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道教儀式音樂研究

2018-05-13 10:19蒲亨強
音樂探索 2018年2期

摘 要: 根據(jù)時存原始文獻,從齋儀音樂種類、經(jīng)韻、傳承三方面探討明代道教音樂的基本特點和繼承發(fā)展狀態(tài),本文認為此時期雖然有復興北宋皇家道教政策之舉,但發(fā)展主流是直接沿襲了古老靈寶法黃箓齋在宋元轉(zhuǎn)型的新法樣式,并在音樂表演與韻目上有一定擴充發(fā)展。

關鍵詞: 明代道教;儀式音樂;黃箓齋

中圖分類號: J6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 2172(2018)02 - 0003 - 12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01

元代蒙古族入主華夏之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較大沖擊,但道教儀式音樂傳統(tǒng)并未中斷,仍有機延續(xù)前代傳統(tǒng)。明代道教儀式音樂一如北宋分為皇家與道內(nèi)兩支。明皇室試圖復興宋代皇家的道教政策,帝王出面發(fā)表管制道教齋醮的言論,主持儀式音樂改革,編制推行儀式和經(jīng)韻的集成等。明皇室道教政策的總方略是既借重利用,又嚴加管控,到明中后期更步步貶抑,促使道教漸失帝寵,不得不走向民間圖謀生存發(fā)展。

因蒙古人鐵騎的掃蕩摧毀,中原雅樂寢失。明太祖遂利用道教音樂重建雅樂祀典。洪武十二年(1379年)建立祭祀機構南京神樂觀,以道士定音律樂器,以道童任樂舞生,由此以道代雅,建立了新型的國家祭祀樂制,并推廣到諸多著名道觀,如南京朝天宮、江西龍虎山、太和武當山、江蘇茅山、北京東岳廟等。特別是嘉靖時,明成祖出于政治圖謀而在太和武當山大興土木,建設起規(guī)模宏大的宮殿群落,并設立神樂觀,供奉二百多樂舞生,專祀國家祭天大典,并派遣皇宮雅樂助陣,使武當山成為道教儀式音樂一大中心,亦是皇家以道代雅的明證??梢娒骰适彝瞥绲澜虒x式音樂的發(fā)展仍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與此同時,明代對道教的管控亦甚嚴密。太祖于洪武元年(1368年)稱帝,三月授張?zhí)鞄熥o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領道教事,給銀品,視正二品。然同年八月,即奪其“天師”號,改稱“真人”。明諸帝后依祖制,正一首領只封號“真人”?;莸劢ㄎ模?399—1402)間,削43代天師張宇初真人號,奪其印誥;46代天師張元吉因不法而被入獄廢為庶人。穆宗時(1567—1572)革50代天師真人號,降為上清宮提點??梢娒鞔刂普坏乐畤?。

既利用又嚴控是明皇室對道教齋醮的兩手。明太祖深諳正一道科儀禮樂有廣泛民眾基礎,欲利用來“益人倫,厚風俗”,加固其統(tǒng)治,但同時又以濫設科儀靡費民資為理由,提倡刪繁就簡改革科儀的政策,并制定頒行多種齋儀。

盡管皇室參與管控建構齋醮音樂,道內(nèi)傳統(tǒng)儀式音樂仍繼續(xù)在廣闊的民間社會中發(fā)展延續(xù),齋儀以宋元浙東派靈寶度亡儀為主流,科書均為南方道士所撰,記載更繁細詳實,科儀中器樂運用比重增多,與民間器樂勃興的局面相呼應。這些特點表明古代儀式傳統(tǒng)仍得到完好承遞。

一、儀式音樂種類

明代道教儀式音樂分為皇家與道內(nèi)兩大類。兩者的質(zhì)量數(shù)量雖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可由此綜觀其整體格局,也可窺道教傳統(tǒng)儀式在上層的流傳演變情況,盡管此時代儀式音樂主流仍屬道內(nèi)儀式音樂。

(一)皇家儀式

1. 皇家度亡醮

明皇室御制齋醮仍按道內(nèi)分類分為度亡與祈禳兩大類。明朝在度亡醮方面著力甚大,有其政治教化目的。太祖立國不久就于洪武七年(1375年)下詔編定科書《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范》 ①,書前親撰序稱僧道科儀的教化作用超過儒家倫理和國家法令,影響民眾甚巨,但同時又嚴厲批評釋道科儀音樂“妄為廣設、靡費家資”的弊端。由此敕令禮部會同僧道改革,另立新制,通行諸處,令僧道遵守執(zhí)行。改革儀式的具體執(zhí)行者都是御用道士,他們只能謹遵皇帝“刪繁就簡”的改革意圖 ② 。

那么,儀式改革結果如何呢?它與道教傳統(tǒng)科儀有何關系呢?現(xiàn)摘要分析。

御用道士新編齋醮大為簡化,只有《建度亡醮三日節(jié)目》一種,此醮實承宋元黃箓齋體制僅作刪減而已。又分為三日、一晝夜、一日三儀。這三儀只時施行時間長短不同,程序基本一樣。茲摘錄持時最長的《三日節(jié)次》如次:

第一日:發(fā)直符,咒水灑凈,召將,三獻文,請官遣將,化財回向,揚幡,白文 ③,咒幡吟偈,諷經(jīng)回向,請神,諷經(jīng),安監(jiān)齋,敷座演經(jīng),請經(jīng),諷靈寶度人、生神章、救苦、生天等經(jīng),咒食,禮請頌,念凈豐都破地獄升仙咒,生魂育魄咒,三光法氣咒,加持法食咒,普獻法食咒,化財回向,志心遍召,施食,諷經(jīng)。

第二日:灑凈,法事,諷前諸經(jīng),禮懺,舉起敬贊,按人各恭敬,三皈依,敷座贊,靈前咒食,吟偈,焚符,志心遍召,咒斛,諷經(jīng)。

第三日:法事,咒水凈壇,請師,降神通意,安鎮(zhèn)五方真符,告符簡,開燈召亡,沐浴更衣,參禮,咒食回向。濟孤施斛。

靈寶設斛科:稱揚太一救苦天尊,灑凈,豐都咒,召魂,吟偈,志心遍召,沐浴念咒,焚冥衣,焚解冤釋結符,加持斛食,五廚經(jīng),散施斛食,念太一救苦天尊,傳戒,按人各恭敬,三皈依,傳九戒,送亡化符,回向。

