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翔
在平常的訓(xùn)練中,我發(fā)現(xiàn)用巡線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時,機器人常常出現(xiàn)脫線的情況。
于是,我嘗試對機器人巡線的方法進行優(yōu)化。
1.機器人巡線任務(wù)如圖1所示,機器人如圖2所示。
顏色傳感器選擇模式有三種,一種是反射光強度,第二種是顏色,第三種是環(huán)境光強度。這里我主要研究的是反射光強度。
1.工作原理。巡線就是沿著一條黑線走,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檢測反射光的強度,判斷機器人與線的黑白交界處的位置,當檢測到黑線時向右轉(zhuǎn),檢測到白線時向左轉(zhuǎn)。
2.EV3測光。機器人與電腦連接后,在編程窗口可以直接看到所測光的值(如圖3)。
3.如果黑線所測光的值為D(35),白線所測光的值為E(55),最后程序中所用的判斷值為F=(D+E)/2=(35+55)/2=45。
編程如圖4所示。機器人啟動,前進0.3圈,當3號顏色傳感器檢測到反射光強度小于45時,B馬達以功率30向右旋轉(zhuǎn),C馬達停止,機器人回到黑白交界處。當3號顏色傳感器檢測到反射光強度大于45時,C馬達以功率30向左旋轉(zhuǎn),B馬達停止,機器人回到黑白交界處,同時一直左右搖擺前進。通過不斷改變B、C馬達的功率,可確保機器人正常巡線。
三、問題分析
機器人顏色傳感器巡線時,有時可以正常巡線,有時脫離黑線,除了不斷改變B、C馬達的功率以確保正常巡線外,還要考慮傳感器的安裝高度和環(huán)境光對傳感器的影響。
前面所寫的程序是一個死循環(huán),可用馬達的角度傳感器或時間、計數(shù)、邏輯跳出該死循環(huán)。
四、問題解決
1.機器人巡線時,安裝高度越高,外界自然光對它的影響越大。經(jīng)過多次試驗,我發(fā)現(xiàn)當顏色傳感器的離地高度在5mm以內(nèi)時,自然光對它的影響非常小。
2.機器人巡線時通過改變馬達功率的大小可以解決脫線的問題,但也會影響機器人的運行時間,通過反復(fù)調(diào)試可以找到最佳的功率。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解決了機器人脫線的問題,但所編程序是一個死循環(huán),如何控制機器人的巡線時間與長度?
1.利用馬達的角度傳感器(4 200度)跳出循環(huán),程序如圖5所示。完整程序如圖6所示。
2.前面所寫程序是傳感器判斷后機器人做出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再接著判斷,程序較長,我運用條件判斷進一步簡化程序。完整程序如圖7所示。
當傳感器檢測光的值大于45時,機器人執(zhí)行上面的程序,反之則執(zhí)行下面的程序。用完整的程序測試,機器人都能正常巡線,并且能控制其運行時間與角度。(指導(dǎo)老師:諶躍飛)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xué)生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