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
在日本有一家奇怪的蔬菜店,說它奇怪,是因為店內賣的并不是新鮮果蔬,而是外表形似蔬菜的一種蔬菜循環(huán)包,售價為0元,每天顧客絡繹不絕。
這個蔬菜循環(huán)包的創(chuàng)意是一個叫山田君野的農業(yè)科技人員研發(fā)的。一次,一個農民請他到農場去指導蔬菜種植,無意間他發(fā)現(xiàn)農場的垃圾箱旁堆放著許多長相畸形、顏色黯淡的蔬菜。他好奇地問:“這些蔬菜怎么都不要了?”農民無奈地回答:“遭受了自然災害,這些蔬菜因此長得不好看,賣不出去,只好扔了?!?/p>
農民的話讓山田君野沉思。據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蔬果浪費量達13億噸,不是因為顏值不高,就是因為味道不好。不好看不代表不美味,不美味不代表就可以被丟棄,因此他想到要把這些不好看的果蔬加工再利用。
山田君野和他的創(chuàng)意團隊經過研究,做出了一種蔬菜循環(huán)包——先用垃圾處理機將廢棄蔬菜壓成肥料,然后準備一些可降解的紙張,在上面繪制相應的圖案,在肥料里放上相應蔬菜的種子,再用相對應的紙包好。最后將它們調整成相應蔬菜真實的模樣,這樣一個逼真可愛的蔬菜包就做好了。
這些蔬菜循環(huán)包的種植方法很簡單。如果客戶想種胡蘿卜,就把胡蘿卜形狀的蔬菜包放入土壤,澆上水,讓外包裝紙降解成肥料。這樣一來,種子、土壤和肥料就融合在一起。一段時間過后,種子生根發(fā)芽就會長出胡蘿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家里沒有庭院和菜園也沒關系,只要有土就能種,就像在花盆里種花一樣,不僅修身養(yǎng)性陶冶了情操,還能為家里帶去綠意。最重要的是在寸土寸金的繁華都市,能夠品嘗到自己親手栽種的蔬菜,是很難得又有意義的體驗。
最初蔬菜包只有6種,包括最常見的茄子、蘿卜等。隨著制作技術越來越成熟,現(xiàn)已有15種常見蔬菜,給予都市人群更多選擇。
在山田君野的這間蔬菜店里,客人們可以無償拿走蔬菜循環(huán)包,只需捐出任意金額,表示對這項公益活動的支持即可。山田君野承諾,最后的捐款所得,會全部返還給受災的農家,用來彌補他們的損失。
蔬菜店很快走紅,受到民眾的熱捧,還驚動了電視臺記者前去采訪。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蔬菜包種植下去,不久后各式好看新鮮的蔬菜開始茁壯成長。
在談到這項創(chuàng)意時,山田君野感慨道:物盡其用,造福百姓,公益無國界。他呼吁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環(huán)保和公益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