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健 閆小兵 彭華斌 石紹飛
[摘 要]FCM采礦法使用大孔徑深孔爆破,大塊成為制約礦房產能的重要因素。經過技術研究,采用多排微差爆后,大塊率由15%降至7%,降本增效,社會經濟效益良好。
[關鍵詞]微差爆破 大塊率 降本增效
中圖分類號:TD235;TD8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8)13-0396-02
1 概述
湖南漣邵建設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2013年起在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研究試驗研究FCM采礦法,試驗成功后在會寶嶺鐵礦全面推廣。FCM采礦法使用大孔徑深孔一次回采70m分段內全段高礦石,相比分段采礦法使得開拓、切割巷道工程大量節(jié)省。會寶嶺鐵礦屬磁鐵礦,礦石結構以條紋條帶狀為主,少量致密塊狀構造,主要分布于角閃石或石英晶粒之間。礦帶頂?shù)装鍑鷰r為黑云角閃片巖或黑云變粒巖。礦體整體比較穩(wěn)定,連續(xù)性好,較完整,裂隙不甚發(fā)育,物理力學強度高,普氏硬度系數(shù)f>14,屬極堅硬巖類。礦區(qū)地面為村莊與國道,對爆破振動控制要求極高,為了降低地面振動,限制爆破裝藥量使得大段高采礦大塊率居高不下,成為制約采場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為了降低大塊率,提高生產效率,技術人員潛心研究爆破參數(shù),以尋找突破口,經過反復試驗,最終將多排微差爆破技術成功應用于會寶嶺鐵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 研究背景
使用FCM法回采的礦房深孔布置沿礦體傾向下向平行布置,孔徑165mm,孔、排距均為2.7~3.2m,使用粉狀乳化炸藥不連續(xù)耦合裝藥,每次爆破一排。礦房爆破時產生大塊較多,導致礦房內堆滿了大塊,堵塞了出礦巷道,每班均需安排6~8人專門對大塊打眼進行二次爆破,每班需使用雷管200多發(fā),炸藥80多公斤,單個礦房每班出礦僅500~700t,大塊率達15%以上,嚴重制約了生產,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時加大了爆破安全隱患。大塊礦石在后續(xù)提升出井及選礦破碎過程中同樣增加生產成本。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大塊率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3 技術參數(shù)確定
降低大塊率,又不增加成本,就只能在不改變孔網參數(shù),不增加爆破單耗的前提下尋找解決辦法。在此前提前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裝填起爆方式,最終技術人員將目光投向了微差擠壓爆破。微差擠壓爆破可起到增加輔助自由面、應力波疊加、巖塊相互碰撞擠壓及地震波的相互干擾等幾方面作用。其中地震波的干擾,是減少爆破對附近建筑物影響的主要因素。
3.1 最小抵抗線的確定
采用垂直深孔落礦時,最小抵抗線有三種計算方法:
(1)按每孔的合理裝藥量確定
w=d=1.5~3.79(米)
(2)按最小抵抗線和孔徑的比值確定
w/d=25~30
(堅硬巖石d=165mm時,w=4.13~4.95米)
(3)從一些礦山的實際資料中參考確定(表1)
(4)2014~2016年生產實踐數(shù)據(jù)
會寶嶺鐵礦-410m水平南翼已回采礦房20個,回采過程中為降低大塊率,孔網參數(shù)不斷優(yōu)化、調整。生產實踐數(shù)據(jù)如表2:
