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林京子:當代日本文壇的“礦山云雀”

2018-03-19 07:12:44杜彬彬李先瑞
世界文化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長崎原子彈上海

杜彬彬+李先瑞

林京子(1930—2017),本名宮崎京子,1930年8月出生于日本長崎市,轉(zhuǎn)年因父親就職于三井物產(chǎn)上海支店而舉家遷至上海,在那里度過了14年的青少年時光。1945年2月,看到日本戰(zhàn)敗之勢不可逆轉(zhuǎn),林京子一家決定返回日本,京子的父親因公司需要繼續(xù)在上海滯留一段時間,京子則轉(zhuǎn)入長崎女子初中三年級繼續(xù)學業(yè)。為了上學方便,林京子離開諫早市舅舅家前往長崎市租房獨居。轉(zhuǎn)校后的林京子沒什么朋友,日子雖然清苦卻也安靜。然而安靜的時光沒能維持多久,新學期開始之前的3月份,日本閣僚會議通過了《決戰(zhàn)教育要項》,日本政府規(guī)定除國民學校初等科外,其他年級原則上一律停課,在戰(zhàn)爭體制下,對全體學生實行總動員,強迫他們參加軍需勞動。4月,由于長崎軍需工廠的員工被前線征用,導致員工不足,所以初中高年級學生和高中生都被迫到軍工廠勞動。勞動期間,林京子經(jīng)歷了她一生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1945年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放原子彈的日子。

原子彈爆炸時,林京子所在的工廠距離爆炸中心只有1.4公里。十分僥幸的是,林京子沒有受任何外傷,奇跡般地獲救。然而命運之神并沒有放過這個正值花季的少女,巨大的核輻射使她患上了“原子病”——一頭美麗的烏發(fā)開始脫落,一波又一波的劇烈嘔吐不斷地折磨著這個本應(yīng)快樂享受恬靜學習時光的少女。與她一起做工的工人、同行的帶隊老師以及同學們,有的在爆炸中受傷,有的雖未受傷卻因“身體內(nèi)部受到核輻射”而相繼死去。死亡的陰影從未間斷地籠罩在那些遭受核爆炸輻射的幸存者身上。從那時起,林京子便不得不作為一個“核武器的受害者”生活于世上。后來,林京子從長崎醫(yī)科大學附屬??茖W校護士系中途退學,21歲時與某報社記者結(jié)婚,兩年后長子出生。由于原子彈爆炸后遺癥的影響,林京子一直擔心她們母子能否健康地生活下去?;楹罅志┳痈煞蝾H多摩擦,二人于1974年離婚。

20世紀60年代,林京子曾在《文藝首都》雜志上發(fā)表了三部小說,分別是《閃光的夏天》《那時》《陰天的行進》。真正使林京子在文壇嶄露頭角的作品是1975年發(fā)表于《群像》雜志上的《祭場》,該作出版單行本后分別榮獲第18屆“群像新人文學獎”和第73屆芥川獎,并受到井上靖等文壇前輩的大力贊揚。1976年至1982年,林京子以《文學界》與《群像》雜志為陣地,相繼發(fā)表了《路》《同期會》《昭和二十年的夏天》《如同沒有》《公歷一九八一 · 原爆三十七年》等“原爆”作品。1983年5月,以上海時期的生活為背景的小說《上?!烦霭姘l(fā)行,并榮獲第22屆女流文學獎。此后的很多作品以及《林京子全集》(2005)又分別獲得各類獎項。

從林京子的代表作 《祭場》《現(xiàn)在安息吧》《長時間寫成的人生記錄》等來看,她的幾乎所有作品都以1945年8月9日原子彈爆炸為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因為那段刻骨銘心的災(zāi)難對她的身心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痛,她要通過記錄和追問來彰顯堅決“反核”的人生姿態(tài)。所以林京子也被稱為“原爆文學”作家。1978年,當日本政府欲將由政府設(shè)立的“藝術(shù)選獎新人獎”頒給她時,她斷然拒絕了,理由是“原子彈受害者不能接受國家的獎”,她堅決不與理應(yīng)為戰(zhàn)爭后果負責的日本政府和解。她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在當代女作家中旗幟鮮明,堪稱誓不與核共存的日本反核女斗士。

