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華
“一棵樹,高又高,渾身掛滿綠綢條??骋坏叮碌?,孩子樂得咧嘴笑。”我最喜歡吟誦這有趣的謎語,那是因為我對謎底——蘆稷充滿了好感。
每年清明時節(jié),天氣暖和了,奶奶總會在一小塊空地上撒下蘆稷籽。等秧長到尺把高了,就選粗壯的苗,砍去上面一截葉子,移栽到另一片田地。夏天,蘆稷長高了,在大片的農田中顯得鶴立雞群,好像一個個身材高挑的模特兒在展示舞姿,又像一個個衛(wèi)兵忠心守護著田野!一陣風吹過,它們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好像在演奏一段樂曲。一排排碧綠婀娜的蘆稷,像是被夏日暖風吹起的“綠色海浪”,望著它們,感覺自己的心也在翻滾激蕩。終于,蘆稷高舉紫紅的穗纓,仿佛是一支支火炬,照亮田間,迎接豐收季節(jié)的到來。
蘆稷很好吃,但是得先去皮,小時候的我有點猴急,拿起蘆稷就往嘴里塞,結果蘆稷的皮割破了我的嘴。盡管這樣,我對蘆稷的喜愛有增無減。蘆稷稈剁成一截截,去皮后,便是天然的糖棒。咬一口,充足的水分溢了滿嘴,沁人心脾。看電視吃,吃飯吃,就連玩耍時也吃。家人再三叮囑我不能多吃,但我不相信,還是一個勁兒地吃。最后嘴里起了血泡,才依依不舍地放棄了吃蘆稷。
蘆稷不僅好吃,還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幾個小伙伴聚在一起,砍下幾根蘆稷,做成“金箍棒”,像孫悟空一樣在田間“大鬧天宮”,奶奶的玉米地、花生地、西瓜田就遭了殃,等奶奶跑來趕我們的時候,我們這群調皮的“猴子”早就逃之夭夭了。有時,我們還會把蘆稷皮連在根上不扯下,把另一頭插進蘆稷肉里,做成一盞“燈籠”,拎著它滿世界跑,感覺自己是最偉大的設計師。
奶奶說,蘆稷全身是寶,葉子是羊的美食,皮和根曬干后就是最好的柴火,砍下的穗可以扎成掃帚……這更增添了我對蘆稷的喜愛。
蘆稷,樸實無華卻充滿家鄉(xiāng)的味道,無論將來我走到哪里,我都不會忘了它!
指導老師/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