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朱力國
(1.黑河市西崗子實驗林場,黑龍江 黑河 164399;2. 黑河市林業(yè)科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西伯利亞花楸(SorbussibiricaL.)屬薔薇科花楸屬落葉小喬木,原產(chǎn)俄羅斯,為喜光和半耐陰樹種,耐寒、耐旱、適應性強,樹干端直,春季白花盛開,繁花滿枝;夏季葉色翠綠,隨風搖曳;秋季紅果累累,葉色火紅;冬季果實宿存,與瑞雪互映,鮮紅亮麗,是名貴的園林觀賞樹種。為豐富黑河地區(qū)綠化樹種資源,1997年黑河市林業(yè)局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引進了西伯利亞花楸種子,開展引種馴化。
引種地設在黑河市中俄林業(yè)科技合作園區(qū)內(nèi),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qū)西崗子鎮(zhèn)北大營,地理坐標為49°49′ N,127°17′ E。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 ℃,無霜期105 d,年降水量為450~650 mm。試驗園地勢平坦,土壤為黑土,土質均勻。
2.1 植物學特性
樹高6~12 m,樹冠呈橢圓形,樹皮灰色有光澤,小枝具軟毛呈紅褐色。芽圓錐形,長20~30 mm,紅褐色有光澤。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15~20 cm,葉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圓形,邊緣有銳齒,葉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有疏茸毛,葉柄長2~4 mm,近葉軸有腺點。復傘房花序,白色,多花密集。果圓形,徑0.9~1 cm,紅色或橘紅色?;ㄆ?月下旬,果期9月上旬,漿果懸垂在小枝上,冬季宿存。
2.2 物候特性
選取生長健壯的西伯利亞花楸植株10株作為標準木,掛牌標記。每天9:00—11:00觀測1次,待展葉后每周觀察記錄1次,遇有物候相的轉折時每1~2 d記錄1次,到秋季樹木落葉后觀測結束。觀測主要內(nèi)容有萌動期,展葉期、開花期、果實成熟期、落葉期。觀測結果見表1。
表1 物候觀測
物候觀測結果表明:西伯利亞花楸4月下旬芽膨大,4月末~5月初展葉,花期5月下旬,果熟期9月中旬,落葉期10月中下旬。
2.3 生長節(jié)律
從播種育苗開始,選取30株苗木,連續(xù)6年秋季苗木停止生長后對苗高和地徑進行測定,觀測結果見表2和圖1、圖2。
表2 西伯利亞花楸年生長情況調(diào)查結果
圖1西伯利亞花楸株高生長折線圖圖2西伯利亞花楸地徑生長折線圖
結果表明:西伯利亞花楸幼年期生長較快,第5年高生長量最大,平均增長了90 cm,6年生植株平均株高達2.92 m,地徑3.12 cm,冠形已比較豐滿。
2.4開花、結實情況
選取6年生西伯利亞花楸植株30株,對其平均單株花序數(shù)量、坐果率、果實性狀進行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西伯利亞花楸開花、結實情況調(diào)查表
結果表明:6年生西伯利亞花楸植株已經(jīng)進入開花結實期,花白色,單株花序數(shù)量達到182個,果實紅色或橘紅色,百果質量可達54.02 g。
2.5 抗逆性
西伯利亞花楸在引種地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適應性,能夠正常生長發(fā)育,可露地自然越冬,抗病蟲害能力強。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黃刺蛾,可噴施1.2%苦煙乳油或氧化樂果防治。病害主要是苗木潰瘍病,可在春、秋兩季3年生以上苗木主干刷涂白劑;發(fā)病時,涂抹50% 多菌靈或70% 甲基硫菌靈;秋季清除枯枝落葉、病株殘體并集中燒毀。
3.1 引進的西伯利亞花楸在引種地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適應性,進入開花年齡后每年均開花結實,且長勢良好,抗逆性強,引種獲得成功。
3.2 西伯利亞花楸用春季播種和秋季播種2種方法均可進行繁殖,繁育方法簡單易行。
:
[1]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研究所等.林木引種[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