三日儀內(nèi)容多有重復,以第一日較豐富完整,基本沿用黃箓齋儀的基本內(nèi)容而略簡化。

儀式所用韻目28首,亦多為南宋道內(nèi)度亡儀轉(zhuǎn)型模式所用舊韻:(1)灑凈,(2)咒幡偈,(3)咒食,(4)禮請頌,(5)破地獄咒,(6)生魂育魄咒, (7)開重樓咒, (8)加持法食咒, (9)普獻法食咒,(10)吟偈(五律),(11)遍召。(12)起敬贊,(13)按人各恭敬,(14)三皈依,(15)敷座贊, (16)咒食偈,(17)焚符(五律),(18)咒斛, (19)稱天尊, (20)豐都咒,(21)召孤吟偈,(22)解冤結,(23)五廚經(jīng),(24)傳戒,(25)諷咒,(26)稱職位,(27)三獻(嘆文),(28)送神(嘆文)。

可見,皇家的所謂儀式改革不過是道教固有儀式的簡化而已,并無任何新的舉措。

2. 皇家祈禳儀

明皇家同樣重視祈福禳災儀式,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另立洪恩靈濟真君為主神,編成專祀儀式,以祭真君為名,實為皇室祝福。雖然主神和禱詞多有新變,但儀式程序框架則沿用唐前道教儀式模式。

(1)洪恩靈濟真君自然行道儀

儀式程序為:法事如式,各禮師,衛(wèi)靈咒,鳴法鼓發(fā)爐,請稱法位,上啟洪恩真君,供養(yǎng)洪恩真君靈濟官,歸身歸命仰啟真君眾圣,上?;实郾菹?,恭愿,壽永萬年……得道之后,永保長生,(和)與道合真。唱方,懺方,三啟頌,三禮,重稱法位,重誠上啟,發(fā)愿,復爐。

(2)洪恩靈濟真君集福宿啟儀

“法事如式,各禮師存念如法,請宣神咒(‘東方九氣,始皇青天。五方唱詞全同《授度儀》)?!兵Q法鼓發(fā)爐,請稱法位,上啟九天金闕洪恩真君,愿此香煙供養(yǎng)洪恩真君靈,臣等先用上祝,皇圖鞏固。唱方,皈命懺悔,三啟頌,三禮謝,重稱法位,重誠上啟,發(fā)愿,復爐。

《洪恩靈濟真君集福早朝儀》:“法事如式,各禮師,金真綠霞,煥映三天?!兵Q法鼓發(fā)爐,請稱法位,上啟九天金闕洪恩真君,愿此香煙供養(yǎng)洪恩真君靈,以是捻香功德上?;实郾菹?,恭愿道契唐虞……得道之后,永保長生。和與道合真。唱方,懺悔,三啟,三禮,重稱法位,重誠上啟,十二愿,復爐,出堂頌,出戶。①

以上兩種以真君為主祭神之儀所用韻目多雷同,約10首亦全用唐前舊韻:①各禮師,②衛(wèi)靈神咒,③發(fā)爐,④請稱法位,⑤上啟,⑥唱方,⑦懺悔,⑧三啟頌,⑨三禮,⑩復爐。

(3)羅天大醮儀

道教謂三界之上為大羅天,羅天大醮屬祭天祭星辰之大型祈福齋儀,祭壇設一千二百星神醮位,常結合金箓齋而行。唐宋歷代多行此醮但無詳載。明代欽定儀范中的羅天大醮首載此儀的程序體制,以“早中晚三朝行道儀”和尾聲“設醮儀”構成,諸儀皆以早朝儀為基本框架,唯唱詞各異?,F(xiàn)錄早朝儀程序如下:

“各禮師存念如法,(衛(wèi)靈咒)‘青陽虛映,曜日回靈。鳴法鼓發(fā)爐,請稱法位,同誠上啟,虛無自然元始天尊,無極大道太上道君……,齋官心詞,謹當宣奏,宣詞(駢文:聞,……空歌奏響,祥開碧落之天,洞戶飄香,瑞靄黎元之蓋。愿此香煙,騰空徑上,三清之境,臣等皈身皈神皈命,首體投地,仰依太上三尊,以捻香功德,上祝當今皇帝,伏愿懋膺景命遐保,丕圖不騫不崩)。唱方,懺悔,命魔,三啟頌,三禮,重稱法位,同誠上啟(駢文),十二愿,復爐,存神燒香?!?/p>

此儀所用韻目有13首:各禮師,衛(wèi)靈咒。發(fā)爐,稱法位,上啟,嘆文,唱方,懺悔,命魔,三啟頌,三禮,十二愿,復爐。

其中“宣詞”處有“當今皇帝伏愿……”句,證此儀是皇帝祈福而用,但此醮結構程序仍沿襲唐代行道儀。

上述三種祈福儀式除將少數(shù)神咒唱詞及祝詞改成為皇帝祈福的內(nèi)容之外,儀式音樂程式和韻目均照搬唐前道內(nèi)傳統(tǒng)模式,比度亡醮更為復古,亦是舊瓶裝新酒而已。

總體來看,皇家御制齋醮的所謂改革,不過是對道教齋醮模式作簡化選用處理,再加上一些帝王意圖的唱詞而已,無論是繼承傳統(tǒng)的完整或是時代新創(chuàng)上并無可圈可點之處。這是外行干預儀式音樂改編的必然結果。明代皇家還對樂章作了一些具體的改革,使我們有可能更清楚地看看他們音樂方面到底作了什么文章。

(4)御制樂章

明代出《大明御制玄教樂章》 ①,從表面看是繼北宋《玉音法事》之后第二部道曲文獻。兩書均稱御制,體例大致相同,并記載多首儀式歌曲的樂譜。但實質(zhì)內(nèi)容卻差別極大。茲稍作舉例研究,以弄清其真面。

