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波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它不再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而是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它既能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又能培養(yǎng)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它讓所有學生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它能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拔尖,讓成績中等的學生優(yōu)秀,讓成績后進的學生擁有希望。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們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并進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簡單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1. 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它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能使每個成員通過合作互助,共同提高。同時對于小組之間也存良好的競爭關系。對中等學生和后進生來說,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增強自信和自我實踐的機會,在小組中優(yōu)秀學生的帶動下,更容易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成績。總之合作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觀態(tài)度等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在合作學習中課堂不再是被動的“填鴨式”的教學,而是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導學者”,學生成為“實學者”。這樣教師教得輕松、高效,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實施一些宏觀性的教育策略。
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積極的、和諧的、熱烈的課堂氛圍,為每個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在小組活動中,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每位學生都要求圍繞問題積極參與,各抒己見,這大大地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另外,小組合作學習對那些膽小、內向的學生提供了機會,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愛提問題、愛發(fā)言的好習慣。
2. 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對策
(1) 小組合作學習時,人員和時間分配不合理。在進行分組討論時,我們一般采用231模式(即2名優(yōu)等生,3名中等生和1名后進生),這樣更利于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那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精講精練,盡量把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尤其是在布置合作任務時,教師應依據所學內容確定小組合作人數,一定要講清楚目的和要求,同時在討論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抓緊每一分鐘時間進行共同合作討論。
(2) 合作學習只求表面,流于形式。在一些公開課的教學中,合作學習看起來氣氛很熱烈,但大多數教師往往只注重表面現象,而忽略了小組討論的實效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關注小組成員的情況,要精心設計合作任務,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yǎng)。
(3) 合作學習面太廣。教師一遇到問題,不管需不需要小組討論,都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其實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合作任務,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度,數量不宜多,時間不宜長。哪些問題可以合作討論呢?一是挑戰(zhàn)性、開放性、有難度的問題可以合作討論,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對問題做細致的研討和交流,從而解決問題。二是學生一個人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合作討論,這也是利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三是可操作性的活動需要合作,能過合作可以提高時間利用率。四是能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合作。
(4) 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成了一種擺設。主要表現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時,教師只是在個別小組指導、參與討論。其實,教師應該深入到各個小組了解學生的發(fā)言,組織有效地交流。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教師要參與合作學習,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的想法和討論思路,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難。②教師在參與過程中要適時調控,把小組的活動引向深入。教師在參與小組討論時要大膽放手,及時指導,巧妙調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知識的深化,在自主參與中享受成功的喜悅。③ 教師在參與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小組學習中的亮點。一般來說,每次課堂教學小組分組有6到10個,如果每個小組都請學生發(fā)言,會嚴重影響時間利用率,因此教師要有選擇地讓有代表性的小組發(fā)言,尤其是請那些教師在參與過程中發(fā)現的有亮點的小組發(fā)言,這樣學生問題的認識將更加深刻。④ 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進行歸納、深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fā)言,對其進行補充和總結,形成示范性語言,讓學生思維更有條理性。
(5) 小組成員角色意識落實不到位。在小組中部分成績好的學生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任務,而那些膽小、害羞的學生則成了旁觀者,不能很好地參與小組合作。因此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應經常輪換小組角色,教師讓小組代表發(fā)言時應注意中等學生和后進生,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
(6) 對于合作學習評價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重在評價,教師的評價往往注重小組評價而忽視了個人評價,注重合作效果的評價而忽視了過程性評價,只注重教師單一評價而忽視了多元化評價。因此我們在合作學習的評價中不僅要注重集體性評價、個體性評價,還要注意過程性評價和多元化評價,這樣才能調動小組內每名成員的 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在英語教學中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合作學習不僅能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讓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相信,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將隨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不斷發(fā)展完善,必能讓英語課堂教學更精彩。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團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