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鐵力
作為一名中青年畫家,杜國慶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愈來愈受到關注,其作品風格逐漸明晰??梢哉f,杜國慶現階段的作品有時代新意,又不失古典雅韻,體現出他對傳統(tǒng)經典理解的收獲和在現代多元審美的藝術取向。這不但是畫家本人的藝術自信,也表明他的藝術審美方向。
眾所周知,臨摹、寫生、創(chuàng)作是當代學習山水畫的必經之路。對此,杜國慶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他的山水畫從宋元入手,沿著王蒙、沈周的脈絡一路走來。他對《早春圖》《溪山行旅》《青卞隱居圖》《富春山居圖》等一系列經典作品下功夫最深。當代則師從汪為勝、劉懷勇、王貴華等老師,他著重學習諸位老師的精神與手段,力避其程式化,這就避免了“學生完全模仿老師”的畫壇通病。這種藝術自覺,實踐起來很不容易。在他的繪畫作品中,似乎有老師的影子,但仔細觀察,發(fā)現他貫穿表里,體現出很強的整合力與提煉功力。比如2017國展入選作品《溪谷祥云》里面所用的筆墨皴法在充分吸收宋元元素的基礎上,又受當下影響創(chuàng)作出了一套新畫法,在構圖上高遠、深遠效果兼用,視野開闊,不失群峰之峻,著色講究,使壯觀的畫面充滿意趣。這類作品除去傳統(tǒng)的技法以外,還融入現代設計感,體現出筆墨當隨時代的特點,把觀者從現實中拉到一個陌生又似曾相識的可游、可居的環(huán)境里。
中國山水畫貴在“筆墨之精妙”,同時山水畫又是意象藝術,丹青難寫是精神,意境是書畫藝術的最高境界。中國山水畫大多不追求表象,也不追求抽象,而傾心于寫意精神,追求那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氣韻”。作為中國畫藝術最重要的審美特征之一就是虛實、筆墨的意蘊表達,注重含蓄、悠遠的意趣之美。“功夫在詩外”,要想使作品達到“氣韻生動”非一日之功。杜國慶人生閱歷豐富,經年探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并三次進京求學,以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追求自己的繪畫夢想,努力使自己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面貌傾向于具有“文氣”的生動之美。
當然,畫面的意境是建立在綜合修養(yǎng)的基礎上。除此之外,舒緩的節(jié)奏也是好藝術形成的原因。杜國慶在繪畫方面并不急于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而是長時間使自己的繪畫創(chuàng)作處在“正在進行時”的狀態(tài),因為他懂得藝術家的風格要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慢慢探索和發(fā)揚,這就是一種舒緩的節(jié)奏,符合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同時他對自己有清醒地提示:追尋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是藝術創(chuàng)新的基礎,這可以說是他難能可貴的藝術堅持。這不僅能讓他確立藝術與時代的關系,還能讓經典與創(chuàng)新并行,杜國慶憑著自己的勤奮努力,以孜孜不倦的率性之筆,艱苦探索,并逐步形成靈動溫潤的藝術特色,干干凈凈的畫面,給我們留下經驗和啟示。
生活中的杜國慶為人坦誠厚道,穩(wěn)重老成。為學刻苦上進,尤其在北京學習期間,我們看到他堅韌的精神和藝術腳步的成長。近期他的藝術成績更是突破瓶頸,在各種展覽上屢獲嘉獎。多年的寂寞、積累正以藝術之花的形式開放?。ň庉?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