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少才
不來梅是德國北部的一座古城,人口66萬,是不來梅州的州府、第二大港口城市、第五大工業(yè)城市和西北部的中心。市內(nèi)地勢平坦,公共交通四通八達。不來梅公交公司經(jīng)營的8條有軌電車線和44條公交車線承擔著不來梅市區(qū)的公共交通,一些私營公交公司還提供地區(qū)性的大巴服務,過河還有輪渡線,可以說整個市內(nèi)公共交通無死角。但到不來梅卻驚奇的發(fā)現(xiàn),全市到處有騎自行車的人群。原來整個德國為了環(huán)保,早就倡導導騎自行車出行了。
我國改革開放之初,鄉(xiāng)下有一口號“要想富先修路”。不來梅人騎自行車出行最初是“要騎行先修路”,截止到現(xiàn)在,不來梅全市擁有560多公里與機動車道平行的自行車輔道。在公園、綠地和堤岸一般也有專門的自行車道。此外,從漢諾威、明登市經(jīng)過不來梅一直通往北海,近500公里長的威悉河自行車道,還有從不來梅通往漢堡市、約150公里長的自行車道都是四通八達的德國長途自行車道網(wǎng)絡(luò)的一部分。因為不來梅地勢較為平坦,加之市民對騎自行車出行習以為常,就連不來梅市長也經(jīng)常騎自行車上下班,導致全市居民騎自行車上班、上學、購物、郊游、踏青等都離不開自行車,所以,不來梅屬于自行車使用率最高的德國大城市。
不來梅的自行車道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建設(shè)的。也就是在那個年代,德國人就認識到汽車尾氣污染不是小事,就在全國倡導騎自行車出行,并率先解決自行車專用道問題。而我國在70年代還是自行車大軍隨處可見,可是進入80年代后,全國興起私家轎車熱,很多人扔掉了自行車,開起了小汽車,小汽車熱到現(xiàn)在還沒有降溫,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尾氣污染,不少城市被迫加寬機動車道,取消自行車道。
長途自行車道,對我國來說更是天方夜談了。即便有人長途騎自行車遠行,走的多是國道省道的應急道。而現(xiàn)在全德國有200多條,7萬多公里的自行車道,路旁會不斷出現(xiàn)大都會的旅游勝地以及穿過自然景區(qū)的浪漫之路。德國的長途自行車道穿越不同地區(qū),因此這將是一個不簡單的選擇:喜歡高強度的單車旅行者可以騎自行車攀登阿爾卑斯山,而喜歡輕松游的單車旅行者則可以選擇山坡葡萄園。如果是家庭度假,那么蜿蜒曲折、沿著河流的道路可能是你最理想的選擇。 如果騎著單車來一次休閑度假之旅,景區(qū)、農(nóng)莊、森林、河畔湖畔水邊都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那地方都有吃住行一條龍服務。很多外國人看到德國人騎自行車出行,感覺到他們真會生活。當然,在德國高速公路上,也能看到汽車尾部或汽車頂上有固定的裝置載有自行車,他們是將車開到預計的地點后,存了汽車,才開始騎自行車旅行的。
威悉河自行車道被歐洲自行車騎行愛好者稱為“童話般的威悉河自行車道”,很多歐洲自行車騎行愛好者甚至慕名而來,就是想親身體會一下這500公里的童話世界。從威拉河和富爾達河匯流的地方開始行程,在這條德國最受歡迎的自行車道上幾乎沒有斜坡,它穿過各種各樣的地區(qū)。威悉山地有許多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的建筑,能讓人一睹為快。越過濕地、沼澤和高燥地就到了不來梅。威悉馬什的田園生活陪伴著自行車手一直到達諾丁哈姆。從這里可以渡過不來梅港,在到庫克斯港之前繼續(xù)駛過12公里長的沙灘?;蛘唑T過布特亞丁根半島,到達“下薩克森州淺灘”國家公園。
資料上說,這條沿河自行車道很少有斜坡,大部分為柏油馬路或與水相連。交通流量很少,并且由于良好的基礎(chǔ)設(shè)施特別適合于新手和一家人一起騎行。該自行車道連接威悉山地的中等高度山地地形和北德的低洼地。人們可以沿著下威悉船路一直行駛到威悉河口,總長度515公里。
改革開放前,假如你沒去過德國,想象的德國多是靡靡之音,燈紅酒綠,奇裝異服的資產(chǎn)階級情調(diào)的社會。假如改革開放后你還沒有機會到德國,想象的德國大街小巷是锃亮的保時捷、寶馬、奔馳、奧迪,摩肩接踵,閃閃發(fā)光。當你現(xiàn)在去德國,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德國不是自由王國,他們致所以經(jīng)濟超前,整個國民都是以事業(yè)為重的,穿著休閑,不土不洋。特別是你夢中的汽車王國,香車美女印象只是一種憑空想象,真實的德國交通是一個自行車之國。小汽車在德國每家至少有一輛也是真,但只是實用的代步工具。而自行車在德國,卻是個時尚之物。8110萬人口的德國,自行車保有量據(jù)說在6000多萬輛,有的家庭里是人手一輛。又帥又酷的年輕人、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滿頭銀發(fā)的老年人,都會騎著自行車上學、上班、購物。
