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如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活動,是讀者對文本基于理解基礎上的二度創(chuàng)作。以朗讀為本的低年段閱讀教學,應該在朗讀實踐中把識字、理解、語言積累與運用等實踐性的內容融入其中。本文旨在探求如何通過朗讀,在低年級進行“一課四讀”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低年段語文教學改革提供借簽。
【關鍵詞】一課四讀;識字詞;知大意;培語感;養(yǎng)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6-0119-02
從“正確、流利、有感情、熟讀成誦”四個緯度去探索一種低年段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并且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把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有機結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筆者暫且把這種模式命名為“‘一課四讀閱讀教學模式”。
一、初讀——讀正確,識字詞
朱熹在《訓學齋規(guī)》對“讀正確”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凡讀書,不可誤了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低年段首先要強調“嘴巴跟著眼睛走”,使小朋友建立起“讀”的概念。再次,要引導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字字響亮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好記錄,接著借助拼音、新華字典或請教他人,力求讀準字詞。
二、再讀——讀流利,知大意
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低年段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1. 故事引領,讀流利
好奇,喜歡刨根問底是兒童的天性。尤其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對孩子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教師可以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故事媽媽,引領孩子像講故事一樣把課文讀流利。如教學《數星星的孩子》:
師: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張衡在一顆一顆地數著星星。你猜,張衡能數得清嗎?奶奶是怎樣說的?請你來讀讀奶奶的話。
師:聽了奶奶的話,張衡同意嗎?如果你是小張衡,你會怎樣對奶奶說?請你做做小張衡,讀一讀吧。
師:爺爺看見張衡這樣聰明,心里高興極了,他會用怎樣的語氣鼓勵張衡?誰來扮演慈愛的爺爺?
這樣,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引導學生一遍遍朗讀課文,在讀中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2. 情景引領,讀情趣
教師可利用孩子認知的沖突區(qū)去鼓勵孩子朗讀,使孩子持續(xù)保持對讀的新鮮感。如《找春天》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春天能找嗎?春天又藏在哪里呢?接著引導學生讀課文,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們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然后組織學生個別讀、齊讀、想象讀,感知課文是從“種子發(fā)芽,鮮花盛開,樹木吐綠,小溪解凍”等方面去描寫春天的生機勃勃。這樣,既達到了通讀課文的目的,又形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3. 結構引領,讀情節(jié)
低年段語文教材選取了不少的詩歌,這些詩歌段落清晰,章節(jié)間互相呼應,結構完整。如果在低年級適當滲透段落結構,不但達成了通讀課文的價值追求,更能為中高年級把握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作好鋪墊。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時,可讓孩子們自讀課文,說說哪位植物媽媽最有辦法。有的認為蒲公英媽媽的辦法最有效,有的認為蒼耳媽媽的辦法最有趣,有的認為豌豆媽媽的辦法最方便。于是“蒲公英媽媽送孩子旅行”“蒼耳媽媽送孩子旅行”“豌豆媽媽送孩子旅行”這種并列式的段落結構就呈現出來了。
這一模塊的朗讀,務求在保持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達到不頓讀、不指讀、不重復、不唱讀,為后續(xù)深入讀課文,進一步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打下基礎。
三、三讀——讀出感情,培語感
1. 感情朗讀,理解字詞
低年級要在朗讀中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依靠重點詞句的朗讀抓準語文訓練的“訓練點”,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點”,向“點”上聚焦。如《數星星的孩子》一文,爺爺說的話“我們的祖先把它們分成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中有一個由生字組成的詞組“一組一組”?!耙唤M一組”這個詞蘊含著幾個詞素:“組”“一組”“一組一組”,既體現了星星的多,又對前面所說的“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作了補充說明??勺プ 耙唤M一組”這個訓練點,首先出示一組一組的星座圖,讓學生欣賞。并小結:星星一組一組地分布在夜空,構成了美麗的星空,給了孩子什么是“一組一組”最直觀的認識;然后出示北斗七星圖,讓孩子們猜一猜,這一組是什么星,觀察這組星星有什么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接著讓學生也分成一組一組讀讀爺爺的三句話。如此,圖與文相聯系,文與直觀的生活經驗共生,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給文字以生命的活力。
2. 感情朗讀,傳情達意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統(tǒng)一的學科,可嘗試著通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鼓勵學生用文字去傳情達意,努力實現“言意兼得”?!稊敌切堑暮⒆印芬晃?,“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灑在碧玉盤里?!边@個句子寫了美麗的夜空,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也為下文張衡和爺爺奶奶親切的交談奠定了溫馨的基調?!盁o數珍珠”“灑”是語言訓練點,教師可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直觀理解這滿天的星星就像是一顆顆的珍珠,美麗的夜空就像是一個圓圓的盤子,星星掛在天空中,就好像星星撒在了碧玉盤里。接著,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范讀并展開想象。然后,通過個別讀、指名讀的形式,引導學生感受“無數珍珠”寫出星星的數量多,“灑”寫出了星星一閃一閃地分布在夜空的情景,感受張衡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數星星的溫馨,由此達成了對語言的理解感悟及情感的感染熏陶。
3. 感情朗讀,得意得言
一篇課文,“寫什么”顯而易見,“怎樣寫”卻是秘密。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言語內容,更要關注言語形式,教學中不僅要有“讀”的訓練,更要在讀中滲透“寫”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使“讀”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實現言語內容與言語形式的相融無痕。《假如》一課是要求背誦的,可在引導感情朗讀理解字詞,體會感情的基礎上,關注詩歌并列式的結構形式去背誦。教師可啟發(fā)孩子們思考:為什么我們可以這么快把這段話背下來?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孩子們把自己的記憶方法都講了出來。有的說,因為每一段的開頭都是“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____”這個句式;有的說,發(fā)現每一段都是寫用這支筆畫出了美好的事物,先寫畫出了太陽,再寫畫出了谷粒,最后寫畫出了一雙好腿送給西西;有的同學說,每一個小結的結尾都是神筆給別人帶來了快樂和幸福……
在孩子們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總結前三個小節(jié)相同的寫法,指導學生把三個小節(jié)連起來朗讀。在練習背誦的過程中有了對基本段落結構認識的概念,為中年級更好地學習語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四讀——積累語言,養(yǎng)能力
低年級語文教學特別要重視語言的積累,課文要盡可能讓學生熟讀成誦。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開展個人、小組、比賽、分角色、補白、配樂渲染等多種形式的背誦。日有所誦,孩子們積累了語言,語文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再隋等編著.《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2] 王松泉,錢威.語文教學心理學基礎[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02.
[3] 于漪.于漪文集第一卷·教育教學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4]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編輯部.小學新課標資源課·語文卷[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4.
[6] 李振村.語文教育的根本在哪里[J].小學語文教師,2011,(2).
(編輯:趙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