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自力 易文裕 李江 李淑蘭 熊昌國/
1.農業(yè)部沼氣科學研究所 2.四川省農業(yè)機械研究設計院3.農業(yè)部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利用重點實驗室
農作物秸稈收儲運直接關系到秸稈作為生物質能源大規(guī)模利用及其產業(yè)發(fā)展。我國農村復種指數(shù)高,收獲季節(jié)茬口短、時間緊,田間機械化收集秸稈十分重要。秸稈儲存的關鍵要素:一是安全儲存;二是儲存期適度;三是秸稈儲存期間干物質(TS)的損失越少越好,其絕干熱值幾乎無變化[1]。秸稈長期儲存時打捆秸稈易于安全儲存,打捆秸稈比整株秸稈易于儲存[2]。秸稈作為能源材料利用的2個重要指標要求為:秸稈的含水率越低越好(≤20%),秸稈的熱值越高越好(含水率相同)。固體燃料的熱值通常采用氧彈熱值儀直接測定彈筒熱值[3]。秸稈濕儲存是指秸稈從田間收獲后直接儲存在密封地窖等環(huán)境中,儲存期間的干物質損耗甚至減少到小于5%[4]。
本試驗研究了小麥、水稻、玉米、油菜和棉花5種農作物,收獲后接著在田間機械化收集秸稈捆或人工收集整株秸稈,測試秸稈的田間收獲含水率,并在遮雨通風的自然環(huán)境中分別進行為期6個月的儲存試驗。儲存前期測試秸稈最高溫度;儲存期間測試適時含水率;每半個月測試干物質(TS)的損失,即測試絕干熱值的變化,為四川省及南方地區(qū)的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大規(guī)模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2015年5月18日上午,在廣漢市連山鎮(zhèn)小麥田里采用全喂入和半喂入2種聯(lián)合收獲機收獲小麥,下午對麥秸進行機械收集和打捆,田間麥秸含水率為42.1%;單個方形麥秸捆尺寸為74 cm×42 cm×32 cm,麥秸捆重14 kg/捆,麥秸捆密度為140.8 kg/m3;平均每公頃打捆555個,每公頃麥秸約重7 770 kg。2015年9月18日上午,在廣漢市西高鎮(zhèn)采用全喂入和半喂入2種聯(lián)合收獲機收獲水稻,下午對稻秸進行機械收集和打捆,田間稻秸含水率為65.5%;單個方形稻秸捆尺寸為74 cm×42 cm×32 cm,稻秸捆重22.5 kg/捆,稻秸捆密度為226.2 kg/m3;平均每公頃打捆660個,每公頃稻秸約重14 850 kg。
2015年9月18日,在簡陽市太平橋鎮(zhèn)收集玉米秸稈,玉米秸含水率為49.5%;采用人工打捆,圓形玉米秸捆直徑在70 cm左右,長度在1.7 m左右。
2016年5月7日在雙流縣大林鎮(zhèn)收集油菜秸稈,油菜秸含水率為42.5%;采用人工打捆,圓形油菜秸捆直徑70 cm左右,長度在1.6 m左右。
2016年10月20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區(qū)姚渡鎮(zhèn)收集棉花秸稈,棉花秸含水率為53.7%;通過人工打捆,圓形棉花秸捆直徑在60 cm左右,長度在1.3 m左右。
本項目機具實際打捆作業(yè)中,除去機器田間轉移、加油、維護等時間,撿拾打捆的生產率為4 hm2/天。秸稈田間打捆作業(yè)直接成本在不包含機器購置、折舊、維護等費用前提下,田間打捆費用由草捆繩費用、燃油費、機手人工費、輔助工及田間草捆搬運費4部分構成,每公頃634.2元,具體費用見表1。
本試驗根據秸稈田間收集的試驗樣品,在遮雨通風的自然環(huán)境中分別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儲存試驗。儲存初期檢測秸稈捆芯部最高溫度;儲存期間定時檢測秸稈的適時含水率;每半個月檢測干物質(TS)的損失,測試絕干熱值的變化,當絕干熱值偏差值在±2.00%范圍,可視為秸稈干物質(TS)無損失。