德國人一般家里都有至少一輛汽車,汽車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盡管很多時候,汽車只是在周末出游或全家出動的時候才開出來。自行車是在汽車之上一種更自由和方便的出行方式,比如去趟住家附近的超市或咖啡館、在校園里從宿舍去圖書館等等,不是說買不起汽車才不得不騎自行車。
其次,德國人騎自行車,更多是厭倦了四輪之物的束縛和禁錮,想要去掉框框回歸自然。但在德國,由于城市空間不大,空氣清新,自行車反而是更為清新、便捷的交通方式。馬路上還有專用的自行車道,不需要與汽車和行人、摩托車搶道,人們當然會愿意親近自然。所以歸根到底,馬路秩序和行路道德,是決定自行車能不能在一個國家真正普及的關(guān)鍵所在。在德國,各種交通工具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強者”更是會專門尊重“弱者”,如自行車這種環(huán)保、自由、方便、實用的東西,又怎么可能不受人喜愛呢?
自行車在德國,更像是一種娛樂工具,被熱愛生活的人們變出了無窮的花樣。雙休日看德國自行車最有代表性,人們都會騎著自行車出門,晨練、遛狗、購物,或者就是到河邊來喝杯咖啡,在馬路餐桌發(fā)發(fā)呆。自行車是他們與自然親近的一種方式。第一眼看上去,德國自行車們顏色都很“炫”——玫紅、鵝黃、翠綠、湖藍。
不少德國老人退休后,也會騎著自行車長途旅行,觀賞風景,享受人生。德國制造的專門用于長途騎行的自行車,比一般的自行車看起來更厚重結(jié)實,車后座兩邊都有防水的厚行李袋,可以存放衣物和雜物,上面可以上鎖。車把上有精確的里程器,還有地圖袋,可以隨時查閱路線,非常實用。
德國的小朋友學騎自行車,也比中國小孩要早。據(jù)說平均1歲半就開始了,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學習“騎自行車”。德國孩子在兩三歲左右就會被父母放在一種沒有腳踏板的小自行車上,雙手扶著車把,雙腳輪流著地學習保持平衡。到了四五歲就可以騎著自己的小自行車跟父母一起出門了。
另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德國人還會在自行車后面裝上一個“兒童拖車”,小朋友可以這樣跟著父母一起出去“兜風”,不像中國一般是把孩子放在自行車大杠或者后座的兒童座椅上。中國父母對孩子似乎更“保護”,德國父母則比較“放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德國的自行車看起來那么光鮮亮麗,并不是因為德國人騎的都是新車。相反,不少德國人的自行車是騎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甚至在家族中可以傳承下去。原來,在德國,不論你的坐騎是童車,還是山地車、變速車、(母嬰)親子車,都是用一種專用清潔劑清潔的。德國人休息時常常用專用的刷子來清潔自行車,而且不惜花錢買最好的清潔劑。
德國的自行車也并不是一開始就堅持著,也曾有過一個回歸的過程,這個過程并不是宣傳推廣那么簡單,是需要很多軟環(huán)境配套的。德國自行車對于正處在“汽車”和“自行車”兩種文化矛盾沖突和環(huán)保挑戰(zhàn)之中的中國,具有非常多的借鑒和啟發(fā)意義。
由汽車時代回歸到自行車時代,或者嚴格地說,由汽車時代回歸到自行車+汽車時代是歐洲普遍的交通趨勢。這可能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是各國人民或先或后必然走向的一個文明階段。眼下向自行車文化回歸搞的熱火朝天的是北歐諸國,因此可以說北歐在追求現(xiàn)代文明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可否認,放著汽車不坐,去騎自行車,既自行車使用最普遍的國家,也正好是全球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國家。
1980年在德國的不來梅舉行了第一屆歐洲自行車推廣大會。大會上,歐洲近30個城市的與會代表簽署了宣言,承諾將在城市中大力推廣自行車的使用。大會宣言一致認為,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減少交通擁堵和噪音、促進體育運動的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節(jié)約化石能源和發(fā)展可持續(xù)旅游等方面,自行車的使用和推廣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宣言的這些內(nèi)容,概括了推廣自行車的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