開篇載歌曲《醮壇御制贊詠樂章·迎鳳輦》,凡13曲。

《迎神》:巍巍道德顯至靈,陰陽斡運化育成。冥冥窈窈非常名,超離浩劫能長生。乘云馭飚來太清,頻繁薦祀鑒衷誠。

《獻供》:妙運神化二氣中,甄陶群生普圣功。

《行道》:梵氣縹緲布紫宸,開明三景耀五文。

《請師》:玄范肇啟萬法張,元始太極妙闡揚。

《獻酒》:上玄錫福海宇寧,雨晹時序年谷登。

《送圣》:萬靈翩翩云中來,忽乘飚馭云中歸。

《天下樂》:兩間奠二儀妙陶,鈞運氣機成化工。

《過聲》:望降臨齋鑒,歆虔恭至誠。

《圣賢記》:奉迎眾真降光來,臨驂鳳乘鸞飚御。

《過聲》:善功告成,太清愿群生躋升平。

《青天歌》:大羅渺渺三界上,梵氣彌羅昭緯像。

《玄天上帝樂章》凡三曲:

《迎仙客》:一氣分,兩儀定,靜樂國中逢誕圣。

又7首。②

《步步高》:仰玄功道高,德妙參天地。

《醉仙喜》:紫霄太微煥,睿機運太樞。

以上兩種樂章凡十四曲,皆附工尺譜。

《洪恩靈濟真君樂章》:《迎仙客》又七首?!洞竺饔铺熳鹪~曲·玄天上帝詞曲》:《弘利益之曲》又五首。兩種樂章均只著歌詞。傍記工尺譜的十四首其聲律為祭祀真武帝與真君?,F(xiàn)據(jù)之略作分析。

唱詞以七言為主,而非道歌常用的五言四言。內(nèi)容是神道與皇道之雜糅,雖然頗多道教祭祀術語,仙道意味也濃,但顯然是經(jīng)過世俗化改編的歌詞,與道教經(jīng)韻高雅玄奧唱詞風格相去甚遠。

曲名也古怪費解。第一:似道非道,應屬御用道樂范疇,曲名雖多道教色彩,如玄教、迎神、獻供、行道、醮壇、請師、獻酒、送圣等,但均非道教經(jīng)韻歌名。曲名唱詞都不體現(xiàn)儀式情節(jié),甚至與欽定的《度亡齋》也不配套。度亡齋必用曲目如《召請》 《破豐都咒》 《開咽喉》 《三皈依》等均無。也就是說,同樣是皇室編定的儀式與經(jīng)韻,卻并不能配合使用。另有《步步高》 《醉仙喜》等俗曲卻納入,明顯是非常外行且又敷衍塞責之作。

從詞曲關系看,全為一字一音,呆板枯燥,多合“起調(diào)畢曲”的宮調(diào)理論,顯然又運用了宮廷祭祀雅樂的曲風,而與道曲一字多音,宛轉(zhuǎn)曲折之風相差甚遠。

譜用當時通行的工尺譜,無調(diào)號及節(jié)拍標記?,F(xiàn)用正宮調(diào)譯數(shù)首以觀其形態(tài)特征(見譜例1、譜例2)。

譜例1 《迎神》

譜例2 《獻供》

以上兩曲,雖有個別音調(diào)走向不同,但旋律框架和旋法雷同,很多旋律型完全一樣,很象古代的吟詩腔,更象宮廷雅樂。全部樂章中凡帶有宮廷和道教色彩的歌曲,大多都以徵音“起調(diào)畢曲”,旋律相當乏味。曲名取自民間曲牌如【青天歌】【步步高】【醉仙喜】及【過聲】四曲,起調(diào)畢曲之音略異而已,其它形態(tài)特征全不出窠臼,顯然已經(jīng)過宮廷樂官的改造,全無民間音樂新鮮活潑之原態(tài)。

譜例3 《步步高》

不難看出,這些樂章雖然雜糅了道教及民間曲牌元素,但音樂形態(tài)和情調(diào)則統(tǒng)一于古代宮廷雅樂。

這些文章既用道教科儀(有極大簡化),又用風格迥然不同的雅樂旋律,且兩種文本不能配套,不能不使人得出這樣的認識:明朝御制道教音樂雖然力圖改革,但實際操作層面則極為外行無效。不但遠離了正統(tǒng)道教儀式音樂的面貌,本身也毫無藝術價值。它只能是統(tǒng)治者的一廂情愿,不能不成為曇花一現(xiàn)的鬧劇。

明代皇帝的儀式音樂改革與宋徽宗時期比較差別很大。明太祖藝術修養(yǎng)乏善可陳,在改革道樂時是唯意志論,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指導意見,具體操作只能委托一批唯上是瞻的御用道士,最后弄得不倫不類就不奇怪了。

盡管皇家在崇道方面做足了表面文章,廣設神樂觀,以道士執(zhí)行大祭,將祭祀列為國家大事,但真要染指儀式音樂時卻露了洋相??梢姷弁踉偻L凜凜,想以外行身分改革道樂而又不尊重道樂規(guī)律,最后還是會為歷史無情拋棄。

(二)道內(nèi)儀式

此時期道內(nèi)儀式音樂集中體現(xiàn)于周思得大師所編著的《大成金書》文獻中。此書是宋元傳統(tǒng)的綜合繼承,從書名和主體內(nèi)容看,是繼承了《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和《玉音法事》,而重視闡釋儀式音樂的功能內(nèi)涵并提出“本乎誠,求乎理,探其奧”三句真言,又可見南宋金允中復古思想的影響。全書按“門—品—科、儀”三層次分為20門87品。每品又含若干儀、科、文或曲,包容了南朝以來歷代重要的科儀音樂,不愧稱為“大成金書”。

全書內(nèi)容分為儀式、音樂、神位、符章表咒四大塊要素?!翱啤?“儀”詳列了儀式的具體程序。而音樂則集中單列于“贊唱應用門”和“法事品”中。音樂置于全書第二門,可見其重視程度。亦可知古代的“法事”指音樂而非今人理解“儀式”。

