,里面有二十萬元,說這筆錢是他對莊上父老鄉(xiāng)親的一點心意,由三爺和二哥安排使用。說莊子離城里遠,鄉(xiāng)親們一旦有急事,最好買輛皮卡,用起來方便,并懇求三爺說:“日后縣里鄉(xiāng)里要是問起建宗祠、給莊上鄉(xiāng)親們修房鋪路的事,你們千萬不要提及我,也不要讓他們宣傳,就說建祠修房鋪路是咱蕭家宗族集資所為。這樣,我就心安了?!?/p>
三爺大受感動,老淚縱橫地說:“子良,你做了莫大善事,卻如此韜光斂彩,是我蕭家之幸、之福??!”
年底,北京冬季民間珍品展拍會正式拉開帷幕,在展館顯要位置,特設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封閉式展廳,展廳門口兩邊的本色木托上架著兩幅巨型的清代磚雕,東面一幅是“百鳥朝鳳圖”,西面一幅是“鵲登梅枝報喜圖”。這兩幅磚雕無論尺寸還是技藝,都堪稱清代磚雕藝術中的珍品,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進入展廳,迎面是三方清同治年間的石掛壁,分別雕著南朝“人倫楷?!背虝G,北宋“忠臣孝子”羅孟郊,被南宋丞相文天祥嘉譽“忠孝廉潔”的蔡蒙吉的畫像。展品簡介說:這組掛壁應為八件,其余人物應是明朝“驄馬御史”廖睿,被百姓贊為“包拯再世”的明朝山東道巡按御史張慎等八人,人稱“八賢”,有兩件損壞,尚在修復中,其余三件散失。
繞過石掛壁,展廳東面擺放著三件雞翅木窗欞,細膩的窗花紋飾精美,萬字格護欄間鏤雕龍、鳳、荷、梅等圖案。標價牌上赫然寫著“標價:一千八百萬元。已售”。
展廳西面是一排特制的三米高的博古架,上面擺放著磚雕、木雕、石雕等多種工藝裝飾,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博古架中間是一方寬約兩米、高約一米的方臺,鋪著黃錦的底板上,安放五件浮雕式石佛像,每個高約六十厘來,有的身著佛袍,有的頭頂有肉髻,面相豐腴,或端坐參悟,或對坐說法,神情姿態(tài)各不相同,系唐宋年間造像。
引起巨大轟動的是一組用黃楊木雕刻的二十四孝屏風。黃楊木木質堅韌,紋理細膩,有象牙效果,年久色愈深,色彩光澤均為其他木質所不及,是雕刻的上好材質。這組屏風共四扇所雕二十四孝,以“孝感天地”為首,“滌親溺器”為底,各雕刻六個故事。每扇上方用陽雕龍形圖案辟出一格,陽刻“欽賜”兩個魏碑小字,下端為陽刻 “孝廉方正”四個行書大字。右側陰刻贈匾人姓名和所任官職,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張庭玉兩江總督部堂查弼納翰林院侍讀學士吳襄。左側稍下陰刻雍正三年歲乙巳秋月旦田儀禎立。從字面理解,此屏風為當時朝廷和地方幾位重要官員所贈。其構圖精巧,布局飽滿而講究,雕工極為精湛,方寸之地用上了浮雕、透雕、鏤空雕等多種技藝,線條疏密有致,飄逸流暢。圖中故事的山石、松樹、竹林、人物、屋宇等元素都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將要傳達的精神,刻畫的人物用意,表達得惟妙惟肖,達到珠聯(lián)璧合的妙境,可謂鬼斧神工。尤其是歷經了近三個世紀的歲月淘洗,當初的彩漆竟然還未褪盡,諸種顏色依稀可見,觀者無不為之驚嘆傾倒。
文物專家們經考證,確定這組木雕為徽州木雕的代表作,是絕無僅有的存世珍品,具有很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獨特的文物價值?!靶⒘秸币话銥閼覓煸趶d門上的匾額,雕刻在屏風上且留有題款就連古籍上也無記載,說它是前無古人也不為過。開展當日,就有國內外多位藏家向組委會秘書長打聽這件展品的主人,以便洽談收藏這套展品。秘書長閃爍其詞地說,他與這套展品的主人不大熟悉,但知道他就像這組木雕中的二十四孝人物一樣,是一位極富仁愛孝心之人。秘書長還透露出一條信息,展前,有買家出價二億港元,都未能遂愿。收藏這套稀世之寶,價格不是決定因素,主要看人品、緣分了。endprint
很快,這位神秘人物的信息就在展拍會上傳開了,其人年逾古稀,出生于名門世家,早年旅居海外,一直致力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俗精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學者。多家新聞媒體都欲采訪這位可敬的長者,怎奈他行事低調,不愿露面。北京一家收藏刊物的記者費盡周折,最后通過單位動用了行政資源,終于采訪到了這位神秘人物,令他大跌眼鏡的是,他并非海外華僑,更非耄耋老人,而是一位臉色蒼白、身材纖弱、文質彬彬的年輕人。
記者不知該如何稱呼這位神秘的年輕人,斟酌了好一會兒才恭敬地說:“老師,您這套二十四孝屏風引起了巨大轟動,專家們稱之為無價之寶,對于它的價值,您是如何評價的?”
年輕人微笑著說:“這套二十四孝木雕屏風,如僅僅拘泥于它的經濟價值、藝術價值,那就本末倒置了。它的價值在于其重要的歷史意義、社會意義,也就是它的現(xiàn)實價值。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幾千年來講究忠孝治國,《孟子·萬章上》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也就是古語所說的‘百善孝為先,這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倫理準則?!⒘秸乔逄卦O的制科之一,需薦舉后赴禮部驗看考試,方能授以知縣等官職。《孝經》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歷代帝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把孝道作為立身教民之本,建國治邦之基,雍正欽賜此‘孝廉方正便是一個有力佐證。所以說,能孝之人才能完善自身,報效社會國家。所以說,孝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倫理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重要內容和本質精神。
“我們不可否認,自改革開放以來,拜金主義橫行,道德淪喪,子女虐待父母之事時有發(fā)生,這些都違背做人的基本道德。孝道是中華民族繁衍之根,立世之本。這組二十四孝屏風中的故事,真正體現(xiàn)了孝道精神之所在。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離不開孝??吹竭@些木雕,觀者會覺得孝道不僅是道德倫理規(guī)條,更是純凈人性的表征和道德完善的體現(xiàn)。從這個角度講,這組二十四孝屏風是不世出的無價之寶!”
年輕人侃侃而談,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對孝道的尊崇讓記者深為折服,一時崇拜得五體投地,隨之冒昧地問了一個頗為忌諱的問題:“老師,您是如何得到這組二十四孝屏風的呢?”
聽了記者的問題,年輕人原本神采奕奕的臉色一下變得肅穆起來,沉思了一會兒,抬頭扶了扶眼鏡,看了一眼墻上由著名書畫家鄭少白先生書寫的“厚德載物” 橫批,虔誠地輕輕說出兩個字來:“行善?!?/p>
原載《清明》2018年第1期
原刊責編 許含章
本刊責編 吳曉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