深孔鑿巖采用CK150D型鑿巖機,鉆頭直徑165mm,故最小抵抗線應為1.5~3.79米。
綜合以上四項結果,選取最小抵抗線2.7~3米,可取得較為理想的爆破效果。
3.2 爆破參數(shù)確定
已知參數(shù)如下:
(1)最小抵抗線為W=2.7~3米;
(2)巖石硬度f=15~20;
(3)巖石基本不含水份,節(jié)理裂隙局部發(fā)育;
(4)炮孔直徑為165mm,孔深47m;
(5)排距:b=2.7米;
(6)孔距:按照孔距2.7米平行下向布置,傾角根據(jù)礦體傾角設計;
(7)最大單段允許起爆藥量:500Kg
依據(jù)已知條件確定裝藥結構為不連續(xù)耦合裝藥,設計每段裝藥高度1.0m,裝藥間隔高度0.7m。
3.3 起爆方式確定
依據(jù)微差擠壓爆破理論,擠壓爆破時,由于工作面前有壓渣,阻礙了巖石裂隙的擴張,延長了巖石的應力狀態(tài),這就在時間上延長了炸藥爆炸能量的利用率,使爆破質量得到改善。當巖體裂隙形成后,隨即出現(xiàn)巖石的移動,脫離原巖體的巖塊直接與前面的壓渣沖擊碰撞,因其距離很小,故其沖擊速度大大高于清渣爆破時巖石拋落的最終速度。這種高速的沖擊與碰撞造成擠壓效果,使巖石的爆炸動能用于輔助破碎。微差爆破時由于各次爆破的時間間隔特別短,以致后一藥包在前一藥包所引起的地面振動開始減弱之前就發(fā)生了爆炸。新產生的振動波與前一振動波的“相”不是重合的,因而形成了振動的干擾,也就是振動波的某些抵消。從理論上說,假若兩種藥包爆破的延遲間隔時間等于地震波周期的一半,而兩個地震波的振幅又相等的話,一般都能減輕地震效應,減少爆破作業(yè)對未爆巖體及地面建(構)筑物的損壞。最終起爆方式確定為多排微差擠壓爆破。
4 效果對比
4.1 爆破效果
以41436S1礦房為例,采用多排爆破后,大塊率明顯降低,目前大塊率由之前的15%降至7%,降幅達60%。在降低大塊率的同時,減少了爆破次數(shù),增加了單次爆破礦量,保證礦房有充足的礦石可供出礦。采用多排爆破前,41436S1礦房每臺鏟運機平均每班可出礦石70~80鏟,采用多排爆破后41436S1礦房每臺鏟運機平均每班可出礦石90~100鏟,平均增加20鏟,每班可多出礦石150噸左右。41436S1礦房前后礦石塊度及出礦效率對比表如下:
單排分層爆破礦石塊度(圖1):
采用多排微差爆破后礦石塊度(圖2):
出礦效率對比(表3):
4.2 經濟效益
-410m水平南翼第一個試驗礦房為41436S1礦房,后續(xù)采用多排爆破的礦房為41404S2和41206S1礦房,自采用多排爆破后南翼單日出礦量由以前的5000t提高到現(xiàn)在的6500t,提高出礦效率30%。原礦石年產量可提高49.5萬t。采用多排爆破后大塊率降低大爆破火工品消耗、二次爆破火工品消耗、鏟運機輪胎、油料等消耗費用大大降低。采用多排爆破后,原礦綜合生產成本可節(jié)省費用1.41元/t。
采用多排爆破,大塊率降低,礦石粒度整體變小,單位體積內礦石質量增加,電機車一次運輸量變大,降低了運輸系統(tǒng)單位成本。多排爆破效果明顯,大部分礦石塊度較小,部分礦石呈粉末狀,不需要進行破碎即可滿足粗碎要求,降低了粗碎的電費和材料費用。以前主井箕斗單次提升量為24t,現(xiàn)在單次提升量達24.5t,主井每天提升鉤數(shù)為600鉤左右,每天可多提升礦石300t左右。用多排爆破后,運輸系統(tǒng)、溜破系統(tǒng)和提升系統(tǒng)共可節(jié)約1.01元/t。
多排微差爆破在落礦、運輸提升等環(huán)共可節(jié)省成本2.42元/t,F(xiàn)CM采幫在全年預計回采礦石220萬t,可節(jié)省成本費用532.4萬元。
5 結論
多排微差爆破在會寶嶺鐵礦FCM采礦法中的成功應用,提高了產量,降低了生產成本,降本增效效果顯著,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在類似礦山生產中具有極強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