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yè)局 遼寧 丹東 118200)
遼東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在6.5~9.5℃之間,無霜期在135~195天,≥10℃的有效積溫在2 806~3 509℃。年平均降水在810~1 210m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在2355~2535小時,作物生長季日照時數(shù)在1250~1355小時。上述自然氣候條件極其適于遼東特色樹種遼東楤木的生長發(fā)育。在遼東低山林區(qū),遼東楤木的嫩芽不僅具有零污染、品質佳的特點,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倍受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價格已經(jīng)達到24~28元/千克。因為市場的大量需求,采集自然生長的野生遼東楤木嫩芽已對森林自然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所以,強化遼東楤木的人工繁殖與栽培技術極為重要,對于促進遼東楤木商品化生產(chǎn)與人工栽培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遼東楤木為多年生落葉小喬木,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華北地區(qū)的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等地區(qū)。在遼東地區(qū),遼東楤木主要以海拔高度250~1000m為主要生長范圍,并以雜木林、闊葉林等林下生長為主。遼東楤木比較耐陰,對光照要求不十分嚴,在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壤pH值較低的土壤內(nèi)生長表現(xiàn)良好。遼東楤木適宜的生長濕度為35%~65%,喜濕潤但又怕澇,抗旱性較強,抗逆性與抗病蟲危害能力強,適合遼東地區(qū)大部地區(qū)栽培。遼東楤木生長株高160~500cm,樹皮呈灰色,樹皮長滿硬刺;葉片為2~3回羽狀復葉,葉片呈闊卵形、卵形和橢圓形3種。進入8月份開花,花序長度較長,為35~50cm,花黃色。果實為漿果狀核果,果為黑色。遼東楤木株體的主要可食部位是芽苞膨大體。
育苗所用的種子,在9月末10月初采收成熟度好的果實,置于水中反復搓洗,當果實與種子分離后,將種子均勻混入濕沙內(nèi)(種、沙按1:3比例混勻),裝入器具內(nèi)并在陰涼處放置,目的是防止種子失水,以利后熟。當進入封凍季節(jié)時,將裝種子的容器移入室內(nèi)貯藏。
通常情況下,未經(jīng)處理的遼東楤木種子播種后50~60天方能出苗,所以,播種前進行種子催芽處理十分必要,以利苗早苗全。播種前,用40~42℃的溫水進行浸種1晝夜,再按種、沙1:3的比例置于15~25℃的溫度下進行催芽,待種子發(fā)芽率達到30%~40%時即為最佳播種期。
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灌溉條件良好的園地進行播種。苗床整地,畦寬以1.3m左右為宜,畦長以10m左右為宜,畦埂高以15cm左右為宜,畦內(nèi)耕深10~15cm。底肥每畦施農(nóng)家肥120kg左右,配施氮磷鉀復合肥500g。畦地整平并將土肥均勻施入后灌水,待水滲下后進行撒播種子,每畦用種量100~120g,撒播種子要保持均勻,播種后用細化的營養(yǎng)土(土糞、爐渣、鋸末按6:4:1比例混勻)進行覆蓋,厚度為1cm,畦上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進行覆蓋,高度為1.5m,注意保持苗床濕潤和除盡雜草。通常情況下,當年育苗的遼東楤木苗生長高度可達到20cm左右,再進行苗床實施培養(yǎng)1年,即可進行移栽。
栽植遼東楤木苗的土壤,以選擇沙壤土為最佳,土壤有機質含量要高,達到1%以上。對于黏重土壤、鹽堿土均不適宜栽植。苗木進行移栽前,每畝(667m2,下同)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4 000~5 000kg、氮磷鉀復合肥25~30kg,并進行深耕20~25cm,整平細化土壤后,整理成1.5m寬、長10m的標準畦待栽植。遼東地區(qū)以春季栽植為宜,在萌芽前、土壤解凍后的4月上旬栽植最佳。移栽的密度為4 000株/畝,栽植的行距為50cm、株距為30cm;值得注意的是每隔4~5行預留一寬度為70~80cm的作業(yè)帶,目的是便于田間管理、采收等。栽植前將植株平茬到40~50cm的一致高度,并用2‰的ABT生根粉水浸泡根系4~6小時,栽植深度為18~20cm,栽后及時實施苗木覆土、踩實、正苗和灌水。
遼東楤木用于鮮食菜以春季首茬嫩芽最佳,所以,如遇春旱必須實施灌水;與此同時,在春、秋兩季,在植株行間每畝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5000~7500kg。遼東楤木芽采收1次后,就要配合灌溉施入液態(tài)肥1次,采收后追施氮磷鉀復合肥300~500kg/hm2,同時進行灌水,有利促發(fā)二次芽。生長季末的冬初、生長開始的早春干旱時應及時進行灌溉。
遼東楤木抗病蟲能力強,生長期間病蟲為害較少,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黑斑病兩種。根腐病常引起植株根部腐爛,黑斑病則造成植株早期枯萎。防治根腐病采用多菌靈1 000~1 200倍液進行灌根,每隔7~10天灌根1次。黑斑病則采用代森錳鋅600~800倍液噴施植株進行防治,每隔7~10天噴藥1次,全生育期噴施藥劑控制在3次以內(nèi)。為生產(chǎn)綠色遼東楤木芽菜,采用黃色粘蟲板與殺蟲燈進行蟲害防治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綠色防治技術,不僅用藥成本較低,并且生產(chǎn)的遼東楤木芽菜無污染。對于田間雜草,主要采用人工除草措施,對于除草劑應嚴格限制使用。
進行田園化栽培的遼東楤木,當年春季即可采收1次,可采收2250~3000kg/hm2。采收總的原則是采收主芽,留下側芽,以保證楤木植株營養(yǎng)生長。對采摘下的鮮嫩遼東楤木芽進行去雜、分級、精選、理順、扎把,將高度一致的嫩芽按500~1000g進行分別包裝,裝入帶有通氣孔的塑料袋或紙箱中,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