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盈汐
“醪糟——熱騰騰的醪糟喲!”一大早,一聲聲響亮的吆喝聲響徹村子,喚醒了沉睡中的村莊,也喚醒了我的童年回憶。
一串清脆的鈴聲,穿過干冷的巷子,越來越近,鈴聲悠揚而綿長。走來的是一位每個冬天都與孩子們相伴的賣醪糟的老爺子。我端起搪瓷碗,身子探出窗外,看到平日的伙伴都已早早等在門口,趕緊跑出門去,同伙伴們一起守在村口。鈴聲叮當(dāng)響,聲音越來越清脆,我仿佛已經(jīng)聞到醪糟的香味。
老爺子到了。像往常一樣,他還是穿著墨綠色的軍大衣,頭上扣著一頂小棉帽,里面穿著一件油漬斑斑的毛衣。他挑著竹擔(dān),一頭掛著裝滿讓孩子們快樂的美味,另一頭掛著新鮮的調(diào)料,那已泛黃的銅鈴就系在竹擔(dān)中間。
孩子們一擁而上,將瘦高的老爺子圍在中間,每人手里都拿著大小不一的搪瓷碗,眼巴巴地望著桶,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樣,小臉凍得紅撲撲的,只為那一碗熱乎乎的醪糟。
老爺子慢慢將竹擔(dān)放下,掀開蓋在桶上的白布。醪糟熱氣騰騰,冒著白煙。老爺子伸出手來,一手拿起孩子們的搪瓷碗,一手拿著長柄大勺,舀起一勺醪糟,不偏不倚地倒入碗中,沒有一滴流出碗外。每個孩子接過搪瓷碗,臉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
對于我,他總是格外照顧,給別人舀一勺半,給我兩勺,走時還不忘問我要些什么調(diào)料。老爺子知道我家里不富裕,盡管他生活也很拮據(jù),但每次都不忘多為我舀上半勺醪糟,他的善良讓我心懷感激。
當(dāng)孩子們散去,老爺子又挑起竹擔(dān),吆喝聲再次響起:“賣醪糟哩!熱乎乎的醪糟!”那串清脆的鈴聲漸漸消失在霧氣彌漫的小巷里。我眼巴巴地望著小巷的盡頭,盼著老爺子明早再來……
我深深地懷念那位賣醪糟的老爺子,他溫暖了我的童年。
(指導(dǎo)老師 惠軍明)
簡 評
當(dāng)童年漸行漸遠,成長中的那些好吃、好玩的片段都凝結(jié)為歲月的明信片,而“醪糟——熱騰騰的醪糟喲”這響亮的吆喝聲,成了小作者無法忘懷的溫暖記憶。冬日干冷的長巷響起熟悉的鈴聲,在孩童們期盼的眼神中,賣醪糟的老爺子如春之使者般帶來了美味和溫暖。清晨時分就開始盼望,側(cè)耳細聽,望眼欲穿,待那熟悉的聲音響起,熟悉的人影走來,滿心的滿足與安慰恐怕是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所以童年走了,卻忘不了那聲響亮的吆喝;時光走了,卻忘不了那位善良守時的老人;美味遠了,卻忘不了那種溫暖……
(惠軍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