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 要:《寒夜》一文以抗日戰(zhàn)爭時期重慶人民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為描寫內容,向讀者展示了那個時代小人物的悲劇命運,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本論文將細致地分析《寒夜》一文中所寫到的讀書人形象,并結合文章具體分析其生活困境。
關鍵詞:《寒夜》;讀書人;困境;命運
《寒夜》是巴金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其中對于小人物,尤其是讀書人命運的關注十分突出。本論文將以《寒夜》中描寫到的主要讀書人形象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抗日戰(zhàn)爭的時代背景下的讀書人的困境與掙扎。
一、讀書人形象
巴金說:“我只寫了一個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寫了一個渺小的讀書人的生與死?!雹俚x完文章我發(fā)現(xiàn)其實文中并非只寫了讀書人汪文宣一個人的生與死,可以說他的一家人都是讀書人,就連他的朋友也都是讀書人,盡管巴金沒有全都仔細敘述他們的故事,但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看到、想象到無數(shù)個像他們一樣的讀書人的生與死。
汪文宣一家都是讀書人,母親從前也念過書,有讀書人的傲氣,在媳婦面前她也會自夸自己學問如何,德行如何,可人到了老年,反而嘗到了貧苦滋味,成了一個二等老媽子;汪文宣和曾樹生都是教育系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們有抱負,想要辦一個理想中學,想要擁有甜蜜的婚后生活,但現(xiàn)實的境況卻是慘淡的,這兩個讀書人一個成了受人輕視的小公務員,一個成了銀行里的“花瓶”;小宣也是一個讀書人,他年僅十三歲,卻少年老成,因為家境不好,沒有什么營養(yǎng)而患了貧血,他雖是孩子,卻讓人在他身上看出了衰老,就連他的父親也覺得在他身上寄托希望是渺茫的。汪文宣的大學同學唐柏青,曾經是一個文學碩士,有許多自己的著作計劃,家庭也很幸福。但不幸家庭支離破碎,他整日借酒消愁,自暴自棄,最終死于非命。
二、生活境遇分析
在汪文宣生活的這個年代,時局動亂、生活困苦,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里充斥著物價飛漲、外敵侵入、空襲與警報、失業(yè)的威脅、階級的壓迫、疾病與死亡、統(tǒng)治者的欺騙等等因素,他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加困苦。
(一)物價飛漲
汪文宣一個月工資是七千元,這個數(shù)字放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是不低的,但同汪文宣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物價比起來,這個數(shù)字顯得實在是太少了。有一次母親為他買了一只雞回來,汪文宣便帶著愁容說:“媽,這太花費了,我們哪里吃得起?。 雹诙赣H卻故作輕松溫和地回答道:“我買的很便宜,不過千多塊錢……”③從母子倆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物價高得是有多么的離譜,小市民們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困苦。④
當時的物價是很高的,一只小小的蠟燭就要30塊錢,而停電又是經常發(fā)生的事情,可想而知光是這一項的開支就不可小視。汪文宣的那一點薪水,還不得不拿出一千元分攤給公司周主任做壽,就連妻子過生日也不能買個蛋糕表示一下心意,去咖啡店也是樹生給的錢。兒子小宣的學費更不是他能夠承受的,光是學食費就要接近三萬,物價高漲,學校還要求再補繳幾千元。家里的衣物更是不敢拿出去給人家洗,只能由汪母來做老媽子的工作,汪文宣雖然心疼自己的母親,但他也不能改變什么,他的工資應付家用尚不足夠,花錢請一個洗衣大娘實在是雪上加霜的事情,更何況請人的勞務費又在不停地上漲。
(二)外敵入侵
這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重慶,在寒冷的夜晚里人們也不能放心入睡,防空警報總是會突然響起。開篇便是一次警報后的寒夜,小販們在寒冷的街上交談:“今晚上不曉得炸哪兒,是不是又炸成都,這們(么)久還不解除警報?!雹莩掷m(xù)的空襲與警報已經讓人們感到麻木。日本人的步步進攻讓人們人心惶惶,人們紛紛準備著逃難,而像汪文宣這樣的人便同時面臨著失業(yè)的威脅。
(三)階級壓迫
在那個年代,讀書人們的理想支離破碎,他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就連尊嚴也被人踩在腳底。唐柏青的妻子臨近生產,想要向自己的上司請個假,可他的機關科長跟她合不來,故意搗亂不準他的假,以至于妻子難產叫他上百遍也無濟于事,最終含冤而死。汪文宣的遭遇也與唐柏青相似,他在這個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做著一個小職員,工作幾年以來一直小心翼翼,而當他第一次遲到時,“編輯部主任兼代經理周XX忽然在主任室里抬起頭來,朝外面看,看見了他,也不說什么話,卻露出一種輕視的表情?!雹蕻斔7O了,想要伏在桌子上睡一覺時,吳科長嚴厲的眼光便老是停留在他的臉上,使他不敢偷懶片刻。這便是抗戰(zhàn)時期讀書人們的職場現(xiàn)狀,輕視和排擠讓他們幾乎“小”到了塵埃里。