將麥秸、稻秸捆在遮雨通風的條件下進行堆碼儲存,堆碼尺寸(長×寬×高):1.7 m×1.5 m×1.3 m。儲存地點在四川省農業(yè)機械研究設計院內。
2015年5月~11月對麥秸進行了儲存試驗。麥秸田間收集打捆的含水率為42.10%時,麥秸捆芯部初始最高溫度達到52.5℃,隨著含水率降低芯部溫度也隨之降低;儲存6個月后含水率降至19.60%。儲存期間麥秸絕干發(fā)熱量偏差值在-1.09%~+0.70%(見表2)。
2015年9月~2016年3月對稻秸進行了儲存試驗。稻秸田間收集打捆的含水率為65.50%時,稻秸捆芯部初始最高溫度達到56.5℃,隨著含水率降低芯部溫度也隨之降低;儲存6個月后含水率降至26.00%。儲存前期局部捆芯有霉變或滋生菌的現(xiàn)象發(fā)生,影響安全儲存;但儲存期間正常稻秸的絕干發(fā)熱量偏差值在-1.88%~+0.46%(見表3)。
2015年5月~11月對整株玉米秸稈進行了儲存試驗。玉米秸的含水率為49.50%,儲存芯部溫度與儲存環(huán)境溫度相一致;儲存6個月后含水率降至15.09%。儲存期間玉米秸絕干發(fā)熱量偏差值在-2.00%~+1.99%(見表4)。
2016年5月~12月對整株油菜秸稈進行了儲存試驗。油菜秸的含水率為42.50%,儲存芯部溫度與儲存環(huán)境溫度相一致;儲存6個月后含水率降至14.80%。儲存期間油菜秸絕干發(fā)熱量偏差值在-1.09%~+0.74%(見表5)。
2016年10月~2017年3月對整株棉花秸稈進行了儲存試驗。棉花秸的含水率為53.70%,儲存芯部溫度與儲存環(huán)境溫度相一致;儲存6個月后含水率降至13.19%。儲存期間棉花秸絕干發(fā)熱量偏差值在-1.82%~+1.98%(見表6)。
表1 麥秸稻秸田間機械化收集打捆直接費用表
表2 小麥秸稈儲存期間發(fā)熱量測試匯總表
表3 水稻秸稈儲存期間發(fā)熱量測試匯總表
麥秸捆、玉米秸、油菜秸和棉花秸這4種秸稈田間收集撿拾后均可安全儲存,且儲存期間秸稈干物質(TS)幾乎無損失,其絕干熱值偏差值在±2.00%以內。而稻秸儲存前期局部捆芯有霉變或滋生菌的現(xiàn)象發(fā)生,影響安全儲存;但儲存期間正常稻秸的干物質(TS)仍無損耗。
表4 玉米秸稈儲存期間發(fā)熱量測試匯總表
表5 油菜秸稈儲存期間發(fā)熱量測試匯總表
5種農作物秸稈發(fā)熱量的高低排位是:棉花秸大于油菜秸大于玉米秸大于麥秸大于稻秸。
麥秸、稻秸田間機械化收集打捆、田間草捆搬運、運輸?shù)? km集中儲存點的費用為每公頃634.2元。
表6 棉花秸稈儲存期間發(fā)熱量測試匯總表
麥秸捆、整株玉米秸稈、整株油菜秸稈和整株棉花秸稈在遮雨通風的自然環(huán)境中均可安全儲存,且儲存期間秸稈干物質(TS)幾乎無損失,其絕干發(fā)熱量偏差值均在±2.00%以內。而稻秸捆局部捆芯伴有霉變或滋生菌的現(xiàn)象發(fā)生,影響安全儲存;但儲存期間正常稻秸的干物質(TS)仍無損耗。
參考文獻:
[1] 劉建輝,謝祖琪,姚金霞,等.農作物秸稈在遮雨通風條件下的儲存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2,25(05):1889-1894.
[2] 田宜水,徐亞云,侯書林,等.儲存方式對生物質燃料玉米秸稈儲存特性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31(09):223-229.
[3] 熊昌國,謝祖琪,易文裕,等.農作物秸稈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的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0,23(05):1725-1732.
[4] 徐亞云,侯書林,趙立欣,等.國內外秸稈收儲運現(xiàn)狀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4,36(09):60-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