法事品收經(jīng)韻二百多首,基本沿襲北宋《玉音法事》 體例,可證此曲集在明季仍在流行。據(jù)丁煌先生研究,因思得的高徒眾多,故 《大成金書》 一直流傳至1941年前后。

此書《道法釋議品》 ① 述靈寶經(jīng)法源流時多涉早期道教音樂概念玉字赤書真文等,音生于氣、樂經(jīng)一體等觀念,使人明白道教音樂起源觀及早期道樂作品之來歷。又詳釋靈寶要目之義,以明其究竟。

凈壇即蕩穢,引正氣役萬神,凈明天地。

禮師即修行,因修行之道本存于師。

衛(wèi)靈咒出靈寶真文要解經(jīng),名曰太上靈寶自然玉篇衛(wèi)靈神咒。

發(fā)爐為開啟真靈之始。出金錄簡文經(jīng)。詳釋五臟之眾傳令神官的具體含義。

稱法位即道眾升壇時各默稱所授法位。

關啟之文出靈寶上元金錄簡文真仙品格朝禮眾真威儀。

三啟頌三首出洞玄靈寶消魔保真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經(jīng)。亦見玉京山步虛經(jīng)。謂之《禮經(jīng)?!罚松舷芍刈?。齋法以經(jīng)為祖,凡建齋威儀,旋行畢禮經(jīng)三拜。

真文玉字,真文靈書也。諸天隱語,自然玉書。無量洞章。出靈寶滅度五練生尸經(jīng),亦曰煉度五仙安靈鎮(zhèn)神法。專度亡魂有靈寶五老赤書真文,施用之法有四。

出官啟事,通章進表敷達齋忱,皆憑神吏,庶得上聞。

禮方懺悔:悔罪既可,懺福隨臻。

步虛:歌詠步虛,功德深妙。三日九朝每一朝之內(nèi)各歌詠十首。尋常一日三朝之內(nèi)共周足其十首。均合朝奏玉京山全詠之式。吟詠若闕一首,恐朝奏誠心不專,難以感格高真。

法事贊詠:法事之類皆出于道藏經(jīng)科。后自政和年間以來御制之頌,后之學者當專心留意,精加純熟,禮圣朝真,修齋設醮,齊聲贊詠,以合玄音。

召魂拯濟,人生存之日,因物欲貪奢閉心迷性,死則墮于沉淪。宣行之士先以役將追取,拯治醫(yī)療,澡浴身心,更整衣冠,加持法食。亡人存日形體雖有傷殘,元神本無欠缺,我當內(nèi)運玄化,以聚其陽精,消其陰累,復其本然之性天也。故以黃華神水滌其所染,行冥衣法食消其饑寒之念,然后使之聞經(jīng)聽法受煉更生。

煉度之科有普煉有正煉有祭煉,此等儀乃歷代宗師隨方設教,種種施為。靈寶大法有受煉更生之道,外則置設水火,內(nèi)則交媾坎離九氣,以生其神五芽,以衛(wèi)其氣合三光。

以上釋科儀節(jié)次的起源含義、功能做法等甚明。亦證南宋黃錄齋因規(guī)模大耗次巨而逐漸為精粹短小的施食所取代。

另《金書》卷二十三載“施食瓊篇”對施食儀的內(nèi)涵作法有更詳闡述概括,要點全在于法師專一地靜修存想和煉氣等意念。斛食,皆神氣之變化。五廚乃煉五行之氣聚而為廚,以祭鬼神,是變食的綱領。飲食即甘露,甘露即法師清靜修成的造化。②

《大成金書》所載諸儀多題為林靈真撰,周氏重修,可知系沿襲宋元東華派靈寶儀,但其重修因應明代實踐,記載更詳實。

1. 黃箓大齋

正齋四十九日之前發(fā)預告請師,發(fā)文,舉赦罪天尊揚幡,灑水,三獻。此后每日誦經(jīng)禮懺普施夜齋接待幽魂。正齋一月內(nèi)發(fā)審告文字,關燈。

拜章節(jié)次。上香,知磬舉起敬贊請真師,云與頌,焚解穢符舉凈天地咒,校章,讀章,印章,薰章,封章,三獻,迎章,燒香頌,舉各禮師,舉鳴法鼓發(fā)爐,舉各稱法位,高功補職,高功啟圣入科,出官,表白宣章,請官護章,薰章舉薰章頌,召將遣將,焚章,灑凈,步罡進章,舉華夏,舉焚詞頌眾和,運神,眾和寶章,三禮納官,十二愿,復爐舉出堂頌,出壇。知磬皈依贊,引禮唱進章事畢。復位。

七日前發(fā)正奏逐日拜奏章表,誦諸品仙經(jīng),拜諸品寶懺。

正齋五日。

第一日早朝節(jié)次:建幕,知磬舉演教天尊,祝香,舉蕩穢咒灑凈,舉唱道贊,舉信禮大羅天眾和三清天尊,上十方香信禮十天,眾和十方靈寶天尊,舉啟堂頌,都講舉各禮師,高功宣衛(wèi)靈咒,鳴法鼓發(fā)爐,各稱法位,高功稱職,上啟,宣詞,知磬舉東方靈寶天尊和四聲,都講舉志心皈命東方靈寶天尊,懺悔命魔,知磬舉大步虛十首,道眾旋繞,舉小步虛一首各歸位,禮經(jīng),三啟頌,告符召神,高功吟偈灑水,舉咒眾和,焚符,再稱法位,代謝,十二愿,復爐,舉出堂頌,出戶咒,回向,知磬皈依贊,齋官禮謝高功,轉(zhuǎn)經(jīng)禮懺。

午朝晚朝儀略同早朝,僅增夜間關燈破獄,設全形靈寶醮,沐浴咒食接待孤魂。

正齋其它幾日早午晚朝行道轉(zhuǎn)經(jīng)均略同,僅于夜間增設冥官醮、三官醮、煉度、謝恩醮等。第五日解壇散席,次日投龍簡。

此齋基本是唐代和宋元黃箓齋的綜合。但有一些細節(jié)變化。如知磬是唱韻主角,都講配合高功主持科儀,高功僅有少量唱韻。步虛有大小兩種配合使用,大步虛緊接命魔而唱,是掃魔妖后繞神的贊歌,小步虛用北宋御制新詞,于眾官復位時唱。全齋所用韻目凡四十二首。全部繼承南朝到元代的傳統(tǒng)經(jīng)韻。