(四)疾病與死亡的威脅
唐柏青的太太,懷著孩子本已經足了月,到醫(yī)院檢查卻被醫(yī)生打發(fā)回了老家,最終一尸兩命。唐柏青被大卡車撞死,整個頭都成了肉泥。鐘老得了霍亂,很快便死去了。汪文宣患了肺病,時而咯血,但苦于無錢可醫(yī)治,最終死去。在文中這么描寫道:“那個醫(yī)院是臨時改設的,糟糕透了。一共只有兩個醫(yī)生,四個護士,二十張病床。現(xiàn)在收了三十幾個病人。有的就擺在過道上,地板上,連打鹽水針也來不及,大小便滿地都是,奇臭不堪,病人還是在陸續(xù)送來……”⑦,疾病的突襲讓人們措手不及,他們只能飽受折磨,無奈地等待死亡。
(五)統(tǒng)治者的欺騙
“等到抗戰(zhàn)勝利就好了”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汪文宣、曾樹生和汪母都曾經說過這句話,這是他們堅強生存下去的信念,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大力宣稱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一切都有辦法,人民的生活都會好起來 。而真實的情況卻是人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困苦,難民反而越來越多;在文中有這么一段話:“作者大言不慚地說中國今年來怎樣在進步,在改革,怎樣從半殖民的地位進到成為四強之一的現(xiàn)代國家;人民的生活又怎樣在進步,在改革,國民政府有如何順念到民間的疾苦,人民又如何感激而踴躍地服役,納稅,完糧……”⑧,這是一本歌功頌德的作品,統(tǒng)治者們大力地宣傳者自己,欺騙百姓,可謂是謊話連篇。
三、結語
《寒夜》寫出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重慶的讀書人們的生存境況,他們在陰晦、壓抑無比的環(huán)境里生活,在每況愈下的日子里掙扎求生。那個時代的讀書人,不能取得政治地位,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他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只能在煎熬之中一步步走向死亡。⑨巴金說:“我有意把結局寫得陰暗、絕望、沒有出路,使小說成為我所謂的‘沉重的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宣傳抗戰(zhàn)勝利后一切都有辦法,而汪文宣偏偏死在街頭鑼鼓喧天、人們正在慶祝勝利的時候。我的憎恨是強烈的?!雹庾髡哂幸獾陌才艔娏冶磉_出了對于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批判,展現(xiàn)了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虛偽,表達出了對讀書人們命運的同情,對小人物的同情。
參考文獻:
[1]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2] 謝家順、陸山花:《國難背景下知識分子命運的真實寫照──<寒夜><巴山夜雨>人物形象比較論》,《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07年第2期。
[3] 尤克東:《“生存意識”與抗戰(zhàn)文學──談抗戰(zhàn)時期的小說創(chuàng)作》,北方論叢,1998年4月。
[4] 林科吉:《“家”的破亡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者的窘困──讀巴金<寒夜>》,渝西學院學報,2012年12月第1卷第4期。
[5] 武彥君:《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知識分子的二難處境》,內蒙古社會科學,2001年6月。
[6] 巴金:《寒夜》,《關于<寒夜>》,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版。
注:
①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703頁。
②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第601頁。
③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第601頁。
④ 謝家順、陸山花:《國難背景下知識分子命運的真實寫照──<寒夜><巴山夜雨>人物形象比較論》,《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07年第2期,第50頁。
⑤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第420頁。
⑥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第435頁。
⑦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第674頁。
⑧ 巴金:《寒夜》,《巴金全集》第8卷,第671頁。
⑨ 林科吉:《“家”的破亡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者的窘困──讀巴金<寒夜>》,渝西學院學報,2012年12月第1卷第4期,第89頁。
⑩ 巴金:《寒夜》,《關于<寒夜>》,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