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聃
即便對有些透明樹脂(PVC)
設計的舒適度和實用性持保留態(tài)度,
但不得不承認,
它們就當下這個精心策劃又過度分享的時代來說很切題。
當墻角那把被遺忘的透明雨傘已微微泛黃,誰會想到曾和雨具關系緊密的透明樹脂居然成了時尚界的利器。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香奈兒2018春夏高級成衣系列發(fā)布會上,“老佛爺”卡爾·拉格斐搭起的瀑布景觀讓人聯想到法國南部的韋爾東大峽谷(Gorges du Verdon)。穿行其間的模特身上都波光粼粼的,一方面因為面料中加入了Lurex金銀線,另一方面,以透明樹脂為材質的寬檐帽、斗篷、露指手套、雨靴及過膝長靴等設計,成了一抹晶瑩的點綴。
手袋上也處處是相呼應的細節(jié),比如綴以透明樹脂的縫線,透明樹脂玻璃材質的女士晚宴包上裝點著亮片或者萊茵石。不僅如此,菱格紋效果的透明購物包和其他手袋的組合還上演了“袋中袋”的玩法。
2018年春夏季如此鐘愛透明樹脂的設計師可不只“老佛爺”一個。在設計師約翰·加里阿諾(John Galliano)的指導下,馬丁·馬吉拉(Maison Margiela)高級定制采用絹紗和PVC搭配,重新定義了誘惑力并模糊了日裝和晚裝的界限。紀梵希的高級定制作品在PVC與雪紡、厚重綢緞與亮片的共同作用下呈現了多元的層次感,正如設計師克萊爾·維特·凱勒(Clare Waight Keller)在后臺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那樣,她想“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帶點老靈魂的新化身”。
與此同時,Off-White推出了透明塑料款黑色高跟鞋;Céline 、Helmut Lang也不約而同推出了透明包款;而在Yeezy秀場上,從高筒靴到低跟拖鞋,款式各異的透明PVC設計也在大肆宣揚著時髦主權。
的確,帶起這股透明PVC風潮的算是設計師坎耶·維斯特(Kanye West)。他從Yeezy第二季以來,每個系列都展示了幾雙透明鞋,再由賢內助金·卡戴珊穿著它們“招搖過市”,網襪配PVC高跟踝靴的經典搭配由此而來。直到第四季,以一種不太光彩的方式吸引了所有媒體的關注:2016年9月在紐約總督島舉辦的發(fā)布會現場,模特們穿著那些不透氣的透明長靴暈倒在地?;叵肫饋?,這應該被列入警示高溫下長時間穿著塑料制品的真實案例吧。
此后,第一個嘗試透明PVC材質的老牌時裝是推出了990美元樹脂長褲的羅意威(Loewe)。像許多流行元素一樣,快時尚品牌隨即推出了更低價的版本和更豐富的造型。2017年2月,設計師拉夫·西蒙(Raf Simons)在為CALVIN KLEIN掌舵的首秀中,運用了大量的PVC元素,他別出心裁地給外套裹上了透明外層,即便外媒戲稱這讓人聯想到很多年前給沙發(fā)套的防塵罩,還是給予了該系列造型很高的評價,“這令西裝剪裁大衣頓時增加了些許豪放不羈”。
或許,拉夫·西蒙的設計意圖是為了向他第一次參加的,也是加深他對時尚理解的那場時裝秀(馬丁·馬吉拉第三季發(fā)布會)致敬。1989年因為資金短缺,馬吉拉決定在巴黎郊區(qū)的北非社區(qū)辦秀。那是個荒廢的操場,為一個照看當地孩子的機構所擁有。他們沒有收錢賣場地,只要求孩子們能看秀。狹窄的空間里擠滿了非洲人、印度人、孩子、時裝編輯和買手,現場徹底顛覆了西蒙的期待,本以為是豪華的大制作,而現場就像個堆滿了垃圾的后院,甚至連地板也沒有。因為電力不足,馬吉拉他們在附近街區(qū)挨家挨戶敲門,請求從那些人家里拉電線,這才勉強讓電吹風和燈光運作起來。模特們上場時跌跌撞撞的,要特別留意腳下,挑比較平坦的路面來走。馬吉拉也不要求她們繃著專業(yè)的姿態(tài),他希望她們走起路來像她們自己,就連模特頭上的假發(fā)都像是在地上蹭過的,以此展現朋克的狂野。
孩子們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們也跟著模特一起在場上晃來晃去。謝幕時,模特們將口袋里的五彩紙條紛紛拋向天空。其中一位模特的男友抱起小孩,舉到了她們的肩上?!霸趫鰩缀跻话胗^眾都感動得淚流滿面,包括我自己。”西蒙說。
將PVC從工業(yè)材質和軍隊用品進階為時裝面料的“始作俑者”,其實是半個世紀前時裝界的未來主義“三劍客”。
