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青 齊冠宏 王未冰
[摘 要] 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要求大學生應該擁有健康的體魄、專業(yè)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施學生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
[關 鍵 詞] 輔導員;學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44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6-0292-01
一、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觀念
現(xiàn)階段,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離開父母來到新的環(huán)境,融入新的集體中仍然會沿襲以往我行我素的作風,缺少分享和禮讓,導致人際關系非常緊張,沖突矛盾不斷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出現(xiàn)在大一學生中。
(二)社會觀念
目前,有的大學生崇尚拜金主義,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會采取一切手段,會侵害到他人的利益,例如,評選助學金的過程中,欺騙老師和輔導員,侵害本應該獲得幫助的學生的利益。
(三)基礎教育的缺失
在基礎教育中,愛的教育和分享教育是比較缺失的?,F(xiàn)階段,大學生多為“90后”,他們接受的基礎教育更加注重科學文化知識,在升學前,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成績和排名,并沒有真正享受到同窗之愛和師生之愛?;A教育下的教師也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績和排名,忽視對學生思想和心理的關注,加重了學生不會分享的行為。
二、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輔導員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不足
輔導員所需的專業(yè)知識是非常廣泛的,雖然他們具有專業(yè)的學科知識,但并沒有系統(tǒng)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所以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沒有過多地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任何一個學生事件,都需要輔導員通過現(xiàn)象去分析本質(zhì),需要輔導員用發(fā)展的眼光去分析和溝通。
(二)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
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引導學生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除此之外,輔導員還應該使學生養(yǎng)成愛自己和愛大家的觀念,但實際上輔導員往往忽視了對這一觀念的培養(yǎng)。
(三)輔導員自身情緒疏解和壓力管理方式不恰當
輔導員和大學生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對大學生的生命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輔導員應該對學生進行減壓教育。實際上,在學生遇到困難和面臨壓力的過程中,輔導員經(jīng)常找不到合適的減壓方式,甚至會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
三、加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建議
(一)輔導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類的專業(yè)學習
輔導員應該掌握比較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和理論,了解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購買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進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進行應用。同時,輔導員也應該積極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和學習,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簡單方法,給大學生進行心理減壓和疏導。
(二)輔導員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加強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同時,輔導員要培養(yǎng)班干部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的能力,并反饋給教師。
(三)輔導員還須加強自身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輔導員要學會緩解情緒和壓力的方法,首先要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這樣才能夠傳遞正能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積極向上的輔導員帶出來的學生也會是積極樂觀的。
(四)課內(nèi)課外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傳播
在大學生文化基礎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輔導員和學生通過心理健康課程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課上和課后的雙重交流和溝通,輔導員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傳遞心理健康教育能量。在課堂上,輔導員可以通過團隊游戲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心理問題,并通過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怎么解決心理問題,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溝通和干預的效果。
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應該是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學生,所以輔導員應該加強對學生愛的教育,讓學生懂得禮讓、分享和包容,讓學生懂得通過愛心去幫助弱勢群體,關注后進生,學會和同學友好相處,共同學習和進步。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該驅(qū)散心理問題的陰霾,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也能夠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新慧,劉玉蓮.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干預機制的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2).
[2]陳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
[3]黎琛.對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6).