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明
古時,梅多生在禪意之地。王在晉寫《西溪探梅記》說“永興寺有梅林數(shù)畝,蓓蕾盡吐,暗香入殿撫,長貢佛前”。讀到此,我仿佛看見梅仙子垂手合十,亭亭于梵音繚繞里,木魚青卷氤氳出她無塵無染的清氣。蔣坦在《秋燈瑣憶》中憶撰:余為秋芙制梅花畫衣,香雪滿身,望之如綠萼仙人,翩然塵世。每當暮春,翠袖憑欄,鬢邊蝴蝶,猶栩栩然不知東風之既去也。最深最無法忘卻的情,是心愛的妻,著一襲梅花水墨羅裙,在細碎的光陰里翩然為君舞
《紅樓夢》里的妙玉,精于擇茶,更擅長擇泡茶之水。梅之水采自隆冬時節(jié)壓梅雪,屬梅、蘭、竹、菊四種專用水中的圣品。取湖南洞庭湖君山所產(chǎn)的銀針茶,以梅花上的雪水沖泡,那素白清雅的名字聽了都讓人沉醉神往。寒冬時節(jié),玉面素人取梅心蕊中一點白至瓦甕藏于土,來年春水初生,地氣滋養(yǎng)。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清透,此般梅之水,沖泡出的茶,該能養(yǎng)出一顆怎樣的七竅玲瓏心。
聞名于文壇的錢鐘書夫婦,妻子楊絳就是錢鐘書的梅之水,非楊絳不能成就錢鐘書。錢鐘書先生曾贊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薄拔母铩逼陂g,楊絳和錢鐘書雙雙被下放干校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這對于文弱的錢鐘書來說無異于涅槃浴火。楊絳偷閑在繁重勞動之余,寫下了《干校六記》,從容練達,幽默風趣,細膩筆端彰顯真情。楊絳是寒山惡水的一枝梅,用柔弱的溫情和文字的幽香芬芳著錢鐘書的絕望和落拓,不離不棄,寵辱不驚。
錢鐘書是難以入世的茶,一生雖學貫中西,著書立說,但在生活瑣事面前常常幼稚如孩童般束手無策。甚至他們一同留學英國在牛津產(chǎn)下錢璦之際,楊絳住院休養(yǎng)期間,錢先生常是苦著一張臉去探望。他第一次說,由于沉迷于書卷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染了桌布。她柔聲說:“不要緊,有我,我洗?!彼俅稳ビ终f,門軸損壞,不能鎖門。她柔聲依舊:“不要緊,有我,我修?!彼?0歲高齡時,錢鐘書和女兒相繼病重住院,疲勞奔波中,她仍然從容淡定、無微不至地照顧,乃至到了錢先生彌留之時,楊絳柔情一如往日,在他的耳邊還是那句:“你放心,有我?!?/p>
“不要緊,有我”,是楊絳以愛之名深埋心中的梅之水,無怨無悔地浸潤著錢鐘書這杯絕世上品。隨遇而安是她在寒山惡水中開的一朵梅。80歲高齡時,丈夫和女兒相繼病重住院,楊絳仍堅強地將兩個至愛的親人送到歸去,并寫下了令人潸然淚下的《我們仨》。淡定從容是她綻開在生命中的一朵梅。楊絳先生在她的書中,字字梅花瓣,句句梅花香: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讀罷,梅花靜靜落滿了心田,清香浸潤心底,生了根發(fā)了芽,伴我一世的梅幽素心。
在錢鐘書走后的第十個年頭,已是鮐背老人的楊絳先生,著手整理歷經(jīng)半個世紀風霜的手稿,這些都是錢鐘書和時光這個誰也無法戰(zhàn)勝的惡魔斗爭后爭分奪秒留給世人的“戰(zhàn)利品”,那是錢鐘書先生一生的智慧結晶。楊先生說:“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我不能,我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盡我應盡的責任?!蹦切┌l(fā)黃變脆的紙張,字跡模糊不清,她逐字逐句艱難地整理,最終相繼出版了《榮安館札記》《錢鐘書手稿集·中文筆記》等不朽著作。這是她以淡泊豁達開出的一朵梅。先生在苦寒人世里,養(yǎng)出了一顆梅心,把生命中一朵朵的梅開出了搖曳生香的絕世之姿。
在他走后的滴滴更漏聲中,她收集起散落在舊光陰里的片片枯葉,用溫潤素凈的愛、蘊藏于心的梅之水繼續(xù)浸養(yǎng)出一杯杯流芳千古的香茗,留給世人,慢慢品。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