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芳
距離上次去舟山群島,匆匆又過了數(shù)年,我至今也沒有收藏島上畫嫂的畫為憾事。
看海,觀海島,是潛伏我心底多年的夢想。那一年夏天,我突然空閑了下來,當這個夢想在初夏的午后又一次在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的時候,我依了它,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出行的清晨,天氣和我的心情一樣美好,風(fēng)兒帶著和煦,陽光攜著柔情,粼粼的海水緩緩的漾著微波,仿佛母親的手一遍遍輕拍著睡夢中的乳兒。當我從汽車上下來,終于面對多年來魂牽夢縈的大海時,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眼前鮮亮的景致是多么令我舒心、愜意??!然而當腳步隨檢票的人流,踏上輪船二層甲板,憑高遠眺藍天、闊海、遠山及海上大大小小的漁船時,我的心里卻涌動起別樣的情思。
在遼闊無邊的大海面前,人類?。∶煨∪鐪婧V凰?,短暫如蜉蝣,因此渺小而短暫的我不想用諸如浩瀚、寬廣等詞語來感嘆大海,只倚著甲板護欄,默默念著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任眼眸靜靜地凝視一望無際的海水,如凝視一幅鮮亮,生動、內(nèi)涵豐富的水墨畫。船兒在海上極速滑行著,我就這樣呆立著,一任時間的流走,竟忘了拍照,忘了船兒在耳邊“噠噠噠”的響著,一切如夢似幻,也不知過了多久,船速慢了下來,遠處島已清晰可見。待離船踏島,努力鎮(zhèn)定自己,心兒卻還似在海船上蕩漾。
定好旅館,天空飄起了雨絲,海島的氣候瞬息萬變,看來真是這么回事。中國的山水詩里向來不缺少雨的情境。雨中游島,自是另有一番情趣,絲毫不影響我游玩的心情,依島民的指引,一頭扎進雨里,沿著寬敞而濕滑的石板路朝島頂進發(fā),開始了環(huán)島觀景游覽。
漁村的房屋大多依山勢而建,層層上疊,仿佛彼此相連卻各自兀立。
遇到畫嫂純屬偶然。因畫嫂所開的店就在上坡路上。
邁進書店時,她正背對著我,在擦拭書架上的書,腳下零零落落還散著好些本。聽見身后有腳步聲,她沒有停下手里的活,頭也沒回,只一句:借書嗎?
我詫異地回她:“我是來這兒旅游的,第二天就走,也可以借書嗎?”
“可以。”
話音落地,她回轉(zhuǎn)頭來,向我耐心地介紹如何借書和買書,我無意借書,當聽到也能買書后,就隨手拿出書架上的文學(xué)書翻了翻,好像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就買一元嗎?得到肯定的答復(fù)后,我有些心動了,好像憑空撿了個大便宜似的??僧斘艺归_書頁時,卻發(fā)現(xiàn)里面居然有好些字不認得,通篇繁體字,好像是五六十年代出版的。書潮乎乎的,朝外散發(fā)著濃濃的霉爛味和海腥味??次野櫰鹈碱^,這位看上去六十開外的普通婦女又熱心地解釋這些書是如何因受潮霉爛而被縣圖書館丟棄又被她如何收集起來,我費力的聽著她夾著本地方言的“普通話”。當目光瀏覽到書架頂端一字排開的油畫以及散擺在身后桌上、地上的油畫時,我震撼了,仿佛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不止因為遠隔海洋生活的我深深被五彩斑斕、魚蟹蹦跳的強烈畫面所吸引,尤其聽說這些‘活蹦亂跳的油畫竟出自她——一個目不識丁的老人之手。
這些畫作隸屬抽象派,色彩鮮艷,想象奇特,人和物做了恰當?shù)目鋸?、變形,給人一種震撼的美感,如享受一頓視覺大餐。老人坦誠的給我介紹了這畫的用料和選此材料的目的和意義。幾句話反反復(fù)復(fù),我琢磨了半天,才聽懂說這些畫確切叫“丙烯畫”,就是把丙烯顏料繪在亞麻布上,畫出的畫比油畫干得快,性能穩(wěn)定,易于購買者長久收藏。如是而已,畫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能,深思熟慮后一氣呵成,畫好后基本不修改。
每一幅畫都有一個故事。老人深沉地說。其中一幅“阿娘布襤當米缸”在北京舉辦的漁民畫展中獲專家高度評價。這幅畫因其結(jié)構(gòu)合理、寓意深刻,色彩搭配和諧,給人一種深沉的美。赤腳母親過去用布襤當米缸的故事深深刺痛了她。正因為家窮,可憐老母親七十多歲才穿上鞋??磥頋O民的苦難在她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才有了這幅經(jīng)典之作。還有“年糕”“妹妹做船頭”、“水貓上船”等等都栩栩如生,引人入境,遐想翩翩……
