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科 劉春鋒 高 誠 劉召軍
拉薩市拉薩河4#閘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區(qū)南側拉薩河干流上的次角林大橋下游,為拉薩河(城區(qū)段)水治理工程規(guī)劃的第4座擋水建筑物,采用橡膠壩進行擋水。
我國1965年開始橡膠壩袋的試制工作,1966年建成我國第一座橡膠壩——北京右安門橡膠壩,至今我國已建成橡膠壩700多座。日本橡膠壩的設計代表了當前世界最高水平,至2002年已建成超過3 000座橡膠壩,且建設了多座6 m高橡膠壩[1]。西藏地區(qū)的年楚河水生態(tài)橡膠壩于2014年10月建成,目前運行正常。
西藏拉薩河屬高原地區(qū),河道行洪時河道推移質含量大,紫外線強度較大。如何解決泥沙淤積、磨損和壩袋的耐久性是設計的難點。泥沙淤積是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橡膠壩的最大難題。泥沙淤積主要出現(xiàn)在小洪水和非汛期,洪水和汛期泄洪時即可帶走泥沙。目前,防止淤沙的方法主要有分槽治理方案、沖沙槽方案等[2]。分槽治理方案是在河道中修建一條縱向的中隔墻,將河槽分為渾水槽和蓄水槽,小洪水期間多泥沙渾水通過渾水槽穿過,保證蓄水槽內(nèi)不產(chǎn)生淤泥。沖沙槽方案是在分槽治理方案的基礎上在渾水槽上下游設置沖砂閘,中間隔墻低于下游橡膠壩,利用取上層清水來蓄滿蓄水槽,利用沖沙閘沖沙。
本工程采用閘壩結合方案,即分槽治理方案,發(fā)揮橡膠壩和節(jié)制閘的各自優(yōu)勢,利用調節(jié)閘控制流量調節(jié)水位靈活、耐泥沙沖蝕的特點,集中沖沙、減少壩前泥沙淤積、減少橡膠壩頻繁起壩塌壩。
橡膠壩順水流向自上而下布置依次為:上游沉沙池、次角林大橋至橡膠壩之間的河道平整、混凝土鋪蓋、橡膠壩底板、下游護坦、下游海漫及防沖槽等。
沉沙池順水流向長80.0 m,其上游與治理后河道采用1∶10的底坡平順連接,其后采用埋石混凝土擋砂坎擋沙。埋石混凝土后為次角林大橋至上游鋪蓋之間的河床,為與上游鋪蓋平順相接,對該部位河床進行整平處理。上游鋪蓋長20.0 m,厚1.0 m,為防止細小的砂礫造成對橡膠壩袋的磨損,其上設有0.3 m的擋沙坎,并與橡膠壩底板順接。
橡膠壩布置于右岸,總長526.5 m,分為6跨,采用枕式結構,單跨長度為86.50 m。調節(jié)閘布置于左岸,右側與橡膠壩段相連,左側岸邊為充排水泵房,調節(jié)閘總寬56.40 m,單孔8.6 m,共設5孔。調節(jié)閘底板高程低于橡膠壩底板高程,一方面便于為橡膠壩檢修提供干地作業(yè)條件,同時可在汛期小洪水時束水沖沙,減少過壩泥沙。
橡膠壩底板采用分離式平底板,由墩底板及小底板組成,順水流向長11.00 m。隔墩長11.0 m,厚1.5 m,兩端采用半徑為0.75 m的半圓形墩頭。為避免橡膠壩袋兩端與墩墻結合部位出現(xiàn)塌肩現(xiàn)象,引起局部溢流,影響橡膠壩的正常運行,將墩底板頂面按1∶10抬高0.3 m,用水泥砂漿抹平壓光堵頭與墩墻之間的縫隙,壩袋端部與隔墻接觸部位采用復合不銹鋼板襯砌,以確保壩袋端部接觸密實。
橡膠壩壩袋結構采用單袋雙錨線充水式橡膠壩,壩袋內(nèi)壓比為1.35,壩袋強度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8.0,為兩布三膠結構。橡膠壩由壩袋、底墊片、錨固系統(tǒng)及進排氣孔等組成。壩袋采用無搭接縫的橡膠壩袋,以保證整體美觀。為防止推移質對壩袋的磨損問題,橡膠壩壩袋厚度適當增加至9.9 mm,規(guī)范規(guī)定正常壩袋外層膠磨耗量小于0.8 cm3/1.61 km,通過改進壩袋外膠層材料特性,可使壩袋外膠層磨耗量小于0.3 cm3/1.61 km,同時增加外膠層的厚度。改進壩袋外膠層材料特性和增加外膠層的厚度,均提高了壩袋的抗沖磨性能。橡膠壩底板壩袋坍落線與錨固線之間增設2 cm厚水磨石層,以保證該部位的光滑度,保證此部位泥沙迅速滑走,不在此淤積,避免了塌袋泄洪后沙石淤積導致壩袋與底板間沙石的磨損。底板下游末端設有1∶5的斜坡段與下游護坦連接。
