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達
為適應網(wǎng)絡和業(yè)務發(fā)展的需求,促進資源盤活,提高綜合效益,確保機房內設備安全、穩(wěn)定、可靠地運行,一批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工廠、倉庫被改造為IDC機房。由于這些框架結構原本是按標準設防類設計或建造年代比較久遠,抗震性能不滿足現(xiàn)有規(guī)范對IDC機房的要求,所以需要對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加固,提升結構的抗震性能。因此,研究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加固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通過對建筑物結構構件、結構受力途徑的優(yōu)化和改善,從而提升建筑物抗震性能,減少地震發(fā)生時受到的損壞。再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加固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整體原則:在制定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方案時,應從建筑物的整體考慮,避免出現(xiàn)局部構件的抗震性能增強,而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卻下降。
(2)體系加固原則:在進行抗震加固時,個別構件加固后引起的剛度變化,可能會對整個結構體系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不僅要考慮單獨構件的抗震性能加固,還要同時考慮結構體系的整體抗震性能加固。
(3)經(jīng)濟原則:在對建筑進行抗震加固時,應綜合考慮其經(jīng)濟效果,盡量不損傷原結構,并保留具有利用價值的結構構件,盡量減少對建筑構件的更換或者拆除。
此外,還應提前委托有檢測鑒定資質的單位,對房屋結構進行安全性評定和抗震鑒定。加固改造設計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的要求。加固改造施工單位應具有特種專業(yè)(結構補強)承包資質。
采取加大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構件的截面面積,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物內墻體的承載力和抗震性能。(如圖1)可廣泛用于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加固;近年來,混凝土鉆孔設備的不斷改良,再加上高性能結構膠的出現(xiàn),可以在梁柱節(jié)點的核芯區(qū)增加1-2道封閉箍筋,增強了原有梁柱節(jié)點區(qū)的抗震性能,提升了加大截面法抗震加固的效果。
外包鋼法是指將型鋼包裹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構件四周,從而達到提升構件抗震性能的目的。一般情況,適用于受限于建筑現(xiàn)狀或者施工環(huán)境,無法采用加大截面法的方式進行抗震加固的情況。外包鋼法分為分干式和濕式兩種形式。濕式外包法相對受力可靠,施工簡便且工作量較小,缺點是用鋼量較大,要注意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溫度不宜超過60℃,同時對可能存在的化學腐蝕介質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圖1 加大截面法(柱示意圖)
(1)當用外包鋼加固梁時,將角鋼貼在梁的陽角外側,同時角鋼應穿過梁板的型鋼綴板,采用焊接的方式,與梁底鋼綴板進行加固。同時,角鋼的兩端應與柱進行連接(如圖2所示)。
圖2 外包鋼加固梁示意圖
(2)當外包鋼加固柱時,將角鋼貼在柱的四角外側,在角鋼和樓板交接位置,角鋼穿過樓板,并對其進行焊接加固。在進行柱的包鋼加固時,要注意頂層和底層的角鋼,應與相對應的連接部位進行加固處理(如圖3)。
圖3 外包鋼加固柱示意圖
通過在框架結構的適當部位,設置剪力墻,改變了原來的框架結構的結構體系,成為新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這樣不僅提升了結構的側向剛度,地震發(fā)生時減少了結構的水平位移,而且由于剪力墻可以承擔較大部分的地震作用,減輕了原框架結構中梁、柱的受力。
當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或翼墻時(如圖4),應符合下列要求:
(1)抗震墻在進行設置時,應盡量處于框架的軸線位置;一般情況下,會在柱的兩側,對稱性的設置翼墻。
(2)在建筑中設置抗震墻后,建筑的結構整體可以按照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抗震性能的對比分析,翼墻與柱形成的構件可按整體偏心受壓構件計算。
(3)施工注意事項:①在進行施工時,應對建筑物原本的梁柱進行鑿毛處理。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首先應對其進行澆水,確保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了避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等問題,施工完成后,還應加強相關的養(yǎng)護工作。
圖4 增設抗震墻或翼墻示意圖
由于碳纖維材料的抗拉強度強,是同等截面鋼材的7~10倍,彈性模量更是比鋼筋高出數(shù)倍,因此,通過將碳纖維材料粘貼在結構構件的表面,可以大大提升結構的抗震性能。此種加固方法的優(yōu)點是:抗震加固性能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自身重量輕,密度只有鋼材的1/10,既不會增加建筑結構的截面面積,也不會增加荷載。缺點是成本較高,且對施工工藝要求比較高。
在進行施工時,首先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清潔、打磨和修補處理,然后將調配好的粘結劑,均勻的涂抹在混凝土表面。最后在進行碳纖維片材粘貼時,注意混凝土表面應保持干燥,溫度不低于零下10℃。常見的碳纖維片材加固方式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梁、板構件的受彎承載力的加固:施工時,在相對應的受拉區(qū)域粘貼碳纖維片材,并注意兩者的方向保持一致。
(2)梁、柱構件的受剪加固:施工時,常采用封閉式的粘貼或者側面粘貼的方式進行,同時應注意纖維方向與構件軸向的夾角為90°。
(3)柱的抗震加固:封閉式粘貼的方法施工,注意纖維方向與柱軸向的夾角為90°。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加固的方法也越來越科學化。近年來,消能減震技術不斷被應用到各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當中。
通過在建筑物的結構中放置一定數(shù)量的消能設備,當?shù)卣鸢l(fā)生時,消能裝置會增加結構體系的阻尼系數(shù),減少地震對結構的破壞作用。如果發(fā)生的地震較高時,進入彈塑性狀態(tài)的消能裝置,可以消耗地震的作用力,從而提升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常見的消能設備裝置有:屈服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彈性阻尼器和粘性流體阻尼器等。
與傳統(tǒng)的加固技術相比,消能減震法主要優(yōu)勢有:
(1)現(xiàn)場施工過程中,可以做到無濕作業(yè),原建筑的正常功能使用不受影響。
(2)既能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又不改變建筑的外貌。
(3)改善結構抗震性能效果明顯,可滿足各種抗震設防類別的要求。
(4)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
在建筑物內設置隔震層,當發(fā)生地震時,將地震產(chǎn)生的作用力集中到隔震層上,從而減少地震對原結構的破壞。常見的隔震方法有:橡膠墊隔震、滾珠或滾軸隔震、擺動隔震、彈簧隔震等。目前,這種方法在國外應用較為廣泛,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奧克蘭市政大廳,該建筑在1989年的大地震中,受到了嚴重損壞,在進行抗震加固時,采用了基礎部位增設隔震裝置的抗震加固方法。
綜上所述,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結構加固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變得多種多樣。通過對原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加固處理,來滿足現(xiàn)有規(guī)范對IDC機房的抗震性能要求。對從事IDC改造的工作者來說,必須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通過科學的結構加固手段,合理的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加固處理,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推動IDC行業(yè)的安全穩(wěn)定發(fā)展。
[1]趙雪蓮,劉祖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加固[J].山西建筑,2007,33(3):53~54.
[2]吳成龍,劉香.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加固方法淺述[J].福建建筑,2014(2):9~11.
[3]張衛(wèi)兵,李紅培.淺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加固方法[C].土木建筑學術文庫,2010.
[4]運國權.淺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加固設計[J].工程技術:文摘版: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