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 亙 晉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1)
廣州是一座擁有2000余年悠久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本文通過整理廣州歷代城市邊界的變遷與珠江岸線的變化,對在廣州古城發(fā)展的進程中珠江的變化與城市拓展的關系進行初步探索,從而更清晰地理解珠江對廣州城市發(fā)展限定作用的變化。
相傳東周吳國修建了南武城,后秦統(tǒng)一六國,南海郡尉任囂在南武城之東又筑“任囂城”。任囂病歿后,趙佗建立南越國,并在兩城基礎之上,進一步將之拓建成為一座東至芳草街附近,西到華寧里,南到西湖路,北到越華路一帶的都城。后人稱之為越城,又稱“番禺城”。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朝收復南越國,番禺城被付之一炬。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步騭遷交州治至番禺,在越城舊址之上進行復建步騭城,僅修復了原南武城的范圍。
唐代廣州城呈“州城三重”的格局,即由西部城外番坊,中部子城(步騭城)以及東部古越城組成的序列,城市功能在空間上突破城墻邊界的拓展,預示了宋代廣州城市空間將要發(fā)生的重大變革。
在宋朝300多年間,廣州城一共經歷了三次較大的建設:
1)北宋初年為復興貿易,重修子城。
2)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始在古越城遺址興建東城。1071年始,為了抵御倭寇入侵對商業(yè)貿易的破壞而在子城以西的番坊區(qū)徐建城墻,西城漸成。
3)南宋時期,南部沿江成為外貿發(fā)達的新興商業(yè)中心。為避免倭寇入侵,修筑南城,或稱雁翅城。
元代,廣州城曾一度毀于蒙古鐵蹄之下。明光復廣州后,先將宋子城,東城,西城合為一城。緊接著,又向北將城墻拓展至越秀山下,形成“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格局。1586年,為保護貿易商戶,在宋雁翅城的基礎上建立南部新城。至此,廣州城的城墻幾經變遷,其范圍最終基本確定下來。
清代主要是城外西關、東關以及南關發(fā)展,并筑雞翼城保護持續(xù)向南拓展的商貿。
縱觀民國之前廣州的城市建設歷史(見圖1),可以將其總計為三個階段:
1)原址重建期:從楚庭郢到南武城,廣州城基本是在舊址上重修,其規(guī)模并無明顯增長。
2)東西拓展期:秦漢時期的廣州城市拓展主要為東西方向上的拓展。
3)南北拓展期:唐末開始出現(xiàn)明顯的城市南拓,隨后的宋子城、宋雁翅城、明新城、清雞翼城,一次又一次地將城市的南部界線向南推移。同時,城市的東西向擴展趨勢愈發(fā)明顯,突破城墻范圍的西關、東關都有長足的發(fā)展。
表1 歷史時期珠江河道和岸線變遷情況
年代北岸岸線情況6000年前越秀山南麓漢代(約2000年前)象崗山—惠福西路晉代(約1800年~2000年前)坡山古渡唐代(約1100年~1400年前)惠福路之南,文明路之北宋代(約1000年~1300年前)宋三城為界,海珠中路—文德路明代(約600年~900年前)西起蓬萊街,中經和平路—一德路—泰康路,東至東華路清代(約100年~400年前)十三行路、仁濟西路、珠光路、新河浦一線
通過將歷代珠江岸線(如表1所示)與廣州城墻范圍疊合(如圖2所示),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三個特點:
1)多數(shù)時候,珠江的岸線要處于城市南城墻的南方,城墻發(fā)展滯后于岸線南移;
2)番坊,商行等突破城墻發(fā)展的部分都趨向臨江而設,呈現(xiàn)沿珠江岸線向東西方向擴展的特點;
3)唐以后,城市南拓的趨勢愈發(fā)明顯,城南成為商業(yè)貿易的中心。珠江一方面由于淤泥淤積而逐漸變窄為城市提供了新的發(fā)展空間,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對外交流、貿易的交通要道,對各路商賈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看出,珠江的岸線變化對廣州古城具有很強的限定作用:一方面從空間上限定了城市向南的極限所在,促使廣州城在發(fā)展之時會出現(xiàn)以東西向擴展為表現(xiàn)的拓展方式;另一方面是珠江對于廣州這座貿易城市的重要性,使得珠江沿岸新拓展出來的空間很快就成為商業(yè)發(fā)達的街市,反過來又對城市的南拓起到了促進作用,進而給人一種“珠江退到哪兒,城就跟到哪兒”的直觀感受。
參考文獻:
[1]曾昭璇.廣州歷史地理[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
[2]謝少亮.廣州古城空間格局保護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3]廣州市規(guī)劃局,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圖說城市文脈——廣州古今地圖集[M].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