早朝轉(zhuǎn)經(jīng)儀,黃箓齋三朝行道均有轉(zhuǎn)經(jīng)儀,現(xiàn)列早朝轉(zhuǎn)經(jīng)儀程序如下:

入壇,宣科,三捻香,奏告,宣表,大學仙法事,請經(jīng),起敬贊,三皈依,敷座贊,啟經(jīng),舉三清、度人、太乙救苦諸天尊各均和四聲,宿命贊,高功啟白,轉(zhuǎn)寶經(jīng),小步虛第一首,禮方宣懺告符十方,重誠上啟,小步虛第二首詣南方,禮方宣懺,大步虛旋繞,三啟禮經(jīng),代謝,十二愿,出堂。

所用韻目凡十一首,全為宋元及之前的傳統(tǒng)經(jīng)韻,惟大增唱和之法。

明代儀式分類沿襲前代“齋—儀—節(jié)次”三層框架中,進一步擴充出“科”的層次,其結構形態(tài)較靈活,相當于儀與節(jié)次,后世的科儀連稱即源于此。黃箓齋中大多數(shù)“科”是將宋代黃箓齋新法所轉(zhuǎn)型的節(jié)次加以擴充而成,可證明代在繼承宋元傳統(tǒng)中仍有一定豐富擴展。下面略加介紹分析。

(1)煉度儀

煉度儀是插入黃箓齋新法中的儀式,從南宋開始就相對獨立地運用,因道派的不同而有煉度有多種名目樣式,各自施用之對象范圍雖然不同。但大體與靈寶煉度科程序類似。

{1}靈寶煉度科

此為靈寶派所用之煉度儀,應是種種名目煉度儀的基本框架,基本程序如下:

度人無量天尊,焚降真召靈符,眾誦今日欣慶受度,焚水煉、真水合同、黃華蕩形等符,丹陽煉度天尊,道眾誦沐浴煉度咒灑水池,宣十二經(jīng)絡符,生化自然天尊,混元一氣天尊,五帝五芽符。眾吟金木頌,焚召飛靈大將、舉弘濟無邊諸天尊并焚符,請諸天仙氣,吟返生頌,誦中篇,火煉,金液煉形符,焚煉身符,宣出離符,仙化成人天尊,宣授道符,焚金童玉女符,向來。三寶贊,智慧頌,說九真戒,奉戒頌。宣功德符,宣護送符,送圣頌,送童偈,法橋偈,回向。{1}

可知煉度儀主要憑借天尊之力和祝咒歌,以表現(xiàn)煉度做法功能的轉(zhuǎn)換和進程,加上多種頌偈的穿插,音樂的豐富不難想見。

{2}盟真齋煉度科

用于不同齋法,其程序如下:

上座,具位,啟神,宣混洞赤文章,黃華蕩形天尊,立水池符水煉,火煉,召上清靈寶真人與亡人,焚真玉符,上啟,召仙吏,宣授道符,宣四保舉符,宣功德牒,寶華圓滿天尊,送圣頌,召十方神王,送靈偈,回向。{2}

此科雖用于不同的齋,但其與靈寶科大同小異,節(jié)目更精簡而已。

另有明人趙宜真編《玉宸經(jīng)煉度內(nèi)旨》 {3} 為正一派分支清微派所用,其儀式程序仍是沿用宋

元靈寶派煉度儀的模式。

可見,各派各種名目的煉度科框架都源于靈寶法,頻繁使用符祝是表示功能的轉(zhuǎn)換,且按舉天尊,焚符,誦唱祝咒經(jīng)韻的程式而反復進行。符祝頌偈大量應用,反映出音樂在儀式中的重要地位。

(2)催召式

黃箓齋施食儀中,高功先唱頌歌請神將拘魂,再吟偈唱章召魂臨法壇聽天尊說教,完成此式后進入全形科。因三次召請有催促之意,較前之單一召請略繁化,故名催召。此式等同于科儀,后世所稱科式即源于此。其基本程序如下:

知磬舉偈,眾和,高功上香,灑凈,普獻頌,召神,吟焚巰頌,高功祝將拘魂,舉慈悲接引天尊,吟生神二偈,高功步罡,陽斗章,陰斗章,三召請(亡魂),法眾運誠,玉音導引,眾誦靈寶救苦頌即天尊說教經(jīng),引幡至法師座前全形沐浴。{4}

(3)靈寶全形科

請?zhí)灬t(yī)治療,為冤魂醫(yī)治傷殘,解冤釋結,恢復身形之科儀,此科實含有醫(yī)治、解冤、全形三個儀式:高功宣科,眾和回靈養(yǎng)素天尊,宣治病功曹、天醫(yī)、病身亡、十二經(jīng)絡、五帝全形等符(四言詩或七律),宣解冤釋結、和冤釋對、拔罪解諸符(四言詩),清水度魂天尊,重伸上啟,誦變化浴室咒,引幡入浴室,和黃華蕩形天尊,宣誦或吟沐浴煉真、凈魄返形、回年內(nèi)景、丹陽沐浴煉度、沐浴東井、清水度魂、誦仙衣、冠帶等神咒,金容出世天尊,頌靈寶救苦頌,知磬表白合聲吟三清天尊偈,吟咒食偈,三上返魂香,志心皈命禮。{5}

儀式大量運用舉天尊和符咒歌擴充成科。

2. 傳度儀

明代傳度有三種儀式,分別針對三個不同等級的進階,因而有不同的傳授目標和形式內(nèi)容。三儀合成,即為完整的傳度儀,先分述如下。{6}

(1)“披戴儀”程序

云集本宮觀道眾詣度師,方丈引進師,詣師監(jiān)座,

弟子行禮白文:“自前修啟教以傳經(jīng),后學尋師而弘道。恭惟度師某號先生,道由先覺,德及后昆。按三洞之靈文,誨人不倦。九清之仙范,度彼有緣。伏念弟子草芥微生,螻蟻賤品,蚤清大道,叨侍師旁。欽蒙開度,謹用敷揚。非伏師資之開悟,曷臻玄愿以玉成。伏望發(fā)揮蒙鄙,指導愚迷。端拜師恩,倘負盟言,甘從玄憲?!?/p>