上世紀60年代,隨著尤里·加加林成功進入太空,對宇宙的神往成為整個社會的設計主調,以太空為主題的極簡風格應運而生,人們稱之為“未來主義”。當時風頭正盛的設計師有三位,一是有著鋒刃派繪畫般結構主義的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可惜他的名聲后來被眾多滑稽的特許產品蠶食殆盡了;一是運用塑料和金屬開創(chuàng)了新領域的帕克·拉邦納(Paco Rabanne),其作品影響了包括麥昆和馬丁·斯特本(Martine Sitbon)在內的一眾前衛(wèi)設計師。還有一位就是以宇航員的服裝為靈感,使用銀色反光面料的安德烈·庫雷熱(Andre Courreges),他結合了未來主義與洛麗塔風,帶著整個時尚圈走進了太空時代。
據說1966年,僅是拉邦納一人,每個月就要耗費30000米的rhodoid塑料來創(chuàng)作。不過當年的“未來主義”若全副武裝幾乎是“不能穿”的,更像太空時代的范本。這讓充滿新技術和樂觀主義的60年代令人懷念。相比之下,如今的“新未來主義”會更接近現實,只從面料、色彩、輪廓等細節(jié)凸顯未來感。
1967年,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受一家女性雜志之邀,在香奈兒和庫雷熱的設計之間作個高下之分。當時庫雷熱推出的超短裙,把70多歲的香奈兒小姐的風頭搶盡了。香奈兒堅持女人不能露膝蓋,因為“那是人體最丑的部分”,而庫雷熱卻讓巴黎年輕或不年輕的女人全都患上“露膝蓋癖”。他還在其寬松式直筒設計中零星地摻雜著波普藝術,銀白色系的條紋連衣褲搭配PVC材質的“Go-Go短靴”,成就了紅極一時的“月亮女孩風貌”(Moon Girl Look)。最終,羅蘭·巴特的仲裁結果是:香奈兒“持久”,庫雷熱“流行”;香奈兒“典雅”,庫雷熱“時髦”;香奈兒“傳統(tǒng)”,庫雷熱“創(chuàng)新”。
事實證明,羅蘭·巴特說得一點都沒錯。如今庫雷熱的名聲遠不及香奈兒了,人們只記得他為奧黛麗·赫本在電影《偷龍轉鳳》中的設計——系帶鐘形帽,太空感太陽鏡,一身犀利線條。當2016年1月7日庫雷熱病逝時,時任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在Twitter中寫道:“極為革新的設計師安德烈·庫雷熱,替高級定制服創(chuàng)造了新的輪廓?!痹趲炖谉岬仍O計師的啟發(fā)下,PVC作為一種全新的面料,不僅給服裝表面帶來了樹脂原有的光澤,還取代了傳統(tǒng)剪裁的流體覆蓋線條,讓設計展示出現代建筑般的結構性造型。
從70年代以后,PVC材質逐漸失寵于主流時尚界,被哥特和朋克等亞文化發(fā)揮運用。其間,即便在秀場上偶有回潮,也沒能擺脫朋克的標簽。然而,過去幾個季度的時裝發(fā)布會上屢屢出現的透明PVC元素跟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同,它成了又現代又無意識的材質,即不喧賓奪主,又增加了層次與質地的鮮明區(qū)分。它與絲絨等傳統(tǒng)面料背道而馳,讓人聯想到普拉達的尼龍包和宇舶表的橡膠表帶,一種反奢侈的奢侈方式。
另一方面,還有什么能比透明PVC包包和外罩更能象征如今這個精心策劃又過度分享的時代?還記得普拉達2010年春夏推出一款透明PVC手袋的時候,還有博主驚呼:“沒人喜歡透明的PVC包包,這不是約等于把日常生活的瑣碎都盡顯人前么?比如說衛(wèi)生棉條和提款收據。”然而,8年后,時尚博客“男人絕緣體”的創(chuàng)始人萊昂德拉·梅?。↙eandra Medine)在Instagram上曬出了好幾張香奈兒透明手袋的圖片,里面口香糖、手機、設計師亞當·塞爾曼(Adam Selman)標志性的貓眼墨鏡和幾串更有辨識度的Roxanne Assoulin手鏈若隱若現,生怕別人認不出品牌似的。然后,“低調地”配文寫道:“這款包包把我變成了誠實的女人?!?/p>
社群媒體無所不在的今天,人人都愛曬,似乎沒什么值得隱藏。透明PVC材質為裸露和秀出提供了更為光明正大的理由。在專欄作家凱特·芒羅(Cait Munro)看來,這就和迷你裙或者80年代女權運動的墊肩裝一樣,影射了一個被社交分享所主宰的商業(y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