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人物描寫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為避免單一化、平淡化,同學們務必要從多個角度入手,進行人物描寫,合理營造意境,從而起到烘托人物形象的效果。正如我們今天所學習的這篇《植樹的牧羊人》,就是成功進行人物描寫的典范。
【課文導入】
例1.原來是一個牧羊人,他周圍還有三十來只綿羊,懶懶地臥在滾燙的山地上。
牧羊人讓我喝了水壺里的水,又帶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從一口深井里給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絲絲的。這個男人不太愛說話,獨自生活的人往往這樣。
例2.看得出,他剛剛刮過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縫得結結實實,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來。
例3.牧羊人拿出一個袋子,從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著,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壞的橡子分開。我抽著煙,想幫他挑。但他說不用我?guī)兔Α?此舻媚敲凑J真,那么仔細,我也就不再堅持了。這就是我們所有的交流。過了一會兒,他挑出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顆都很飽滿,接著,他按十個一堆把它們分開。他一邊數(shù),一邊又把個兒小的,或者有裂縫的揀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顆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來,我們就去睡了。
【技法講解】
近代大文學家魯迅先生對如何寫人有著深刻的體會:“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來?!边@里的“立”,就是讓人物形象活靈活現(xiàn)起來。那么,怎樣做,才能讓人物“立”起來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比魧⑵湟甑絼?chuàng)作中,細節(jié)描寫也具有同樣的功能。準確、精當?shù)募毠?jié)描寫,不僅能夠以一孕萬、以小見大,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氣氛、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凸顯人物性格。如例1,作者對牧羊人的簡筆勾勒,用幾個字“不太愛說話”點明他寡言少語的性格。再如例2,幾點外貌勾勒,就把牧羊人細心、嚴謹、一絲不茍的性格展露無遺,為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
而在例3中,作者妙用動作、細節(jié)描寫,刻畫了牧羊人選橡子時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生怕有一顆橡子發(fā)不了芽,與下文種橡子時“輕輕地往坑里放”“仔細蓋上泥土”形成照應,也為下文它的長大成林做了鋪墊。
【即學即練】
1.對下面語段中出現(xiàn)的人物描寫方法判斷正確的是( )
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于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表示勝利結束,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發(fā),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說,“你們看,我唱贏了”,顯得輕松快樂,拉著同行女伴,走過江米酒擔子邊解口渴去了。
A.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
B.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
C.神態(tài)描寫和心理描寫
D.神態(tài)描寫和動作描寫
2.請比較下面兩段人物描寫在寫法上有什
么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1)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xiāng)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fā)盤在頭上。
(沈從文《云南的歌會》)
(2)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
(沈從文《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