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中心小學(xué)六(4)班 張福霖
說到年夜飯,在我們廣東東莞那可是非常豐富的,北方人過年的時候必須吃餃子,而在我們有“荔枝之鄉(xiāng)”美譽的東莞大嶺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就是荔枝燒鵝。
今年年三十,清晨早早起來,我就跟爸爸奔赴市場家禽區(qū)買鵝。你要問為啥這么急,當(dāng)然是因為去晚了就挑不上好的啦。到市場我們仔細挑了一只8斤的大鵝就打道回府準備大菜。
回到家,全家齊上陣開始準備年夜飯。媽媽、姑姑、奶奶等女眷都在準備其他食材,爸爸和姑父開始動手收拾鵝。殺鵝,開水拔毛,再開膛取出內(nèi)臟,這就算是初步可以做荔枝燒鵝了。
吃過中午飯,休息一會兒,準備開始做燒鵝了。爸爸已經(jīng)準備好糖、八角、香料、蒜等香料,把這些全部填入鵝被破開的腹部,重新縫起來,然后淋上秘制脆醬,就可以掛起風(fēng)干,這樣香料才可以讓燒鵝充滿鮮味哦,三個小時之后再燒烤,絕對香飄萬里。
三個小時后,鮮鵝終于可以上烤爐。大家知道為什么叫荔枝燒鵝嗎?因為燒鵝的柴火就是荔枝柴啊,荔枝柴質(zhì)較硬且自帶香味,燃燒時煙不大,火力持久還不猛,不容易燒焦,嘿嘿,這可是我們大嶺山的獨門秘籍呢!我被爸爸征調(diào)負責(zé)燒柴,看著鵝在烤爐的微火中一點一點地變黃,鵝皮慢慢滲出油來,油滋滋地滴在荔枝柴上的聲音真像一首美妙的音樂。兩個小時后,烤鵝的一股股香氣撲鼻而來,隱隱約約能聞到新鮮的荔枝味。最后,燒鵝出爐了,金黃金黃的,令人垂涎欲滴。
這燒鵝還是我爸爸媽媽“偷師”來的呢,我的爸媽其實是北方人,來廣東有二十幾年,算半個廣東人了,所以不會點兒廣式美食可是說不過去啦。
天色有點朦朧了,爆竹聲此起彼伏,家家戶戶開始吃年夜飯。我們也不例外,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擺滿各色美食的餐桌旁,餐桌上有當(dāng)?shù)靥厣睦笾Z、東莞臘腸、臘肉、客家狗肉、蘿卜、紅粄……還有北方年夜飯經(jīng)典美食——餃子,以及各種涼拌菜,幸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大家第一筷,就是夾燒鵝,輕輕咬一口,個個贊不絕口。那個皮脆得“吱吱”響,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鵝肉嚼在嘴里,肥而不膩;更是讓人禁不住一塊又一塊地往嘴里送。這可真是此“鵝”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年夜飯荔枝燒鵝,歡迎大家來東莞大嶺山做客,品嘗我們的荔枝燒鵝。
同題方向:年夜飯的重頭菜
其他思考方向:中國疆域遼闊,東西南北都過農(nóng)歷新年,但是年夜飯卻多多少少有差別。比如北方年夜飯,必吃餃子,說法和寓意有很多。而南方呢,有的地方年夜飯必須有魚,代表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必須有湯圓,代表團團圓圓;而有的地方年夜飯是火鍋呢。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xí)俗,同學(xué)們可以從這些特色入手,一定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年夜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