師答云,今弟子棄塵有素,受命方新,既致皈按,開壇披度,集眾證明,玄教簮裳添濟,師資支派永綿。祝香。上啟圣位,云璈引詣披度堂,具法位。

三師本派師真云,臣聞,道在人弘,故無師而不度,教由科范,宜法象以宣行。今弟子早辭俗綱,爰列侍巾,斯拜牒文,特求披褐,敢叩至慈之鑒,俯成末學之身。奉請。

修齋頌,云輿頌。散花法事,敷座贊。宿命頌,今出家之后,在道門之中,又有師資之恩,尤不可量。蓋父母能生汝,師資能度汝,汝身得度,七世父母皆得受度??圃疲蛔映黾?,九族生天,師資之恩,豈不重哉?度汝者,皆汝之師也。自今后,不得再行俗禮。祝云履,我有授履秘祝,大眾同聲。沖虛入妙天尊。左規(guī)右矩,旋行云綱,躡景習仙,以度空常。次道眾舉云履頌(見贊唱應用門)。祝道裙,我有授裙秘祝,大眾同聲,普修萬行天尊。天玄地黃,上衣下裳,護我道體,袚除不祥。次舉道裙頌。祝云袖。我有秘祝,大眾同聲。簫閑道服,宴居之制,二十四氣,存念勿替。次舉云袖頌。祝星魁。我有秘祝,大眾同聲。圓冠象天,列曜澄暉,祝九眾真,舉思禮仙。次舉星冠頌。祝羽服,飛仙羽衣,中黃之氣,迢遙玄都,入楹無礙。次舉羽服頌。祝拜壇。四靈守衛(wèi),萬神不懺。上以朝元,倏忽無難。舉拜壇頌。祝朝簡,付簡秘祝,大眾同聲。召真召靈,策沖萬神?;旌系罋?,同我登真。舉朝簡頌。道經(jīng)師寶天尊。經(jīng)云,無師不度,無師不傳,重道尊師,教所由立。心明而始能見性,師嚴而然后道尊。汝今披戴已竟,道當禮謝三師。先奉經(jīng)師,今當參禮。樂法以為妻云云。(按:后依此例禮籍師度師,唱三啟頌之后兩段詞)。十事威儀,今當授子。凡初真之士,若威儀不失,調(diào)練純熟。即登戒地,九祖生天,自身得道矣。今當啟言演秘為說戒,諦聽吾說,智惠頌。說十戒,奉戒頌,向來為汝說者,是名初真十戒。受持純熟,漸可入道。今對詣天以立盟言,指九幽而設誓,幸無退轉(zhuǎn),負此盟言。舉還戒頌。受戒已竟,即有廣播劇戒威神隨子左右,奉戒精專,則保爾成道。師下座,眾舉解座贊,回向。

儀式程序梗概如下:道眾詣師,弟子白文,師答,引詣披度堂,具法位,師奉請,修齋頌,云輿頌。散花法事,敷座贊,舉云履頌,道裙頌,云袖頌,星冠頌,羽服頌,朝簡頌,三啟頌,十事威儀,盟誓 ,奉戒頌,還戒頌,解座贊,回向。

所用韻目:①修齋頌,②云輿頌,③敷座贊,④云履頌,⑤道裙頌,⑥云袖頌,⑦星冠頌,⑧羽服頌,⑨朝簡頌,⑩三啟頌,{11}奉戒頌,{12}還戒頌,{13}解座贊。

此儀系專為出家弟子所舉行,儀式程序較單純但頗完整,核心是換道服,每換一種均有贊頌,前有修齋云與諸頌,旨在渲染師道及入道儀的莊嚴氣氛,后接之盟誓奉戒等頌,則意在強調(diào)脫俗入道轉(zhuǎn)換的完成。是為傳度儀的第一進階。雖然看起來只是外形的轉(zhuǎn)換,但從師弟對答言詞中,也體現(xiàn)了濃厚的宗教神秘性和特殊功能。

(2)“傳度金液煉形儀”程序

具法位,香供養(yǎng)三清天尊。平座贊。道眾歌金真章,請上中下尸道靈官符與弟子服落滅色愛貪根。請靈官為弟子解除色累愛累貪累苦精身累。舉三啟第二首。十方靈寶天尊,度金液煉形子午符、煉神子午符、養(yǎng)生保命子午符給弟子太。度金液氣雷伏魔子符、治導子符、領兵子午符、絕病延生子午符、五行不相克子午符等付弟子。舉三啟第三首。送圣頌,下座。{1}

是知此儀有濃厚的符箓道色彩,儀式梗概為法師請靈官依次度符給弟子服,以滅其欲根,脫塵入道。度符后均有一首四言詩祝咒歌,以加強符的作用。此儀得以靈驗的關鍵是符水及伴隨施用的祝咒歌。另有多首歌章,皆為闡明遣欲的重要及符水祝咒的功能,在外形更換之后,作內(nèi)心修養(yǎng)的提高,體現(xiàn)了儀式的邏輯進程,是為入道之第二進階。

(3)“靈寶傳度儀”程序

都講唱攝行傳度,臣某領弟子道前依科傳度。上香,高功設座傳度,傳度經(jīng)錄符法等項俱列于高功桌上。宣白。當重設誓盟,深陳禁戒。弟子取誓狀呈師,侍職宣讀,依科傳十戒。師捧丹水當心,截發(fā)誓天,刺血為盟,飲丹結愿,師徒各捧丹水飲一口,分環(huán)破卷,歃血飲丹,證誓結盟,一一傳授三洞四輔經(jīng)錄法科符圖印訣,弟子三禮受之。師執(zhí)經(jīng)錄科儀印劍策杖秘式神尺令訣官將等授弟子。弟子敘謝。{1}