混凝土護坦總長15.0 m,厚1.5 m,分為兩段,斜坡段和平直段。護坦后為混凝土海漫,長15 m,厚1.5 m。護坦及海漫下鋪設橫、縱排水管網(wǎng),排入海漫下游側的防沖槽內(nèi)。
閘址處的河床、漫灘組成物質主要為強透水的松散-密實卵石層,為強透水層,是閘基的主要滲漏通道,因此,采用防滲鋪蓋結合垂直防滲墻進行防滲。在混凝土鋪蓋的上游齒槽下設防滲墻,墻厚0.6 m,墻深8.0 m。在海漫下游齒槽下設防沖墻,墻厚0.6 m,墻深7.2 m。防滲墻采取圍封的形式,即上游防滲墻及下游防沖墻均延伸至兩岸翼墻底板,并與翼墻底板防滲墻連接在一起。
拉薩河中心城區(qū)段緊鄰拉薩市區(qū),地面海拔約為3 650 m,屬高原地區(qū),紫外線強度較大。拉薩河擋水河段寬約600 m,河道比降大,是典型的游蕩性河道,行洪時河道推移質含量大。因此強紫外線和泥沙淤積和磨損是本橡膠壩的難點和重點。
有資料可知,拉薩河河道徑流量較大,無斷流情況,2004—2012年實測月平均最小流量為50.1 m3/s,設計時保證壩頂溢流水深大于10 cm,故枯水期壩袋常年處于水面以下,抗紫外線條件較好。同時壩袋采用氯丁橡膠膠料,添加抗臭氧劑、紫外線吸收劑等外加劑。紫外線吸收劑可均勻分散在材料中,不噴霜,不滲出,強烈地吸收紫外線(尤其是波長為290~400 nm),且具有耐浸洗的特點。紫外線吸收劑幾乎不吸收可見光,超強的紫外線吸收能力大幅度地提高產(chǎn)品的抗老化性能,充分減緩壩袋因紫外線照射產(chǎn)生的老化破壞。目前紫外線吸收劑在感光材料如彩色膠卷、彩色膠片、彩色相紙和高分子聚合物等許多領域應用較多。
壩袋磨損和壩前后推移質沉積是本工程設計的難點,輕則影響泄洪,重則造成橡膠壩報廢,出現(xiàn)突然失控情況。工程采用閘壩結合方案,利用調節(jié)閘的調水沖沙作用,減少泥沙在橡膠壩上下游的淤積,調節(jié)閘底板高程低于橡膠壩,不僅為橡膠壩檢修提供干地作業(yè)條件,同時可在汛期小洪水時束水沖沙,減少過壩泥沙,減少推移質過壩或在壩后沉積會對壩袋產(chǎn)生的磨損。適當?shù)靥Ц呦鹉z壩壩底板高程,盡可能攔阻過壩推移質數(shù)量,底板抬高會加大過閘流速,可減小推移質在壩袋頂部的磨損時間,同時縮短了壩袋坍袋線后的水平距離,并在坍落線范圍內(nèi)采用水磨石處理,增加壩袋底板的光滑度,有效地減少坍塌的壩袋下推移質的堆積,減少高速過壩水流在壩袋下產(chǎn)生的負壓作用而造成的壩袋與沉積在下部的推移質的摩擦損耗。適當增加壩袋外膠厚度、改進壩袋外交層材料特性,提高壩袋自身的抗磨損性能。
工程區(qū)緊鄰拉薩市區(qū),海拔約3 650 m,是現(xiàn)有最高海拔地區(qū)的橡膠壩工程。工程于2016年11月主體工程完工,于2017年3月已蓄水至正常擋水位,至今已正常運行1年,基本滿足設計的功能,壩袋基本無磨損現(xiàn)象,無老化現(xiàn)象,可以保證枯水期或平水期橡膠壩上游一定回水范圍內(nèi)形成較大的水體水面,改善了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及城市水景觀。
因此,在拉薩河上采用橡膠壩,既滿足景觀要求,亦滿足工程防洪要求,對于高原地區(qū)強紫外線、多泥沙河流上的類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