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我雖然出生在繁華的上海,但我的童年時代,家里—直沒有廁所。全家就一只馬桶,放在餐桌旁邊三米處,一面靠墻,另外三面圍著布簾子。
每天清晨都會有糞車搖著鈴鐺經(jīng)過整條里弄,各家各戶便拎著馬桶出來倒。上海女性社會地位高于全球女性平均水平甚多,許多女人幾乎不做什么家務,唯獨出來倒馬桶的大多是女人。并非男人們怕臟,因為不少人多少有些迷信,覺得男人倒馬桶會壞了運勢。
馬桶容量畢竟有限,家里男人一般會去外面上公廁。上海寸土寸金,里弄里的公廁充分反映出這一狀況。路邊常有一些簡易廁所,簡易到只有一個小便槽,僅可容3個男人并肩站立,身后、兩側(cè)全無遮擋。隱私想要不泄露,全靠路過的行人非禮勿視。2006年,承載著我童年記憶的天潼路拆遷,我?guī)е禄槠拮訁⒂^殘垣斷壁,看到這樣的“簡易”廁所,妻子驚呼:“虧你們還尿得出來,換成外地人住在這兒,不出一個月,非得前列腺炎不可?!?/p>
“簡易”廁所只能解決小便問題,大便得去正規(guī)公廁,離我家起碼500米,遇上拉肚子,頗有出洋相的風險。
大概8歲左右,時值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我第一次見到一個抽水馬桶,它被洗刷得像一座白玉制成的工藝品,很突兀地著落于臥室一角。抽水馬桶的主人是姑媽的閨蜜,在一家“高級”單位上班,所以才有如此先進的玩意。那次姑媽帶我去做客時,正好我突然想大便,便有幸使用了一次?,F(xiàn)在還記得好幾分鐘拉不出來,因為這馬桶比我家的碗還干凈,讓人拉起來很緊張。還記得的是,姑媽的閨蜜拉長了臉,顯然她很不樂意陌生的外來糞便污染了她的高級馬桶。
上世紀80年代初到了武漢,住的是“團結(jié)戶”,三家共一個廁所,終于用上了抽水馬桶。然而每天早上都得排隊蹲坑,我大哥長期便秘,常常一蹲半小時,外面抱怨聲不絕,他為此急得哭過好幾次……如今三戶人家中誕生出了兩位億萬富翁,不知回想當年的共用廁所,是否感慨萬千。
再后來上了班,第一天在單位上廁所就知道這個廠管理不善,效益好不了。廁所臟得無法下腳,小心翼翼踩著地上一塊塊磚頭組成的“橋”才能走到蹲位,便槽里全是廢報紙,堵塞己久……好一點的單位,廁所干凈得多,不過也還是有人用報紙當廁紙,這幾乎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公廁文化的一大特征。
本世紀初,我跳槽到一家銷售公司,公司主營隔斷和坐便器,又_次開了眼界,如同當年看到比碗還干凈的抽水馬桶。原來大便竟能不用廁紙,可以全自動沖洗、烘干。
最近幾年,有些人涌到日本去買智能馬桶蓋,一些愛國網(wǎng)友對此口誅筆伐。有人憤憤然道:“再智能的馬桶蓋,難道可以不用草紙擦屁股?”看后讓我不由想起劉姥姥、陳奐生,但又_想不該笑話人家沒見識。要是當年沒有從事過相關(guān)產(chǎn)品銷售,我也會理直氣壯發(fā)出這等質(zhì)問。從當年賣智能潔具到現(xiàn)在,十幾年過去了,這類智能產(chǎn)品的普及率并不理想,與手機的全民普及、不斷升級,不可同日而語。由此也說明我們的“廁所革命”潛力巨大,蘊含著無限商機。(資料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