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已故英國科學家斯蒂芬·霍金的葬禮3月31日在劍橋大學舉行,劍橋人和霍金說再見的地點,就是當?shù)刂拇笫ガ旣惤烫?。外界已?jīng)得知,英國將把霍金的骨灰安放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葬禮規(guī)格和該國大科學家牛頓等人比肩,以示禮遇。但對于劍橋人來說,在大圣瑪麗教堂舉行葬禮(如圖),一樣是當?shù)刈顬槌绺叩母鎰e禮遇,因為這座教堂的歷史和規(guī)格,也非同一般。
距離霍金工作地不遠
大圣瑪麗教堂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圣公會教堂,位于劍橋市中心國王街北端。這座教堂的名字之所以有一個“大”字,是為了與同城的小圣瑪麗教堂有所區(qū)別。不過對于劍橋人來說,生活日常稱呼這座歷史悠久的教堂時,只會說它的縮寫“GSM”,雖然聽起來有點怪,但只要你說“GSM”,劍橋人都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霍金的家人和劍橋大學決定在大圣瑪麗教堂,為霍金舉行葬禮,是因為這座教堂就是劍橋大學的教堂。大圣瑪麗教堂最初是在1478年后,在一座老教堂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起初,它是劍橋市的教堂,但15世紀開始,劍橋大學的院長以及院士們都選擇在這里開會,甚至將大量的大學資料都保存在這里,大圣瑪麗教堂逐漸演變成為大學的專屬教堂。
大圣瑪麗教堂成為霍金葬禮舉行的地點,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里距離霍金一生工作超過半個世紀的岡維爾-凱厄斯學院不遠。參加霍金葬禮的各界人士大約500人,而這個數(shù)字對于霍金生前工作的學院來說,場地容納上并不容易,所以在大圣瑪麗教堂匯聚,也是一個更輕松地選擇,因為這座教堂可以容納700人同時到場。
受到歷代執(zhí)政者重視
對于劍橋人來說,大圣瑪麗教堂的意義,如同一座大學的心臟。它的對面就是劍橋大學行政樓和音樂廳,而斜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國王學院。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稱呼這里是大學區(qū)的心臟腹地一點也不過分。外人或許不了解劍橋的“規(guī)矩”,但劍橋人都知道,大學行政官員必須居住在距離大圣瑪麗教堂20英里路程之內(nèi),而本科生必須居住在距離教堂3英里路程之內(nèi)。
如今,劍橋大學的開學、畢業(yè)典禮都分散在各個學院舉行。但在1730年之前,劍橋大學的辯論、授予頭銜和大學的其他活動,都是在這所教堂里舉行的。不過如今,這里也時常有劍橋師生的聚會,討論大事小情。就在不久前,當?shù)卮髮W教師決定反對政府養(yǎng)老金改制,制訂罷工計劃的討論,就是在這座教堂里舉行的。
翻開大圣瑪麗教堂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英國歷代執(zhí)政者,對于這座教堂的重視程度,絲毫不亞于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從16世紀算起,簽訂《大憲章》的英王約翰,推行英格蘭宗教改革,人生經(jīng)歷了六段婚姻的英王亨利八世,還有在16世紀令英國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強國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都是這座教堂的最高監(jiān)護人。
王朝的禮遇造就了這座教堂在氣勢上的不同凡響。到訪過圣瑪麗教堂的人都會對這座教堂的高拱廊,垂直線條的窗戶,印象深刻。但如果不和這里的神職人員細聊,訪客很難注意和想象到,教堂的橡木橫梁,還是英王亨利七世在15世紀捐贈的。
“劍橋的鐘聲”
大圣瑪麗教堂如今還定期舉行大學的宗教布道活動。這里也是英國擁有移動式布道壇的少數(shù)幾座教堂之一,在舉行重要儀式時,布道壇可以從軌道上滑進主壇,讓人瞬間有時光倒流至15世紀的感覺。在英國,教堂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唱詩班。但圣瑪麗教堂與眾不同的是,它擁有四組唱詩班,肩負著日常各種不同的典禮儀式。
還有一些設計,令大圣瑪麗教堂成為英國文化的典范。和很多英國的教堂不同,大圣瑪麗教堂里擁有兩座管風琴系統(tǒng),讓它成為可以舉行雙管風琴音樂會不可多得的場所。
此外,它的鐘樓設計也非??季俊=?jīng)典程度讓英國人最終在建造倫敦“大本鐘”時,干脆仿效了設計。大圣瑪麗教堂敲出的鐘聲,來自13座銅鐘,從1516年以來,鐘聲的音階始終保持在D調(diào)降6,響起時悠揚遠播。如今,英國人熟悉的倫敦大本鐘的報時樂曲,已經(jīng)成為國際通行的一種報時樂曲,而英國人都知道,樂曲最初是來自劍橋大圣瑪麗亞教堂,所以英國人在聽到大本鐘的鐘聲時也會說,這其實就是“劍橋的鐘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