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偉
2007年,作為一名援藏醫(yī)生,我來到拉薩市海拔3 800米的尼木縣。尼木,藏語意為“麥穗”。在吐蕃王時期(公元七世紀),為“烏如”所轄。十三世紀,屬香萬戶的勢力范圍,元世祖時代尼木既已設宗,明朝時尼木被譯成“聶母”,清朝則稱作“尼莫”“尼穆”“尼木”“尼冒”等,是西藏地方政府的一個宗。民主改革前尼木境內(nèi)分設尼木宗和麻江宗。1959年二宗合并為尼木縣,隸屬拉薩市管轄。當?shù)厣礁呗冯U、交通不便,偏遠地區(qū)的農(nóng)牧民患病得不到及時治療。為了讓廣大農(nóng)牧民得到我們的醫(yī)療服務,一年的時間,我走遍了尼木8個鄉(xiāng)鎮(zhèn)、30多個村子。
有一次,我們到偏遠的帕古村義診,那里的山路崎嶇險峻,我開著心愛的吉普車上下顛簸、左搖右晃地走了好久,才到了村委會。下車后踩在地面上有種坐船的感覺,只走了幾步路,我就感到胸悶氣短,雙腳又像踩在棉絮上一樣。隨行的同志告訴我那里海拔將近4 300米,不能快步走。我停下來,扶著車子站住,讓狂跳的心臟緩下來,但看到滿院子有序地排著隊,已經(jīng)等候多時的老鄉(xiāng),我們立即就開始準備義診工作。
這時,一個滿臉滄桑的老漢,把一杯青稞酒捧到我面前,虔誠地請我喝。那是當?shù)厝俗约裔劦那囡?,酒色有點渾,上面還飄著點點說不清的絮狀物。我有點酒量、也愛喝青稞酒,但等候義診的群眾多、時間緊顧不上喝。從專業(yè)角度也有一點點畏懼,怕大腸桿菌超標,我這瘦瘦的身子骨承受不了,就向他搖搖頭示意——不喝。老人失望地走開了。
義診開始,我忙著問診、查體、開藥……冷不丁一抬頭,又看到那位老漢依然端著那杯青稞酒,在人群外凝望著我,高原明媚耀眼的陽光下,他臉上那斧雕石刻般的皺紋尤為明顯。我心頭一動,無暇多想就向他笑笑,繼續(xù)工作。老人仿佛受到了鼓舞,撥開眾人再次把酒杯舉到我的面前,臉上的表情或激動或怯懦。很明顯,老人是真誠的或者說虔誠的,為什么呢?一個念頭在我心頭閃過:西藏部分偏遠地區(qū)信奉薩滿教,有時候信眾會因為覺得對方面善有福相而投毒,目的是留下性命也就是留下了福祉。電光火石地一閃念,我同時也否定了這種可能,但還是拒絕了他,老漢又失望地走開了。
義診結(jié)束,人群散去,唯獨那個老漢還舉著那杯青稞酒站在夕陽里,拖著長長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單。我無法不為所動,趕緊走上前去,請人用藏語問他為什么,原來他是我的一個病人,曾經(jīng)病情很重,家里人都準備后事了,聽說縣里來了北京醫(yī)生,他們就走了好遠的路來找我看病。
這時,才想起來2個月以前的那個傍晚,我正在吃晚飯,值班醫(yī)生打來電話:“郭大夫,來了一個重病人”。我放下碗直奔病房,遠遠地就看到格桑醫(yī)生正和幾個人一起把病人從馬背上托下來。我沖到近前,借著燈光觀察,老漢已經(jīng)昏迷,胸廓彭隆、呼吸急促,不用聽診器都可以聽到肺內(nèi)呼嚕呼嚕的痰鳴……以我的經(jīng)驗這是個慢阻肺、心肺功能失代償?shù)幕颊?,病情很重!可是當?shù)貨]條件查血氣,更別說實施機械通氣了,怎么辦?轉(zhuǎn)念又一想,幾十年前沒有這些現(xiàn)代醫(yī)療設備老一輩醫(yī)生不也照樣治病救人嗎?我立即用身邊現(xiàn)有的簡單器械為老漢做檢查,同時讓護士開放靜脈通道,老人的血管癟癟的不好扎,血壓顯示只有70/50mmHg——血容量不足!我急忙親自找到一根稍粗一點的血管,一針穿刺成功,開始快速擴容;我又找人取來自己用的簡易血氧監(jiān)測儀,一查,老人的血氧飽和度僅僅60%——屬于重度呼吸衰竭!沒有呼吸機我們就低流量吸氧加呼吸興奮劑,沒有化痰藥我們就頻繁親手為患者拍背排痰,每2小時測一次血壓,心率血氧隨時監(jiān)測記錄。
在我們的精心治療下,老漢終于逃過了鬼門關(guān)。他們或許是第一次感受到,看醫(yī)生比求菩薩靈驗,所以一直想找機會表達謝意??粗蠞h那熱切、甚至乞求的眼神,我哪里還管什么大腸桿菌、薩滿教,哪里還管什么高原反應和身體疲勞,按藏族的習俗“三口一杯”,將酒喝盡。頓時,老漢笑了,那笑容如孩子般純真。我的內(nèi)心也涌動起一股暖流,有欣慰,有感動,更有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