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
江南多雨,近日來,總是夜雨敲窗,淅淅瀝瀝落到天明。醒來后,窗外的石徑、樹木皆落滿了細碎的陽光,仿佛昨夜枕雨入眠,都是夢境。
江南的雨,是情思,是恩寵;是詩意,也是閑愁。
在江南,聽雨本為尋常事,縱是百姓人家,亦有聽雨的雅趣和閑情。房檐回廊邊,黛瓦小窗下,幾人相聚,盛了階前的雨水,用樸素的茶具,盤膝而坐,暢飲閑茶。
細雨霏霏的江南,像是一幅輕描淡寫的水墨畫,素凈簡潔。煙霧縈繞了整個村莊,房舍人家皆在水霧里,連綿遠山亦看不到盡頭。最入情境的,當(dāng)是那擱淺的小舟,在綠蔭垂柳下,寂寞無言。還有披蓑戴笠的老翁,坐于湖岸煙波,垂釣一湖的春水。
這就是江南的雨,在文人眼中,雨詩意浪漫,可入詩成詞。在農(nóng)夫眼里,雨溫潤甘甜,滋養(yǎng)田野草木。在情人眼中,雨柔情纏綿,供他們西窗夜話。細雨中,撐傘漫步,或是野徑閑游,又或是廊下獨坐,皆是風(fēng)景,美得讓人心醉。
江南的雨,有時一下便是一月有余,煙雨迷蒙,無有盡意。院子里長滿濃郁的青苔,石階小巷,皆是茵茵綠草。屋子里彌漫著潮濕的氣息,珍藏的書卷亦泛著陳味,不忍翻讀。可我竟迷戀這樣的氣息,像是被時光封存的味道,有一種久違的親切之感。
下雨天,滋長著閑情,擱下了素日里忙碌的瑣事,閑居家中,喝茶讀書?;蚺c家人聚于廳堂,烹制美食,打發(fā)雨中廖長的光陰。收拾屋舍,梳洗心情,在明凈的軒窗下聽雨。擦拭落塵的古琴,焚香試彈一曲,亦只有自己聽得懂的弦音。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當(dāng)年岳飛感嘆世間知音少,萬千心事,付與瑤琴。他一生為了大好山河,將自己置身于刀光劍影中,歷經(jīng)數(shù)百次戰(zhàn)役,所向披靡。然三十年功名塵與土,亦只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漫漫人生,有時候一個人入境,無需知音,亦能感動自己。亂世紅塵,多少人為了名利迷失方向。有一天擁有了雕梁畫棟的屋舍,得到滿箱金銀,內(nèi)心卻悵惘難言。靈魂的空虛,用世間任何華麗的飾物,都無法將之填滿。
不如歸去,將情感投注在心靈的客棧,一個人聽雨,一個人做夢。掩上門扉,任憑窗外風(fēng)雨飄搖,只守著那片刻的安穩(wěn)和寧靜。寂寞的時候,可以清澈地看到自己的內(nèi)心,沒有紛擾和迷亂,亦無恐懼和愁煩。
再讀《二十四詩品》,最愛的還是“典雅”?!坝駢刭I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p>
古人情懷高雅,竟可以在繁蕪的世俗中,將乏味的日子,過到如此典雅境界。提著玉壺載酒游春,于茅屋賞雨自娛。大自然一切草木,都應(yīng)了景,成了詩料,便有了錦繡文章。淡泊人生,寂靜與孤獨亦是美麗。靜靜地,一夜的雨,看一樹花開了,一樹花又落了。
“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烏衣長巷,石橋小舟,仿佛成了遠古的風(fēng)景。在江南,仍保存許多這樣的古跡,深巷人家,留下了一些不肯遷徙的老人。他們深居簡出的樸素生活,一如當(dāng)年的風(fēng)味。平日里守著古老的宅院舊巷,種些花木,閑聽雨聲,就那樣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