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格格
春艷推薦:時間強迫每個人收起任性無理不負責任,收起懶惰推托不顧一切,最終也收起年輕氣盛的沖動。你終究要去習慣許多事情,習慣失敗,習慣堅強,習慣樂觀,習慣一個人……
一
大春不算是驚為天人的姑娘,但長得很順眼,馬尾老是草草地擄在腦后,走路時總是沉默地垂著頭。
“你不出去玩?”我從身后拍了一下她的肩膀。那是節(jié)體活課,午后的陽光懶懶地爬進窗戶里來,讓人無心學習。
她敦厚地笑著搖搖頭,然后低下眼睛再次拿起筆來。
大春是老師眼里最好學的那種好學生,每天活得心無旁鶩、清心寡欲,臉上沒有多余的贅肉,心里沒有多余的人。在我們這些閑不住的主兒眼里,她的生活完全低配,僅僅夠得上最基本的吃穿睡與無止盡的勞動,像在歷劫的苦行僧。她不常跟人說話或參加活動,這讓她落得個高冷不好相處的罪名。
后來漸漸摸清了她的“底細”,知道她是鄉(xiāng)下考進來的,家里并不富裕,知道她還有一個在上小學的弟弟,也知道了她肩負著一個家庭的重大期盼和使命。于是她的很多不可理喻——不愛交朋友、不愛打扮、不愛吃喝玩樂、不愛說笑,突然莫名其妙之間就變得情有可原起來,以至于能引起別人的寬容與同情。
大春眼鏡片很厚,讓她的眼神總是離離光光的,看不出里面閃爍的究竟是智慧的光芒還是過度用眼產生的生理眼淚。
“春兒,你說等咱畢業(yè)了能干什么呢?”我老是拉著她談人生、談理想,好像這樣就能給她溫吞水一般的生活添些滋味。
她并不愿因為聊天耽擱時間,一手捧著單詞速記本,一面不假思索地答道:“前提也得先考個好大學順利畢業(yè)呀。”
“你還用得著擔心這個?”大春的成績在全校屬于名列前茅的——你知道,如果像她這樣十乘十努力的人還沒有個好成績,老天就太不開眼了。我拿胳膊肘撞了她一下暗笑,心想我要是趕上她一半兒,家里還不得把我打板兒供起來。
大春靈巧地躲開了,毫不客氣地回復道:“我是在說你啊,與其琢磨這個,還不如先學習?!彼娴囊桓闭Z重心長的樣子。
看見她哭也是有的:考試失利的時候,自招沒通過的時候,或者僅只是壓力太大的時候。她緊緊地攥著拳,不露出一點軟弱,眼淚偷偷大滴大滴打在書頁上。
“不累么?”我滿心圣母情懷地問她。
她若無其事地笑:“反正我們都挺得住呀?!?/p>
言外之意是:你看,我不會那么輕易就被擊垮呀。或者更直接:累,但也要捱過去。
大春其實并不是一個不近人情的人,恰恰相反,她一直在努力用別人望塵莫及的強大,去呵護那些需要她保護的柔軟。大概是沒人保護,所以她也需要有能力去保護別人。
二
“以后早上就算地震了也不要叫醒我,我一定要睡足八小時,我在長身體呢!”
大清早必定聽見仲夏嗷嗷叫喚著抱怨生活艱辛。我這輩子能遇到的最奇葩的室友,大概也僅此一位。
“算了吧你!”我遞過去個突破天際線的白眼,“瘦了吧嘰跟小雞崽似的,從我認識你,就沒見你長過個兒了?!?/p>
她立刻張開舞爪地跳下地要掐我,追得我穿著拖鞋滿地亂跑。
仲夏比王熙鳳還像個徹頭徹尾的潑皮破落戶。她屬于那種嘴快手硬不饒人,不喜歡誰就欺負誰,喜歡誰也欺負誰的瘋丫頭,成天到晚嘰嘰喳喳活蹦亂跳,永遠能張羅,永遠不知道疲倦,永遠四處飄蕩她豪放的笑聲。有時候她實在是太吵鬧了,我剛一伏倒在桌子上她就來扒拉我,恨得我牙根癢癢著想一把拎住她的衣領扔到門外去。
仲夏在她能做到的范圍內做到了幾乎為所欲為的程度。跟老師頂幾句嘴,偷訂個外賣,搭訕學長,是她高中生涯重要的三大樂事。幸虧她個頭嬌小,所以還不至于落得個“母大蟲”的雅號。
萬萬想不到,這樣嬌弱的女孩子竟然也是一個風風火火、能打能罵、能扛水桶、能修桌椅的女漢子。仲夏自己絕對不吃一點虧,別人說她一句,她就得回十句;她也不許她身邊親近的人吃虧,一言不和就要四處跟人“算賬”。因為她這點兒驚人的氣魄,男同學都敬她三分,可她也為此不知道一天幾次聲稱氣吐血,咒罵了多少句,過得水深火熱。
所以當我跟她并肩出入食堂有說有笑的時候,往往會得來一些難以言喻的目光。
“你怎么會跟那樣的人處得那么好啊?”有一天另一個朋友暗搓搓問了一句,略帶嫌棄地故意拖著長音,“看她天天總是盆兒朝天碗兒朝地的,不安生?!?/p>
“?。俊蔽覇∪皇?,原因嗎?