這些畫作均看不到題名,我是從她嘴里聽到的。其中“年糕”這幅畫的背景里鑲有年糕兩字,她說是托人在紙上寫著,她照葫蘆畫瓢硬描上去的。
畫畫是她小時候的夢想。因家窮讀不起書,看著孩提伙伴放學(xué)回家畫畫,她心里羨慕極了。長成大姑娘后,擅長繡花的阿姨鼓勵她學(xué)繡花,一次偶然被繡花針扎手的經(jīng)歷讓她最終厭棄了女紅。初做漁人婦時,遠離熟悉的親人,目光所及,除了海便是島,生活苦悶單調(diào)至極。尤其男人出海捕魚后,鮮活蹦跳的她猶如歡快的小兔生生被困牢籠。她想到了又喜又怕的女紅,想到了兒時的畫畫夢想。何不換一種方式描紅呢。悄悄地,她想方設(shè)法把小學(xué)生學(xué)畫畫的顏料買回家,躲在家自個在枕頭布上學(xué)起畫來。從此,畫畫點綴了她孤寂空閑的時日,點燃了她生活的激情。她畫海島、畫漁船;畫打魚的艱辛,畫豐收的喜悅。漁民生活的苦、樂、酸、甜在她的彩筆下,得到酣暢淋漓的呈現(xiàn)。有了畫的相伴,她的生活變得色彩斑斕。
一天,她在庭院收拾被突兀的雨水打濕的畫作時,恰巧被路過的美術(shù)老師看見,被雨水咽濕大片的彩畫顯得那么美輪美奐。于是老師的腳步凝住了,于是她被老師推薦進了培訓(xùn)班系統(tǒng)學(xué)習(xí),于是她涉獵油畫,技藝有了跳躍式的發(fā)展,于是她參加了全國的漁民比賽,獲得了很多榮譽。
她說她開了一家“畫嫂客?!?,客棧地板上繪著斑斕的油畫;墻上、門上掛著斑斕的油畫,全是出自她的手筆。還有很多的畫,多得沒地放,于是想著租一個門面,光有畫還不行,于是她又陸續(xù)收集了許多書。如飛蛾撲火,她把整個身心都撲進了店里。書、畫在她的店里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交融,走進來的人無不被濃濃的書情、畫意包圍,久久割舍不去。書可供人免費借閱;畫既悅?cè)擞謵偧?,偶爾有賞識的也會被買走收藏。若是遇到游客中的藝術(shù)家指點,她還能學(xué)到更多,豈不更妙。
上級領(lǐng)導(dǎo)和當?shù)劓?zhèn)上領(lǐng)導(dǎo)參觀了她的簡陋的書屋后,對她極大的贊賞。鎮(zhèn)上領(lǐng)導(dǎo)承諾店面租金由鎮(zhèn)政府負責(zé)墊付。
開店兩年多來,書店不知結(jié)緣和方便了多少游客。
一直以為畫畫是精致、高雅的藝術(shù)。是優(yōu)美的散文、精致的小詩,是陽春白雪,是水中月、天上虹。得具備開闊的視野、一定的學(xué)識、高尚的情操之人為之。
眼前的她,一身普通的衣著,微卷的短發(fā),站在一群粗手大腳、說話直來直去的老漁婦中沒有一絲特別,你覺不出她有多少藝術(shù)細胞,更不會聯(lián)想到她與眼前的藝術(shù)品有丁點關(guān)系。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婦女,竟然創(chuàng)作出高水平的佳作。成了畫漁民畫的丹青妙手,被冠以“民間藝術(shù)家”稱號。
問畫嫂活著為了畫畫,還是畫畫為了活著。這樣看似高深的哲學(xué)問題她肯定回答不上來,就像她不知道架上的幾近霉變的書有多大價值一樣。她只知道書是拿來看的,畫是拿來欣賞的。你說她是因了喜歡而堅持作畫,她必頻頻歡喜的點頭。
做一幅好畫猶如作一篇好文,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清楚。從靈感突現(xiàn)到鋪布揚筆,從結(jié)構(gòu)到色彩,看似一蹴而就,殊不知在腹中打了多少次底稿。從一筆一劃的學(xué)到游刃有余的畫,延續(xù)數(shù)十載春秋,畫嫂因了歡喜而堅持。
島上還有太多的風(fēng)景等我去欣賞,我匆匆走了,竟忘了向畫嫂購一幅畫。記得臨別時畫嫂贈我一席話,回來后我給理了理,大體這樣:人生短暫,轉(zhuǎn)瞬即逝。在有限的生命里,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做,人生路上相伴而行,縱然前路漫漫,縱然狂風(fēng)大作,只要不泄氣,就能活出精彩。這番話猶如畫嫂筆下的畫,足夠我一輩子欣賞玩味。
前兩天,我做了一個美夢,夢中求得畫嫂一幅畫。畫面好像是蔚藍的天空下,數(shù)十只帆船在翻滾的汪洋里收網(wǎng),千萬條斑斕魚躍進船艙,漁民們扯著網(wǎng),咧著大嘴,東倒西歪的在笑……
——選自第三期《長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