林京子的作品有幾個突出的特征。其一是以歷史為基點,著眼現(xiàn)實,關(guān)注未來。林京子的創(chuàng)作以1945年8月9日的長崎體驗為基點,著重于表現(xiàn)原子彈受害者的現(xiàn)實生活和他們生存所面臨的困境,探討“核”問題對今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終極意義。她書寫“原爆”卻不拘泥于再現(xiàn)原子彈爆炸體驗,而是重點描寫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現(xiàn)在”,以“作為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生活的戰(zhàn)后時空”為基礎(chǔ),再現(xiàn)受害者們戰(zhàn)后的生存狀態(tài),深度挖掘他們得不到政府救治、遭受正常人歧視等社會問題,進而表達自己反對核武器的堅定立場。在這一點上,林京子可謂特立獨行。小說《祭場》中就有“將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看成怪獸”,將他們與“宇宙吸血星人”并列稱為“原子彈星人”等描寫。對于政府所言的很難做出對“原子彈爆炸癥”認定的情況,林京子十分憤怒,并通過作品加以質(zhì)問?!都缊觥窙]有直接描寫原子彈爆炸時的情況,因為她深知,如實記述當時的真實體驗固然重要,但原封不動地保存體驗卻是很難的,隨著時間的流淌,體驗會走樣、變形、發(fā)生“風化”,而對于輕視甚至無視歷史事實的政府進行批評,同時對輕易淡忘歷史的民眾加以提醒,這無疑是更有意義的。

林京子作品的第二個特征就是從歷史角度來看待個人的原子彈爆炸體驗,將日本戰(zhàn)敗前后的個人史與日本史、世界史疊加起來,貫通思考。她相信萬物皆有因果——這源于她少年時的異國生活經(jīng)歷,培養(yǎng)了她國際化的視野和相對客觀的文學態(tài)度。在日軍常駐的上海,林京子讀了小學和初中,她與家人并沒有住在日本人聚居的公共租界內(nèi),而是在黃浦江畔一條不太富裕的中國人聚居的里弄,附近妓館等下層人民生活的場所鱗次櫛比,這使幼小的京子目睹了中國人民生活的煎熬與不幸。在這座城市生活了14年的她通過自己少年時代的異國生活體驗,無意識地養(yǎng)成了客觀看待自身生存與體驗的習慣,因此她能冷靜地認識到,“廣島·長崎事件”是亞洲和太平洋戰(zhàn)爭的必然結(jié)果之一,是“歷史性的結(jié)果”。對于住在島國的大多數(shù)日本人而言,他們一味地看到自己遭受原子彈摧殘的不幸,卻不去反思是什么原因?qū)е铝俗罱K的結(jié)果;而林京子經(jīng)歷過“上海生活”,后又不顧親友反對旅居投放原子彈的“敵國”美國,所以她能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高墻而看到事情的前因后果。endprint

林京子作品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宏觀考察“核能”與人的問題,形成了“人不能與核能共存”這一思想。1999年9月30日,“東海村JCO臨界事故”發(fā)生,放射能導致兩人死亡,一人重傷,667人遭到放射線污染,從根本上推翻了迄今為止日本政府與電力公司一貫宣傳的核能發(fā)電的“安全神話”。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人的“核恐怖”意識漸趨淡薄,而向這種風潮中投進一石的,是林京子的《收獲》。這部短篇小說諷刺性地寫出了臨界事故發(fā)生后人們的混亂狀態(tài)。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人,他在發(fā)生了臨界事故的工廠附近種植的甘薯因受到放射能污染,到了收獲期依然無法售賣而腐爛在地里。對于從“廣島·長崎事件”到目前為止政府隱瞞關(guān)于核能的公開信息一事,林京子也頗感憤怒,作品中處處流露著對“核”的諷刺。在當代日本文壇整體忽視“核”問題的背景下,在諸多本來應(yīng)該擔負“礦山云雀”義務(wù)的作家貪睡于表面的“富足和繁榮”而舍棄了文學的批判性之時,《收獲》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如此現(xiàn)狀發(fā)出的警告與抗議。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地區(qū)發(fā)生了里氏9級大地震,地震引發(fā)了福島核泄漏事故,當時對該事故表示出強烈關(guān)注的只有林京子、川上弘美等少數(shù)女作家,而大多數(shù)女作家則對事故漠不關(guān)心。與之相比,林京子自始至終“反核”的人生姿態(tài),她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感,在當代日本女作家中堪稱翹楚。福島核泄漏事故發(fā)生后,日本政府反應(yīng)遲鈍且有推卸責任之嫌,當時日本政府發(fā)出的避難指示是“直徑20公里以內(nèi)的居民強制撤離”,顯然,直徑20公里以內(nèi)并不是很安全的范圍。林京子對于政府這種不尊重生命的做法非常不滿,當聽到核輻射導致一些人受到了放射線傷害時,她熱淚橫流,因為66年前核武器的受害者們有著同樣的遭遇,他們不斷忍受著核輻射導致的身體傷害和精神傷害,活得非常沒有尊嚴。林京子說過這樣的話:“活到今天,與我同樣受到原子彈爆炸傷害的朋友當中,有的反復入院治療,為了讓政府認定此病是原子彈爆炸癥而提交過資料,結(jié)果日本政府根本不認賬……許多朋友就在這期間辭世了,他們的死亡年齡大都在三四十歲,正是養(yǎng)育孩子的年齡……死因是腦腫瘤、甲狀腺疾病、肝癌或胰腺癌等?!?/p>

