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成長”指長大、長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擺脫稚嫩的過程。簡而言之,成長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更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在詩人的筆下,成長是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時光,握著一路相隨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成長路上,有你真好,生命或因懂得責任、學會學習、改正錯誤、遭遇困難、享受成功等而更加精彩;成長路上,滋味多多,這一路走來是滿滿當當?shù)目鞓放c煩惱,難怪白巖松說“痛并快樂著”。
“成長”類主題一直是中考作文考查的熱點,2017年浙江杭州卷在一段與成長相關的材料后,用了半命題作文“本來我可以 ”,湖北荊門卷是“經(jīng)歷了 ,我長大了”,2016年甘肅卷是“刷新自我”,山東濱州卷是“溫暖的旅程”,2015年湖北武漢卷是材料作文“成長起步晚的樹”,湖南郴州卷是“一同成長”等。成長路上的風景如此美妙,我們就用筆下的靈動文字來記錄它們吧!
題目:風景這邊獨好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審題時應抓住兩個關鍵詞:“風景”和“獨好”。一般意義上的風景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行文中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是最佳的選擇。寫人文景觀可以將風景具體化到人物風景、時尚風景、道德風景等方面,可以細化到旅途風景、鄉(xiāng)村風景、城市風景等,也可以寫生活片段,這樣寫作的視角就豐富多樣了。所謂“獨好”就是獨一無二的好、最好?!昂谩边€可以理解成美,因此你所選的風景應當是獨特的,是其他地方?jīng)]有的,行文中要直接或間接地交代風景這邊獨好的原因。
○佚 名
這惱人的秋雨一直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真討厭!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糟糕。不過,上學路上的幾個鏡頭串起一道美麗的風景,讓我的心一下子開闊敞亮起來。
鏡頭一:街道的拐角處,蜷縮著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他穿著破舊的粗布衣服,上面落滿了灰塵。他黝黑的臉龐上刻著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他在風雨中瑟瑟發(fā)抖,一只褲管空蕩蕩地在風中飄蕩著。忽然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蝴蝶般輕盈地跑過去,輕輕地放下一杯牛奶,轉(zhuǎn)身離開時不忘扭過頭對老人甜甜地一笑。
鏡頭二:早點攤旁,一個小男孩一手端著滿滿的一碗豆?jié){,一手打著傘小心地走著。他腳下一滑,摔倒在地,傘甩了出去,豆?jié){灑了一地。一位阿姨看到了,立刻放下手里的東西跑過去,扶起哇哇大哭的小男孩,細心地為他擦干身上的泥水,輕輕拭去掛在小男孩臉頰上的淚珠,憐愛地摸了摸他的頭說:“以后小心哦!”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
鏡頭三:一位媽媽弓著身子奮力地蹬著自行車,車后座上坐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女孩懂事地高高舉著小花傘,一邊為媽媽撐傘一邊問:“媽媽,你累不累?要不歇一會兒吧!”年輕的媽媽臉上洋溢著欣慰幸福的笑容:“乖寶寶,媽媽不累!”我不禁想起,我的媽媽也是這樣,風雨無阻地接送我上下學,從不間斷,一送就是多年。
這場秋雨讓我親眼目睹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以及發(fā)自肺腑的關愛,這些極平凡普通的小事卻有著一種令人驚嘆的美麗。風雨中,那一道道別致的風景將永遠珍藏于我心中。流走的只是時間,而那風景永不褪色。
文章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巧妙裁剪秋雨中“我”在上學途中看到的三個精彩鏡頭,展示了人們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場景,這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文章結構嚴謹,內(nèi)容豐富,深化了主題的廣度與深度。這里的風景與自然無關,與人們心中的愛相連。
金題預測 2
人生中,不管身體還是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如果人生是無涯的山脈,那么活著就是一連串對遠方的向往與朝圣。每個人心中都有遠方情結,每個人心里也都有一個遠方。
請以“遠方”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文體自選;(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3)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這里的“遠方”不是一個簡單的空間概念,而是一個精神范疇,與地點無關,與心靈相連。具體來說,“遠方”可以理解為理想、目標、志向、希望、憧憬、渴望、向往等,作文時可化虛為實,將抽象的“遠方”具體到實實在在的意象上。同時,作文中不能犯形而上的錯誤,雖說志存高遠,但我們拒絕不切實際的幻想。對于奮發(fā)的人來說,遠方就是一只號角;對于迷茫的人來說,遠方就是一聲呼喚;對于痛苦的人來說,遠方就是一味良藥;而對于勤勉的人來說,遠方就是一張風帆……
那在巢中嗷嗷待哺的雛鷹,眉眼間已寫滿了對藍天的向往,它拍打著翅膀,仿佛已聽到遠方對它的呼喚。
那在山澗淙淙流淌的小溪,晝夜不息,無暇與陽光對話,無暇流連岸上的萋萋芳草和小野花,只因為對遠方大海的無盡向往。