此儀核心是在誓盟傳戒后授予經(jīng)錄科法予弟子,使之成為合格法師。是高等級的傳度進階。傳度經(jīng)法重在盟誓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并無經(jīng)濟利益追求。

上三儀構成了從凡入道成為法師的邏輯三階,每階各有其特定的培養(yǎng)目標和法術程序,每個階段祝咒頌贊始終伴隨,運用豐富,成為目標達成的重要法術手段。可見明代傳度儀已有集成性質(zhì),兼顧高雅與通俗的階層,以擴大信眾。

3. 上表儀

明代上表有多種詳略不等的儀式,其中卷簾是上表儀必用的重要程序之一,可相對獨立運用。

(1)卷簾品

此為法師模仿人臣覲見皇帝之儀式,以象征朝覲太上尊神,時單立為品,相當科與式:高功于簾前三上香,稱職,上奏太上。宣化壇符,上通真表文,開天符,捲簾文,朝覲,起簾,三拜,入壇。{2}

(2)九靈飛步上章儀

這是完整獨立的上表儀式,程序豐富完整:入壇,燒香頌,各禮師,鳴鼓發(fā)爐,各稱法位上啟,閱吏兵出官,宣章,校章,封章,謹上請諸神,遣章,謹遣臣身中真官,持章詣三天陛下,高功與眾捧章薰章,雖薰章頌,召神領章,焚章,高功仗劍遣將,和寶章以聞三聲,次舉送圣頌,納官,十二愿,復爐,出堂。{3}

此儀基本沿用元代同名儀,但有諸多程序的唱詞全不同,如燒香頌,唱詞不同且改為分五方唱五段,段后加和的形式,局部的新變化反映了發(fā)展的特點。

二、傳承

明宣德高士周養(yǎng)真作為儀式音樂的代表傳人,編撰《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4} (后簡稱《大成金書》集成詳列各種科儀的節(jié)次及曲詞、表章符箓等。全書四十卷中的卷一、二十三、三十四至三十七、三十九、四十題為周思得修集,余三十二卷為“嗣青玄府下教司命靈寶領教法師林靈真撰集,制授履和養(yǎng)素崇教高士周思得修集”。昭示出周編儀式是繼承元代東華派齋儀而有增補。傳脈很清晰。周氏曾師從高道習靈寶法得其真集,后沈潛研究修訂二十多年,得撰此書。

前序有三篇。第一篇為四十五代天師九陽子澹然書,述編書緣起?!白札垵h開圖,元始說經(jīng),皆口口相傳,或隱或顯,微妙莫測。至我祖天師,受道鶴鳴山,而經(jīng)科漸著,受授始明。若靈寶金書,自有宋以來,雖諸家著述不一,而編集亦各有序。大德觀高士周思得遭際明朝,棟梁吾道。恭沐圣恩,屢修金箓,其壇遺典儀,一依此式。遂命工鋟梓,廣而傳之,以示悠久?!?{1} 此序表現(xiàn)出推崇皇權的色彩,但將高道編撰科儀統(tǒng)統(tǒng)視為以皇室之馬首是瞻,則又過猶不及。又將科儀音樂受授源頭追溯到正一天師道創(chuàng)教時期,亦不符實情。亦與后之推崇靈寶顯出矛盾。

第二篇序為道箓司左演法吳大節(jié)書于明宣德八年(1434年):“……靈寶為萬法之祖,妙用樞機,拯幽撥滯,普淪普度,是謂無量。開度三界,迨乎圣師授受,師法相因,其書其人,目擊道存,靡有加焉。今就京師大德觀住持,崇教高士素庵周宗師幼參紫極田君靈寶宗旨,發(fā)明玄奧。應際寵光,羽儀天朝,輔翼玄宗……” {2} 此序述歷史來源時闡明靈寶派的始祖和主體地位,客觀多了。

第三篇為周思得自序于宣德七年(1433年):“吾少從學于月庵丘先生,窺其披閱水南林真所集,田寧二真人靈寶法書。喟然嘆曰,是書有益于吾教豈淺淺哉。奈何不得有為者而責付之。先生欣然嘉其言。遂開示遠大蹊徑,朝夕誨訓,未嘗少倦。……余沈潛反復于其間,迨今二十余年。朝夕拳拳,不敢自逸……遂訪求于演法吳公大節(jié),提點楊公震宗,復得真集。間嘗竊附已意,補其散失,訂其訛謬。”

自序明確指出此書傳承脈絡:南朝靈寶法——宋元東華派——提點丘先生、吳公楊公授珍藏真集——周氏增補編修。

前兩篇序證明此書的官方背景和權威性。自序則更具體說明了師承來源和編撰思路。

周氏先師從月庵丘公學道,又從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讀道書,享年九十三,歷事五朝,精雷法祈禳科儀,敕任住持大德觀,兼住持南京朝天宮,宣德三年秩躋二品,后返居杭州鳳凰山太清宮?!?{3} 其門人可考者有百余人,道法弘傳繁衍。所交游甚密者多為帝王達官,玄門領袖,影響甚巨。其教義主“性命”說,修行主“清靜”說,全真道思想很濃。

全書后序兩篇,一為北京神樂觀提點楊震宗書于明宣德七年,主要宣揚周思得及其宗師林靈真的來歷本事,受皇室恩寵。

“精習靈寶度人之旨,行持五雷火府之法?!运鶄黛`虛田宗師符章奧旨,集為全書三卷,散施四方,復以水南林先生修撰濟度之書,參以平昔所用諸品科范,校仇成軼,命之曰上清靈寶大成金書。印行于世。”指其所撰科儀之源流甚明。

至此可知周氏雖轉(zhuǎn)益多師,但其所傳為陸修靜至林靈真一脈靈寶法則無疑。

三、經(jīng)韻

明代經(jīng)韻總體大約共122首韻目,其中沿用前代舊韻凡85首。

東晉南朝舊韻15首:1.發(fā)爐,2.復爐,3.奉戒頌,4.還戒頌,5.大步虛,6.上啟,7.金真章,8.衛(wèi)靈咒,9.三寶贊,10.出戶咒,11.三啟頌,12.三皈依,13.華夏贊,14.出堂頌,15.回向。