仲夏是個不安生的人,但不是個糊涂的人,她心里有一筆清賬。她白天人來瘋,自己也知道是不當真的玩笑;晚上熄燈之后安定下來,才有些像是漸漸敞開了偽裝。我們宿舍除了我,只有仲夏算個能扛的夜貓子,所以我們往往能在其他舍友熟睡之后扯天扯地悄悄聊好久。
她講很多酷炫的經歷:翹自習給喜歡的男生買禮物,跟“狐朋狗友”浪蕩在深夜的燒烤攤,和得罪自己的小子吵架吵到對方灰溜溜認慫道歉,還有一次自行車被人惡作劇拔了氣門芯,她揪出那個人來硬是讓他替自己把車扛回了家……
仲夏有一句至理名言:“你們有什么事,我罩著你們;我有什么事,只能自己罩自己啦!”頗有幾分仗義在里面。
像仲夏這種百毒不侵沒皮沒臉的丫頭,也是能突然回歸人形的,而且往往在老師要找家長的時候。放暑假之前要開家長會,頭一個禮拜她就得到班主任一系列明示暗示,意思是要跟她媽媽好好談一談,就她目前“嘚嘚瑟瑟的性格和人仰馬翻的學習”商榷一下她的未來方向。
于是仲夏千載難逢地穩(wěn)重了一晚上,給她媽媽打了一通電話。
我仰面躺在上鋪,剛開始還聽她心平氣和通情達理地在講道理,后來卻無論如何解釋不清了——畢竟她不是一點錯都沒犯呀。到最后她干脆長舒一口氣:“媽,你就甭替我瞎操心了,我活得勁勁兒的呢!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會處理明白的,放心吧?。 闭Z氣不強硬,但一萬分的堅決。
“喲,看不出來你還有點兒良心?!蔽议]著眼說。我很好,有時候只是為了告訴他們,你越來越能接受現(xiàn)實,而不是越來越現(xiàn)實。endprint
她騰地坐起來,我斜眼看過去,手機在她手里轉啊轉,接著是她破罐子破摔式的咧嘴一笑:“自己這一堆爛攤子,哪好意思勞煩兩位四十多歲的老人家收拾不是。老師也真是,我自己未來什么方向用她們商榷?還不得聽我的?!?/p>
下一秒,她開始沒正形地吹起口哨哼起歌,繼續(xù)刷手機。
但就在那一秒,我堅信她眼里閃過一道不同尋常的亮光,我看得很分明。如果硬要解釋的話,那就是讓我和她成為朋友的原因。
三
季秋算是我的發(fā)小,住我家隔壁,一個小區(qū)里長大,就憑我倆小時候一起坐蹺蹺板的次數(shù),也足以建立起無人能比的友誼與默契。上初中時我倆同班,每天從上學到放學形影不離,就差沒把墻打通,兩家并成一家了。
季秋的性格是與我截然不同。我圖清閑安逸,寧愿認命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她卻生就一個不屬于學校的靈魂,平生最厭惡的兩個字就是學習。她上課時要么發(fā)呆,要么睡覺,百無聊賴,一放學就像從籠里放出的鳥,周遭的好吃的好玩的記得很牢,出去瘋玩像個野孩子。
季秋的父母不大管她,在我媽眼里幾乎可以說是不稱職的家長了。她爸媽倒是愿意我倆在一起,以為能讓他們“不成器”的女兒好歹知道上進,殊不知她磁場太強,我一己之力壓根兒扭轉不了。一來二去,她沒有“近朱者赤”,我也沒像別人擔心的那樣“近墨者黑”。
初中畢業(yè)我考到外地,她只勉強讀了半個月職高,退學了。聽我媽說,在打工。沒有任何波瀾和意外,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踏上兩條相隔很遠的路。我放假的時候她也許在忙,她有時間的時候我又在學校,可是無論如何總會百忙之中抽時間見上一面,到楊國福吃麻辣燙,去松阪屋喝奶茶,去逛街買雜七雜八沒用的東西,或者我干脆到她家去閑坐。
季秋從來沒有告訴我她究竟做什么,怎么樣,我也不忍心問,生怕破壞了那一層現(xiàn)實與回憶之間的紗層。似乎只要在一起,光陰就從來沒有走散過,還能不問前程與明天。
她跟從前一樣,說話仍然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地責罵她生活里令她不順心的一切;仍然異想天開,幻想有錢有酒有愛情,浪跡天涯的逍遙生活。但我清楚地感覺到有什么東西在變了:比如她結賬的時候會順帶著核對一遍賬單,比如她坐公交不再呼呼大睡,而選擇靠在離門最近的地方,比如她不再死纏爛打地讓我大半夜陪她軋馬路,而是在夜色正繁華的時候走最熱鬧的街道陪我回家。