那深埋地下的種子努力地蓄積養(yǎng)分,從不停歇,只為破土而出的美麗,只為沐浴在遠方太陽那溫暖的洗禮中……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晨的露珠在朝陽的映射下熠熠生輝,陶淵明揚起嘴角,淡然一笑,他心境平和得如同秋陽下清澈的湖水。五斗米又怎樣?現(xiàn)實是殘酷的,但它永遠也阻擋不了陶淵明對遠方的向往?,F(xiàn)實的殘酷無法折彎他的腰,讓他對達官貴人點頭哈腰、巴結奉承,他的目光變得淡然而安定。他就這樣靜靜地站在東晉一角,遙望著遠方……
洶涌的波濤打濕了東坡居士的衣襟,但他的目光依然堅定。是想穿透那漫天的大霧,還是想探尋那未知的遠方?東坡被貶,委身于這山嶺阻隔、閉塞落后之地,是否從此就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了呢?不!遠方的呼喊聲穿透濃霧,呼嘯而來,蕩滌著東坡的心。于是,他不再凄凄惶惶,而是迸發(fā)出了“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呼喊,迸發(fā)出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壯語,迸發(fā)出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慨嘆。東坡奮起,只為他心頭那不滅的遠方……
在戰(zhàn)爭的年代,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江南小城依然山美、水美、人美,這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不滅的遠方;川端康成那句“凌晨四點鐘,看到海棠花未眠”溫暖了很多人的心靈,這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不滅的遠方……
遠方是一首詩,一首靈動而浪漫的詩;遠方是一個未知的世界,或許布滿荊棘,或許風和日麗、草長鶯飛;遠方更是一種信念,引領人們奮發(fā)前進,向著心中的夢前進。
本文開篇用了三個排比段切入“遠方”的話題,表面看似乎只是內(nèi)容上的簡單鋪陳,其實是多層次、多視角地揭示了主題,使文章在整齊之余還有一種回環(huán)反復之美。緊接著,作者由古及今,用大家耳熟能詳?shù)奶諟Y明“采菊東籬下”的閑適、蘇軾“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樂觀、沈從文拋開現(xiàn)實的丑描寫遠方的美,以及川端康成溫暖動人的詩句,這些經(jīng)典素材將“遠方”之于人們精神的指引作用寫到了極致,大大增強了文章整體的感染力。
請以“ ,讓生活更美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現(xiàn)你所在學校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首先要補題。補題不是隨心所欲地補,要結合給出的部分題目審清命題意向,再結合自己的構思填上相應的詞語。這道題給出的是“讓生活更美好”,“美好”和“更”是關鍵詞。能夠讓生活美好的肯定是正能量的范疇,諸如微笑、節(jié)約、溝通、樂觀、閱讀、信心、寬容等。而“更”是一個比較的結果,因此在補題、作文時不能忽視前后對比、凸顯變化。其次,構思行文時切口要小,比如“自然,讓生活更美好”,這里的“自然”概念就太大,容易寫得空泛籠統(tǒng)。而“親情短信,讓生活更美好”、“閱讀,讓生活更美好”就顯得更為具體和貼近生活,行文時我們也更容易把握和掌控。無論選擇哪個題目,務必把握真實、新穎的原則,要么寫自己的經(jīng)歷、見聞,要么結合新鮮的素材寫出特色。
○李文倩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歌詞是宣傳愛的,是說愛的力量無限大,只要每個人都奉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我記得有一則公益廣告也是宣傳愛的,大體內(nèi)容是這樣的:一位老奶奶上了車一輛公共汽車,但是車上沒有座位了,她只能站著。一名小學生看到老奶奶上了車,便站了起來,讓老奶奶坐在他的位置上,老奶奶微笑著對小學生點點頭。汽車到站了,老奶奶下了車,看見一位女士的錢包掉了,她想到剛才小學生幫助了自己,就連忙叫住那位女士,并把錢包撿起來遞給她,那位女士道完謝后就走了。女士走在上班的路上,看見一位孕婦的鞋帶開了,想到老奶奶幫了自己,就跑過去幫她系上鞋帶。過了一會兒,孕婦買完東西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先生的文件夾掉在地上,她想到之前那位女士幫助了自己,就叫住那位先生,先生很感謝這位好心的孕婦,于是就幫她提東西,扶她過馬路,然后才離開……
看,就因為小學生給老奶奶讓座這么一件小事,這份愛心就觸動了多少人的愛心,使這些得到過他人幫助的人想到要幫助他人,這些人的愛心都被觸動了。我聽了歌曲《愛的奉獻》,看了這則公益廣告后也被觸動了,我也想幫助他人。我要宣傳愛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奉獻愛心。
早上,我打開家門,看到門外有一只流浪的小狗正在打哆嗦,于是就把它抱到了家里,給它安了一個溫暖的小窩,每天喂它吃飯,陪它玩耍。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小狗變得很健康、很活潑。我的同學來家里時,也覺得小狗很可愛,我自豪地對他們說:“這是我用愛的力量養(yǎng)的小狗!”同學們都很佩服我,說他們也要用愛的力量做一些事。
后來,我去同學家,看到他家有一只可愛的小貓,他說是因為我的愛心感染了他,所以他收留了這只無家可歸的流浪貓。我很開心,因為我傳遞了愛的力量。
可見,我們只要奉獻一點愛心,就會觸動千千萬萬人的愛心。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奉獻出一點愛心,這些愛心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愛的江河,這愛的力量將會無比強大。
本文以歌詞開頭,并進行議論,總起全文。主題部分詳細敘述了一則愛心傳遞的公益廣告,接著生發(fā)議論,感召更多的人奉獻愛心?!拔摇北M心照料小狗、“我”的同學精心呵護小貓,這些都是有愛心的表現(xiàn)。行文中材料詳略得當,兼用多種表達方式,盛贊愛心的傳遞。結尾進一步總結全文,照應了開頭,主題進一步得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