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
大凡當了官的人,臉就會變。魯迅有一句詩“一闊臉就變”,就是諷刺那些身份變了,地位變了,面目也就變了的人??梢灿腥松矸葑兞?,地位變了,其面目卻一如既往,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一個面孔。北宋名將狄青,就是這類“坐不改名,官不改貌”的人。
狄青出身貧寒,16歲時因其兄與鄉(xiāng)人斗毆,狄青代兄受過,“面涅”配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宋廷擇京師衛(wèi)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級軍官。由于狄青勇猛善戰(zhàn),屢建奇功,所以升遷很快,幾年之間,歷官泰州刺史、惠州團練使、馬軍副部指揮使等,皇佑四年(1052年)六月,推樞密副使。之后狄青被任命為樞密使,作了最高軍事長官。
宋朝有個殘酷的制度。為了防止兵士開小差,在兵士的臉上刺上字。北宋軍人地位低下,人們鄙夷當兵的,稱之為“赤老”,也就是以后的“赤佬”,是因為當兵的臉上被刺了字,還涂上了朱砂。
狄青當“官”前曾在臉上用朱砂刺過字,“面涅”十余年后當了樞密副使,臉上仍保留著宋代軍士低賤的標記。宋仁宗勸他用藥抹去,此命令不為太過,“人要面樹要皮”么,但狄青卻未從命,他的理由是:“我所以有今日,就是因為有此‘面涅約束,因而不敢放縱?!痹诘仪嗫磥?,這“面涅”不光沒有為他本人“丟臉”,相反,倒使他時時記著自己的過去,記住自己的“身份”,因而有了激勵,有了警策。他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氣,而不是自己做官的尊嚴?;噬夏疾幌訔壩页錾淼臀⒇氋v,按照戰(zhàn)功把我提升到這個位置,我還怕別人嫌棄我出身低微貧賤嗎?我留著這些字,讓士兵們看看,使他們都懂得一個人該如何努力上進,建功立業(yè)!
狄青出身低微,當了樞密使,有人總覺得他的出身與地位極不相稱。他的同事王伯庸就常常以狄青臉上的刺字來戲弄他,一天狄青忍不住回敬道:“莫愛否?當奉贈一行!”弄得王伯庸很狼狽。有一個姓狄的人自稱是唐朝著名宰相狄仁杰的后代,他拿來狄仁杰的畫像,送給狄青,并且說:“您也姓狄,不如就認狄仁杰做自己的祖宗吧,這樣您的出身就不低微貧賤了?!钡仪嗦犃舜巳说脑捄笾t虛地笑了笑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出身低微貧賤的人,因為偶然的機會受到皇上的重用才得以有這么高的地位,怎么能高攀狄公呢?”那人聽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從此以后,狄青在朝中工作更加努力,也更得到仁宗皇帝的賞識和重用,成為了宋代的著名大臣。
狄青不愿忘本,不以門第為意的品行和武功在當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都“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
古往今來,當上官就“變臉”的例子,不勝枚舉。秦末陳涉稱王,當初和他一起“打工”的窮哥們,竟仍然大大咧咧地與陳涉王稱兄道弟,并且口無遮攔地將陳涉王幼時的破事兒都抖摟出來,也就是把陳涉王的“面涅”公之于眾。結果,這些窮哥們一律被砍了腦殼。
像狄青那樣,居官位而記“前科”并以此自勵的人,是不多的。正因為如此,讀史時,我們才會為這位曾有“面涅”臉面不美的狄青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