林京子懷揣著對于核爆炸的恐懼以及對遭受核輻射的人們的同情,將自己所感所聞的酷烈悲慘的原子彈爆炸受害體驗寫進作品中,傳遞著日本民族痛苦的呻吟和理性的反思。林京子正是這樣一只不知疲倦的“云雀”,向世人展現(xiàn)著文學家的責任感與人類的良知。

林京子還是一個懷舊的人。上海是她的第二故鄉(xiāng),這第二故鄉(xiāng)給了她充足的文學創(chuàng)作素材,比如《米歇爾的口紅》(1975)、《上海》(1983)和《三界之家》(1984)等?!睹仔獱柕目诩t》對其少女時代的上海經(jīng)歷進行了描述,可以簡潔地概括為“陰”與“明”兩種生活并行,“陰”的一面即戰(zhàn)爭陰影下的生活,“明”的一面即充滿快樂的少年時光。

1981年8月9日,林京子時隔36年再次造訪上海,因是團體旅行,她沒能充分追尋自己兒時的記憶。此行的兩年之后,林京子完成了長篇小說《上海》。該作由《出發(fā)之前》《法國梧桐林蔭道和四方形電燈》《黑夜》《四平新村和上海神社》《魯迅與S醫(yī)生》《會做槲葉年糕的中國人》《人民公社的雞蛋料理》《母親河揚子江》等多部短篇小說構(gòu)成,以第一人稱寫就,具有一定的私小說性質(zhì)。歷經(jīng)36年,上海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作品不僅描繪了新舊上海的不同,也對幼年時期的上海生活進行了追憶。她第一個短篇《出發(fā)之前》中寫道:“只要中途飛機不墜落,8月9日晚20時就可以到達上海了。飛機艙門一打開,我會站在舷梯上。上海夜晚的空氣包圍著我的全身。沒有張力的我的頭發(fā)吸收著上海特有的夏夜的濕氣,會十分舒展吧,就像小時候那樣?!倍敖K于到了,外面是上?!?“我看著這樣的風土長大,上海是我的故鄉(xiāng)”則表達了林京子對第二故鄉(xiāng)的熱切思念。雖然長崎是她出生的地方,但她時刻盼望重回兒時生活了十四載的地方。在上海訪問期間,作為日本公民,她認識到日本被原子彈襲擊是它侵略行為的必然結(jié)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上?!凡粏螁问浅錆M溫情的回憶,也包含了深深的懺悔與深刻的反省。

林京子的后期作品仍然在不停地追問核問題,只是采取的方式與之前有所不同,她通過揭露戰(zhàn)后的社會性別結(jié)構(gòu),來探討兩性關(guān)系應(yīng)有的狀態(tài)?!蛾幪斓男羞M》《如同沒有》《峽谷》等作品集中體現(xiàn)了林京子的女性意識,塑造了現(xiàn)代日本社會中女性的理想形象,對于在原子彈爆炸和社會體制的雙重壓迫下女性所表現(xiàn)出來的頑強生命力給予熱情的謳歌。endprint

猜你喜歡
長崎原子彈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
上海之巔
少先隊活動(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為什么核爆城市長崎紀念地位不及廣島
絕密運送: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運載歷程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4
徒手“撕開”原子彈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周恩來與長崎國旗事件后的對日外交
納粹德國原子彈計劃的失敗
軍事歷史(1993年6期)1993-08-16 02:18:40
一顆未爆的原子彈
軍事歷史(1993年3期)1993-01-18 00:11:40
丰都县| 孟村| 博野县| 仁寿县| 黔西县| 句容市| 历史| 嘉峪关市| 九寨沟县| 巫溪县| 罗甸县| 响水县| 阿克| 荆州市| 新源县| 安阳县| 保山市| 千阳县| 乌拉特中旗| 内丘县| 贵溪市| 瑞安市| 新余市| 夏邑县| 周口市| 东兰县| 雷波县| 乐业县| 南江县| 台东市| 措勤县| 阳春市| 黄山市| 尚义县| 永登县| 寿光市| 平原县| 东宁县| 泰和县| 渑池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