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堅
28歲的肖飛是貴州省石阡縣河壩場鄉(xiāng)普興村村民。肖飛自從嫁到普興村后,一直照顧著自己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公公婆婆和叔叔嬸嬸及伯伯共7位身體殘疾或弱智的老人及自己的兩個孩子,用瘦弱的肩膀擔起了一個龐大的家,是當?shù)赜锌诮员暮孟眿D。
28年前,石阡縣河壩場鄉(xiāng)高屯村村民肖守義與妻子意外撿到了一名女嬰,無子女的肖守義夫婦便收養(yǎng)了女嬰,取名肖飛。高屯村地處深山,家里又窮,肖飛沒讀什么書。長大后,肖飛知道了身世,但是她一直視養(yǎng)父母為親生父母,從小就學會了煮飯喂豬、洗衣服、到山中挖藥材補貼家用……寨上的人都夸她是個好女兒。
17歲那年,肖飛在廣州打工認識了同鄉(xiāng)普興村青年吳軍,兩年后兩人走到了一起。結婚前,她已知道吳軍的父母和叔叔嬸嬸及伯伯都有不同程度的弱智,也知道父母只生養(yǎng)了吳軍一個人,吳軍的叔叔嬸嬸沒有孩子,伯伯一直未娶……面對這個特殊家庭,肖飛還是嫁給了老實本分的吳軍。他們堅信,用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換來美好生活。
婚后,肖飛像照料自己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一樣伺候著婆家5位老人。幾位老人智力低下,生活基本上失去自理能力。為了養(yǎng)家,吳軍不得不在外打工掙錢,伺候老人的擔子就全落在肖飛身上。夏天,天氣炎熱,老人身上容易散發(fā)出難聞的味道,肖飛總是耐心地給老人擦洗身體、換衣服。給老人擦身子及換衣服時,作為女兒、兒媳、侄媳婦,肖飛也很難為情,但自己不去做讓誰去做呢?肖飛顧不上太多。冬天,為了不使老人吃涼飯,她用一個小盆倒半盆開水,將飯菜放入盆內(nèi)保溫,讓老人們慢慢吃。老人們雖然智力低,但對她有深厚的感情和依賴,逢人便說:“半天聽不到媳婦兒說話,看不到媳婦兒的影兒,心里就不安逸?!?/p>
開始幾年,肖飛兩頭跑。養(yǎng)父養(yǎng)母得照顧,婆家老人也要照顧。后來,肖飛與吳軍商量,決定將養(yǎng)父養(yǎng)母接到婆家,一同照顧。2013年,婆婆生病住院。住院期間,要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要照顧住院的老人,肖飛成了一架高速運轉(zhuǎn)的機器……在婆婆病情嚴重的一周里,她就在病床前和衣守了一周。婆婆出院后,行動上不如以前方便,肖飛就和婆婆睡同一個房間,夜里只要聽到一點動靜,就馬上起床,有時一晚上要起來好幾次。每當親屬鄰里來看望婆婆,已不會說話的婆婆都會流著淚咿咿呀呀向他們伸出大拇指比畫著。
肖飛剛結婚時,鄰居和親朋好友認為肖飛在普興村不會待多久,這個家的負擔實在是太重。肖飛也曾有過動搖,但生下了小孩后,她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懂得報恩!9年過去了,她仍然與這個家相依為命。肖飛持家勤儉,自己多年沒買過一件衣服,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左鄰右舍給的。7位老人擠在4間破舊屋里,有時就連走動都不方便。尤其是夏天,房間太小,空氣散不開,家里總有怪味彌漫。為了讓幾位老人有寬敞的屋子住,肖飛與吳軍商量,將老屋外邊的地利用起來修房子。家里沒錢,他們就東拼西湊和向當?shù)氐男庞蒙缳J款,經(jīng)過大半年的時間,終于修起了磚房,為了節(jié)約錢,連墻體都沒有粉刷。為了還債,也為了給老人們一個更好的生活,肖飛每天起早貪黑,天還沒有亮,她就把家務安排好了,隨后到附近工地找活干,干的都是男人們的力氣活。中午休息時,她還得趕緊回家做飯。
因為蓋房,肖飛一家至今還欠著近10萬元的債。她卻從沒因此虧待老人,該吃的吃、該醫(yī)的醫(yī)。肖守義說:“我每個月都要幾百元的藥費,要是沒有肖飛的照顧,我和我的愛人早去貨了(去世了)”。肖飛的公公吳勝云邊挽著褲管邊吞吞吐吐地說:“媳婦一點都不嫌棄我,我的大腿痛,她給我買藥貼,還天天給我添飯……”生活中,肖飛與親朋鄰里相處友好,大家都覺得她非常親切,每當左鄰右舍家里有事情,她都會積極幫忙。
村民張新感慨:肖飛為了家庭,什么活都干過,常人是無法想象,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難,把一家人的生活照顧得有條不紊,她付出的一切,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肖飛的事跡逐漸傳開了,市縣鄉(xiāng)各級領導都來關懷慰問這個特殊家庭。肖飛也被貴州省文明辦評為2015年10月份“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孝老愛親貴州好人。肖飛及其家庭被石阡縣委、縣政府授予“六和家庭”、“好媳婦”、“我身邊的好青年”等榮譽稱號?!拔視M我最大能力照顧這些老人,直到他們百年后離世?!?肖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