唐宋元贊頌偈章37首:1.三信禮,2.起敬贊,3.請師修齋頌,4.禮斗,5.焚詞頌,6.云與頌,7.禮請頌,《玉清慧命啟請法言》唱詞略加擴充,宣揚度亡生仙功德,灑甘露得清涼,8.生神二偈(回黃章),9.開咽喉,詞略擴充,10.稱職,“稱法位”的變名,11.舉各禮師,12.劍水贊,13.進章,14.東井頌,15.度魂頌,16.三清度亡偈,17.咒食偈,18.三上返魂香,19.皈依贊,20.解冤釋結。{4} 21.蕩穢咒,22.唱道贊,23.三獻,24.啟堂頌,25.命魔,26.小步虛,27.敷座贊,28.咒食,29.召孤偈,30.三皈依,唱詞簡化,31.五廚經(jīng),32.燒香頌,賦新唱法和唱詞,分五方唱五段段后加和,33.歌陽斗章,新造唱詞,34.歌陰斗章。35.薰章頌,賦新詞,36.啟壇頌,37.解壇頌。

南宋元祝咒歌36首:1.灑凈祝,唱詞變?yōu)樗难栽娂玉壩摹岸粗行?,晃朗太無?!薄扒鍍舻赖轮l(xiāng),無遠弗界;太虛官方之際,有感必通”,2.破獄咒,3.生魂育魄咒,4.加持法食咒,5.施食秘咒,6.甘露通真咒,7.甘露法食咒,8.三光法氣開重樓咒,9.建水池咒,10.返魂生神咒,11.出離生死符咒,12.升度法橋咒,13.普度薦魂咒,14.超升咒,15.冠帶咒,16.生魂育魄咒,17.真水合同符,18.度幽魂咒,19.沐浴煉真咒,20.變化浴室咒(太玄神水),21.入浴室咒(天氣澄清),22.凈魄返形咒,23.回年內(nèi)景咒,24.普獻法食咒“香煙散十方”,25.仙衣咒,26.治病功曹符,27.交煉符,28.出離生死符,29.煉神符,30.冠帶神咒,31.治病功曹符,32.天醫(yī)符,33.解冤結,34.拔罪解冤,35.沐浴煉真咒,36.天醫(yī)符。

新祝咒歌20首:1.凈天地咒,2.施食秘咒,3.普獻法食咒,4.咒幡,一段四言詩和一段七絕體偈, {1} 贊詠法,其四言咒詞與當代早課《反八天》一韻全同,5.祝香咒,6.上尸道滅色根符,7.中尸道滅愛根符,8.下尸道滅貪根符,9.除色累符,10.除愛累符,11.除貪累符,12.除華累符,13.除身累符,14.煉形符,15.五帝五芽符,16.普獻頌,17.生化自然符,18.十二經(jīng)絡符,兩體,一體照搬宋代韻目,以聚氣法醫(yī)治亡靈之內(nèi)臟經(jīng)絡,使全形。新體用于煉度,依次舉十二氣天尊注生氣于幽魂十二經(jīng)絡,以此煉魂生神,19.三清度亡偈,20.咒食(吾以濟拔心,普度群品)。

以上祝咒歌的唱詞更顯通俗具體,體現(xiàn)出時代發(fā)展特點。

新贊頌17首:1.封章頌,2.迎章頌,3.滅燈頌,4.華夏贊,5.請五帝頌,6.送五帝頌,7.請?zhí)鞄燀灒?.送天師頌,9.請三官頌三首,10.送三官頌三首,11.送三師頌三首,12.請三師頌三首,13.請監(jiān)齋頌,14.送監(jiān)齋頌,15.明燈頌三首,16.敷座贊,17.返魂香。

是知,明代道教儀式所用經(jīng)韻110首中,沿用舊韻73首,新韻37首,仍以繼承傳統(tǒng)為主。經(jīng)韻發(fā)展變化主要體現(xiàn)有二,一是贊頌類韻目有較大增長,且多用于儀式首尾請送神師的禮儀,而非情節(jié)性儀式,反映明代皇家復興北宋御用儀式意圖的部分頗具規(guī)模。其二,盡管祝咒歌的數(shù)量稍有減少,但仍占有新舊經(jīng)韻總數(shù)的一半略多,且多用于施食煉度類情節(jié)性儀式,其運用地位仍然非常突出,由此表明明代經(jīng)韻音樂更多沿襲了南宋元的轉(zhuǎn)型模式,宋元明三代經(jīng)韻音樂一脈相承地構成了同質(zhì)的歷史階段。

明代皇室對道教儀式音樂的管控和改革,對道內(nèi)傳統(tǒng)科儀音樂并未產(chǎn)生任何太多實質(zhì)影響,反促使道教儀式活動更多下移到民間,繼續(xù)沿襲道內(nèi)的特別是宋元齋儀的傳統(tǒng)模式持續(xù)發(fā)展,表明無論有多少社會干擾,道教內(nèi)部已然鑄就的科儀音樂主流傳統(tǒng)仍然在穩(wěn)定地保存和延續(xù)。

◎ 本篇責任編輯 錢芳

收稿日期: 2018-01-08

基金項目: 2011 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道教儀式音樂史綱” ( 11BD035) ; 西南大學2012 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中國宗教音樂傳承體系研究”( 2XDSKZ004)。

作者簡介:蒲亨強(1952— ),男,博士,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教授(重慶 400700)。

宁海县| 上蔡县| 崇阳县| 濉溪县| 马龙县| 尚志市| 子洲县| 萝北县| 田阳县| 舒兰市| 十堰市| 彝良县| 松桃| 迁安市| 文水县| 海林市| 五莲县| 江陵县| 开远市| 蒙自县| 盐边县| 禹城市| 浦东新区| 象山县| 平泉县| 阿克陶县| 油尖旺区| 施秉县| 新建县| 皮山县| 天柱县| 永年县| 太和县| 榆林市| 漳浦县| 绿春县| 台北市| 庄河市| 苏尼特右旗| 巨野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