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曦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淮南子》作于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門下賓客集體編著的一部論文集。劉安門下的“數千人”的學術隊伍可謂龐大。我想這也是《淮南子》能融合各家思想的原因?!墩f山訓》中有“求美則不得,不求美則美矣。求丑則不得丑,求不丑則丑矣。不求美又不求丑,則無美無丑矣?是謂之同?”這句話的意思為,人不美卻要追求美,是得不到美的;人美不用追求美,自然是美的;人不丑卻要丑化是丑化不了的;人丑卻要說不丑還是丑的;不刻意追求美也不刻意追求丑,那么就無所謂美和丑,這才叫做天道人合。這是淮南子繼承莊子“齊物論”的思想,泯滅美丑差別。莊子在《山木》篇講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業(yè)?!边@是“美”“丑”的相對性的一種含義。
《淮南子》對道家文藝觀進行了秉承和背離?!痘茨献印分械拿溃该栏?。在《淮南子》中“美”有兩個含義,一種是感官愉悅之美。
《說山訓》中對描寫西施的描寫表明《淮南子》是帶著辯證的眼光把握感官之美的規(guī)定性。但《淮南子》有時會仍會受莊子思想的影響,忘掉美丑屬性的界限。盡管這樣它對美的認識依舊沒背離觀感的愉悅,《淮南子》的另一種含義是以美好的屬性為美。這種美感是建立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而超越感性的。如上述我提到《說山訓》中對于“求美……”的那段文字,雖然也是齊物論思想的反應,但此處的“美”是“美名”的美。
再如《說山訓》中對“美之所在,雖汙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把“美”與“惡”構成一對對立的說法,把美惡差別歸為事物內在本質的差別,這也標志著《淮南子》對“美”的范疇的認定比前一種感官體悟有了進步。說完了《淮南子》對于“美”的感悟,再來談談《淮南子》的“自然主義”,說到“自然主義”就一定會聯想起老莊的自然文藝觀。老子美學中的“道”—“氣”—“象”是老子美學的精髓也是中國美術史的起點。老子的“道”后來又被莊子所繼承,所以我們稱之為老莊的“自然論”?!痘茨献印酚死锨f的“自然論”,也更積極關注現實,走了一條既秉承老莊道家又背離他們的新路。他們的出現在文學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文藝之美在于“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文藝制作應遵循“大巧若拙”的原則,反對一切偽飾。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而莊子提出的“天籟”說正是對老子的繼承,莊子認為萬物的生命力在于“自然”。
《淮南子》繼承了這一論點,也認為文藝的產生是“道”化的結果?!对烙枴分小胺驘o形者,物之大祖也;無音者,聲之大宗也……”它提出“無形、無音”的主張,強調無形產生有形,無音產生有音,這實際上涉及了文藝的源泉問題,表達了無形的道產生文藝的意思?!吨餍g訓》說“樂主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風,此聲之完也?!边@里的風與《莊子》齊物論中的風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可以見得《淮南子》的“道論”既體現了,哲學本體色彩,又從源流度把文藝看作是“道”,因而《淮南子》的“道”感性的“道”
《淮南子》秉承老子的思想,倡導自然,歸質樸的文藝觀,它強調“自然美”反對雕琢奇特和虛偽夸張的美?!痘茨献印纷非蟮氖谴笄芍?,它追求的美,蘊藏了與道合一,與自然合一的大美境界。當然《淮南子》也對儒家的《詩》、《書》、《禮》、《樂》有所批評!在它眼里,儒家把禮樂和仁義看作是失掉樸真的載體,是不符合自然之真的虛偽行為,于是《淮南子》倡導自然之下的禮樂存在?!痘茨献印妨⒆阌诶锨f對于真性的觀點,認為文藝觀中尚有真情的一面。真情起源于真性。真性即人之本性,也是道家的“法自然”的理論,道家認為“道”的自然性落實到人性局面,即人的本性也應是自然。而莊子崇尚質樸的人性,并非否定人的七情六欲,而是認為從自然出發(fā)而形成的文藝作品所給人帶來的藝術享受也是人真性情的表現。這與上面提到儒家強調人為的禮樂強調藝術的政治教化作用有著極大的對立。
《淮南子》強調的是自然之美,強調藝術要通向自然之道。由此可見,《淮南子》是對道家文藝觀的秉承和背離,也是對諸子思想的包容與揚棄。它對“美”有著自己的理解與堅持,對“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與執(zhí)著,它揚棄老莊思想中的形而上,追求文藝觀的現實性的情感,更以宏觀的視角來看待現實中的“美”,站在審美的觀點上看得現實生活,既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禁錮,也沒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絕對,既不像老莊那樣僅根據“道”去探討文藝的本質,也不像孔子一樣以“言志”去揭示文藝的性質。《淮南子》是融洽百家思想,對現實與“美”的關系和審美情趣做了新的闡釋,對魏晉南北朝的美學思想起到了指引,也為中國美學史做出了不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