一個人的生活永遠不可能對另一個人全盤托出,但你從她一點一滴的改變中,看得到她經歷的滄桑。她如今手腳麻利目光老練,從頭到腳透出和年紀不相稱的成熟,和我從前認識的她判若兩人。
季秋不知道什么時候學會了做幾道簡單的菜,我執(zhí)意不許她正經做飯,怕因此感到我自己一無是處。她拗不過我,只好煮了兩袋方便面,還不忘往里邊切一些火腿,打兩個完滿的荷包蛋,嫻熟且自然。
“畢竟生活已經對我們這么不客氣了,自己還不得對自己好點兒啊。”
我心滿意足地盤腿坐在她家沙發(fā)上,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很想大發(fā)感慨,卻發(fā)現(xiàn)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話來。她蠻輕快地告訴我,說她有個朋友,介紹了一個外市的工作,自己說不定再等兩三個月就要打包走人的。
“要是可能的話,估計我得學些技術之類的,總比現(xiàn)在老和尚趕山似的強?!?/p>
“你爸媽同意嗎?”我驚異地望著她,“一個人去別的地方?現(xiàn)在這個年紀?”
季秋眼睛飄向窗外,像是想起什么事情,然后又飄轉回來,嘴角帶著笑,說了那句后來一直狠狠砸在我心上的話:“我一個人也已經很久了?!?/p>
她低頭靜靜地擺弄著紐扣,笑道:“其實我有時候挺懷念的,以前那些作妖不怕死,貪玩不想事兒的日子。可是總不能這么一直混吃等死呀,我們家也沒那能力讓我揮霍,他們以后說不定還指望著我呢,我總得決定一下我的人生吧?!?/p>
難道,我們已經到了要自己決定人生的時候了?
怔怔地陪她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該安慰還是鼓勵。半晌,我蒼白地接了一句:“那你到時候要照顧好自己啊,一個人在外面挺辛苦的?!?/p>
她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倚在沙發(fā)上踹了我一腳:“還說我,你難道不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外邊嗎?”
四
寫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很多人、很多事,過去的和沒過去的。寫到思緒萬千的時候干脆撂下筆閉起眼睛,從我尿褲子的時候一直回憶到如今要一個人處理生活的雞毛蒜皮的時候,邊想邊感慨我爸媽是怎么把我從一個不懂人話的小屁孩拉扯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
是的,這里面有一個很不愿意接受的現(xiàn)實:其實我們早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不再是那個在爸媽的大床上撒嬌打滾的小孩子了。時間強迫每個人收起任性無理不負責任,收起懶惰推托不顧一切,最終也收起年輕氣盛的沖動。所有那些絕望無措消極怠工的心情,還來不及咂巴出味兒就統(tǒng)統(tǒng)被我們拿大麻袋打包丟在角落,逼自己去面對生命深谷里一陣又一陣凜冽的寒風。一路上你要去習慣許多事情,習慣失敗,習慣堅強,習慣樂觀,習慣一個人。
我的確遇到過無數(shù)人出現(xiàn)在我生命之中,有的討人喜歡,有的著實可厭,可是,在討人喜歡中看得出他們的不易與辛酸,在討厭中也看得到苦衷和同感。每個人的性格表現(xiàn)在外面,不過是一種對生活的應激性舉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迎接命運拋給你的一切挫折,去獨當一面。所以,無論你遇到一個什么樣的人,背后都有一些難言之隱;又或者,無論你是怎樣的人,當你感到迷茫和疲憊時,你要相信自己并不孤獨。
我時時刻刻掛念的深愛著的這些姑娘們啊,我為你們許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的心愿,愿你無論以什么姿態(tài)行走在今后的世間,都能得到善待與祝福;愿你有十足的把握,去面對每一個新的明天。
你一個人在外面,其實也很久了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