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冰
1946年,科學家首次將一只氣球釋放到大氣層的上層,借以研究輻射對果蠅的影響。此后,恒河猴、黑猩猩、狗以及兔子都乘飛船進入過太空。去過太空的其他動物還有:老鼠、烏龜、水母,還有無數(shù)的昆蟲和數(shù)以千計的蠕蟲。
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已利用動物測試了生物體對于輻射、失重以及暈動癥的適應能力。所以,動物才是真正的太空先驅。
在這些動物中,有一只叫“奈費”的勇敢蜘蛛值得一提。它在2012年6月21日乘坐一艘日本的無人飛船進入太空。在國際空間站,它花了3個月的時間捕捉果蠅,在返回地球前,一共在外太空飛行了6700萬千米。研究者說,它對失重的適應能力非常強。
奈費只有鉛筆的橡皮頭大小,黑色的身體,腹部有一個亮紅色的斑點。它有兩只大大的眼睛,這使它能很好地感知獵物的位置。它是一只跳蛛,捕獵時能夠像獅子那樣一躍而起,用前爪抓住獵物,將牙刺進獵物身體,最后把毒液注射進去。它喜歡抓果蠅,但最喜歡吃蟋蟀。
在太空的失重環(huán)境下,它的行為發(fā)生了改變,它是悄悄爬向獵物,不再一躍而上。還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它在太空艙里吐的絲更多,以便在失重的情況下將自己穩(wěn)定住。
回到地球后,它在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昆蟲園里過起了退休生活。2012年12月3日,動物管理員發(fā)出了一條令人傷心的信息:“抱歉,我們覺得奈費去世了?!蹦钨M確實死了,它活了10個月。周四時它還在吃蟋蟀,身體看起來也非常棒,但到周日就離世了。它所屬的菲蛛屬跳蛛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一年。
再見,小宇航蛛,你干得很棒。
(摘自《孩子提問題,大師來回答2》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