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李嘉誠能做到今天,不能說是因為他有錢,他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比他有錢的大有人在,比爾·蓋茨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比他有錢的人也很多,為什么當時比他們有錢的人現在不見了?所以,錢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軟實力才是。
李嘉誠的軟實力,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則,即“創(chuàng)造自我,追求無我”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大家愿意和他做生意,把最好的機會給他,于是他越來越成功。
現在很多人陷入“捐款門”“學歷門”,原因就是只追求自我,走到哪別人都得捧著,你不鼓掌他不開心,你不拎包他也不開心。李嘉誠在處理這類事情上極其不一樣,他的存在只讓人感覺到舒服,這就是無我的境界。
我再講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在財富榜上排名前幾位。曾經有人跟他借了5000萬買一只股票。這位朋友跟對方說,如果賺了咱們倆分,如果賠了算我的。后來這5000萬股票價值30億,他們怎么分的?朋友說,我當時借給你錢也沒想別的,你只把利息給我就行了,最后就要了本金加一點利息。我聽到這個故事后,跟他一起做事就特別踏實。他建立的這個信任就是他的軟實力。
李嘉誠一路走來大家都愿意幫他,但如果他總強調“我的成功可復制”,估計也做不到今天這樣子。他總是很謙虛地說:“只是時代給我特殊的機會,讓我能夠做成功這樣的事情,但是我自己很少讀書,所以我要努力研究、學習?!?/p>
(張秋偉摘自《行在寬處》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